学术投稿

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护理的临床探讨

夏锦锦

关键词:脑血栓, 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脑血栓患者中医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脑血栓病患共计136名,其中男病患70名,女病患66名,病患年龄在55-70周岁,病患从发病到住院的时间短者为7天,长时间为2.5月。平均时间在41天。对实验组利用中医护理法对病患进行护理,对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病患身体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实验组各项医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病患病情,身体相关指标恢复情况优于传统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针在静脉输液中的的巧用

    由于气候变化,大气污染严重,呼吸科患者逐年增多,而多数患者输液较多,像两瓶同种药物连用时同时呼铃的较多,护士换瓶来不及,我科选用了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应用于两瓶同种药物的输注,免于换瓶,经临床应用,得到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作者:周桂林;杨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急性白血病组和慢性白血病组,各2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均给予相应的血液生化检验,对比三组人体微量元素以及GGT、LAP、LDH酶类水平变换情况。结果:急慢性白血病组患者血液内的铬、锌、铜、血清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临床治疗后,除铬仍明显升高之外,其他微量元素均有所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效果良好,可明确患者病情,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作者:陈家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6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汇总分析60例临床诊断药物性肝损的住院患者,按是否应用优思弗将患者分为两组:优思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二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对比均存在差异,两组间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TBil存在差异。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GGT、ALP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在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治疗前后ALT、AST存在统计学差异。优思弗组治疗后16例患者显效,12例患者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熊去氧胆酸可以改善各型药物性肝损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其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药物性肝损的重要选择。

    作者:孙彤;胡敏涛;汪铮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临床新开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新开科室临床护理质量的因素,探讨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小儿外科新开病区前4个月的护理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学习培训,建立一级护理质量控制登记本。结果措施实施后半年的护理质量较实施前4个月的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强化护士质量控制意识,严格履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有利于提高临床新开科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蒋雨秀;杨巧玲;谭丽华;韦丽珍;黄莹;李雄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中医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古代医籍中“腹痛”范畴,古代医家对其的发病及病因病机各有不同的论述,现代医家对其的发病机理作了深入探讨,多数学者认为外邪侵袭客于胃肠,乳食积滞胃肠,中焦气机壅滞,阻碍气机,不通则痛。

    作者:邵晴;杨莎莎;曹宏;丁立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6232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2013年到本院妇科就诊的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及鉴定,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敏感程度测定。结果:6232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为2538例,阳性率40.73%;解脲脲支原体(Uu)、混合感染(Uu﹢ Mh)和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分别为30.63%、8.47%和1.62%。感染主要以U u为主,其药敏结果显示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9%、6.7%、8.3%;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3.2%;U u﹢ 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11.4%、13.4%;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较高,分别99.2%、94.7%;M 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5.9%、8.9%;而对环脂红霉素耐药率高89.1%。混合感染耐药率高于Uu或Mh单纯感染。结论: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Uu﹢ Mh,Mh;Uu、Uu﹢ Mh、Mh对抗菌药物敏感与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以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控制耐药发生。

    作者:蒋瑜采;严提珍;韦兴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抵抗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后氯吡格雷抵抗情况。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收入行PCI治疗术后抵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PCI术后未抵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服药5d后在ALT、hs-CRP比较;治疗后在T n I、C K-M B升高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P C I术后抵抗与微栓塞有密切关系,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高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检验科存在的医疗隐患和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疗的要求逐步提高,检验科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科室,医患矛盾也在逐步增加,医疗纠纷也在逐步提升。笔者认为现阶段检验科存在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主要有三个方面: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检验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不当。针对这些隐患,可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与临床沟通,指导临床正确采集和保存标本,完善检验报告单等方面进行改进,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刘臣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PICC导管在癌症患者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癌症患者化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26例癌症患者行PICC穿刺置管化疗。结果:26例置管成功,顺利完成化疗。结论:PICC导管为癌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确保了化疗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浅静脉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梅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早期微创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体会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仍无统一标准。我院2006~2014年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治疗9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佰卓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康复新治疗放化疗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黏膜炎是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且具有潜在危险性和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是其致死性感染的原因之一。据资料统计,在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中,大部分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1],使患者出现口腔不适、疼痛、咀嚼以及吞咽困难,从而严重影响其营养的摄入及治疗的顺利进行,导致有些患者甚至因此拒绝继续治疗。目前治疗口腔黏膜炎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疗效大多不显著。自2013年01月以来我们应用康复新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沈卫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2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剖宫产术中行改良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并与同期22例比较。结果术中出血及产后出血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能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江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

    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因素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混乱有关[1]。它的主要监床表现是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廷长,不规则阴道流血,伴有腹块和白带增多,易导致不孕,若病程较长则易造成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2]。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舒适护理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缩短或降低手术带来的不适,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卫芳;王惠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刃针治疗跟痛症33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33例运用刃针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跟痛症33例。结果33例跟痛症患者经刃针治疗后,治愈26例(78.8%),有效6例(18.2%),无效1例(3%),疗效总有效率97%。结论刃针疗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不易复发,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一珏;张大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护理要点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要点,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指导。方法:对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4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到病房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精心准备及术中正确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史文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治进展

    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发病率随增龄而升高,其防治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DHF的中医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朱颖亮;郭宏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标识管理在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体检中心进行科学规范的标识管理,提高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2012年度体检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投诉差错发生原因,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的标识设计理念进行标识管理。结果:在体检中心进行规范科学的标识管理,将2010-2012年与2013年投诉差错数据及体检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错投诉明显减少,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标识管理在体检中心精细化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做到了以客户需求为第一导向,满足了客户需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慧雯;池煜霞;吴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一直以来,很多临床医学者致力于研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活动耐量不断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者提出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研究的进展资料,现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俞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心理疏导配合逍遥丸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心理疏导[1]配合逍遥丸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中的成功经验。方法采用心理转移,鼓励性的交谈配合逍遥丸等手段。结果患者无论从精神、睡眠、形体、饮食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并积极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结论心理疏导配合逍遥丸在艾滋病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作者:范香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科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由家属送入医院,为对照组,剩余150例为急诊科接入,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急诊科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对照组则为72.0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急诊科整体护理干预处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蔡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