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兰;郑海潮;卫晓丽;李恒新;于彤彤
目的 观察联合检测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卵巢癌早期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48例卵巢癌患者以及4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进行CA125、CYFRA21-1和D-dimer检测;以CA125、CYFRA21-1、D-dimer、CA125+CYFRA21-1和CA125+ CYFRA21-1+D-dimer组合模式,进行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的比较.结果 单独检测CA125、CYFRA21-1、D-dimer的敏感度分别为68.2%、69.1%、64.4%;CA125+ CYFRA21-1组合检测的敏感度为76.4%;CA125+ CYFRA21-1+D-dimer组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1.2%,三项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提高;单独检测CA125、CYFRA21-1、D-dimer的诊断效率分别为74.4%、73.8%、72.1%;CA125+ CYFRA21-1组合诊断效率为81.7%;CA125+CYFRA21-1+D-dimer组合的诊断效率可达85.9%,三项联合检测诊断效率显著提高.结论 CA125+ CYFRA21-1+D-dimer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对于卵巢癌早期筛查与诊断的效率.
作者:冯晓丹;叶莉莉;高玲娟;顾平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蔬菜水果中的铝含量,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在吉林省内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共计368份,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结果 在0 ng/L~200 ng/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 =8.07x +3.19×105,相关系数(r)为0.999 8.样品中铝的加标回收率为77.4% ~ 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0% ~ 8.83%.368份样品中铝的检出范围为0.7 mg/kg ~ 138.7 mg/kg,其中白菜、芹菜、菠菜、油菜、大葱、马铃薯、红薯、南瓜、苹果和桃的检出率高,为100%,而梨中未检出.结论 基本摸清吉林省蔬菜和水果中铝含量的本底水平,系统分析了蔬菜、水果中铝的本底含量,即蔬菜中铝的含量水平均高于水果中的铝,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评估和含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基础.
作者:刘虹涛;方赤光;李青;王蕴馨;郭金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封闭抗体(B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在自然流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比浊方法对89例自然流产患者以及92例人工流产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BA及PAI-1水平检测.结果 与人工流产组比较,自然流产患者BA阳性率显著降低,而PAI-1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并且自然流产次数≤2次患者,BA阳性率为8%,而自然流产次数≥3次患者BA阳性率显著降低,仅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I-1水平在自然流产次数≤2次患者为(76.43±7.45) ng/ml,而在自然流产次数≥3次患者显著增高为(101.19±13.3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及PAI-1对自然流产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积极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玲娟;赵伟;苏亚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RA活动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OMP水平,分析COMP变化与RA疾病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RA活动期患者设为活动期组和30例健康者设为健康组,经临床治疗后60例活动期患者均进入缓解期设为缓解期组;ELISA法检测血清COMP和抗CCP抗体水平,并检测CRP、ESR,记录性别、年龄、BMI;分别比较活动期组和健康组、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缓解期组与健康组血清COMP水平.结果 活动期组与健康组COM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COM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与缓解期组COM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分期2期患者血清COMP水平分别与1期和3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MP水平可提示RA疾病软骨破坏程度及疾病活动程度,检测COMP水平对RA早期诊断及评估临床疗效有一定意义.
作者:黄阔;张庆勇;李光迪;罗春华;李乾元;陈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直接检测食品中罂粟壳提取物(可待因、吗啡、蒂巴因、罂粟碱和吗啡衍生物乙基吗啡)的方法.方法 样品中被测组分在酸性溶液中水解溶出(含油脂较多样品先加入乙醚,涡旋振荡后弃除乙醚相),先称取2.00g样品(固体样品搅拌匀浆后称取)于50 ml聚四氟乙烯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ml 0.1 mol/L盐酸溶液,超声处理30 min(含油脂较多样品加入10 ml乙醚,涡旋振荡2 min后弃除乙醚相),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使pH试纸呈中性,然后在中性溶液中用乙腈提取,脱水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结果 5种被测组分能够很好的分离,检出限为0.03 mg/L~0.10 mg/L,加标回收率为75.3%~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 ~ 6.7%.结论 本方法的灵敏度、重现性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能直接对食品中罂粟壳的成分及其衍生物进行测定,可用于实际检测分析.
作者:沈平;谢朝梅;谢燕湘;范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肾脏早期的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性、结构性的损伤.在常规评价肾功能时,大多采用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但这些指标的影响因素较多,如人体代谢、蛋白质摄入、感染等均会产生干扰,因此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较好的早期预测因子,并且在多种疾病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宏安;刘毓智;曾庆铭;王云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干化学法)、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及OlympusCX21显微镜镜检法(简称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 690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化学法、UF1000-i、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RBC)的阳性率分别为29.70%、25.03%和22.84%,检测尿液白细胞(WBC)的阳性率分别为27.04%、26.39%和24.08%.与镜检法结果比较,干化学法、UF1000-i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干化学法与UF1000-i不能完全取代镜检法,要根据临床诊断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丁爱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检验工作现状,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服务质量和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现场核查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占80%,初级职称人员占6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均配置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显微镜和离心机;除生化检验室内质控开展率为88%,血常规室内质控开展率为19%外,其余检验项目均未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且仅有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参加了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结论 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检验工作存在一定问题,需采取措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检验服务质量和能力.
作者:安翠平;宋国威;李立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miR-363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诊断宫颈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收集2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血浆,以正常人血浆作为对照,运用RT-PCR方法检测miR-363的表达变化,并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估血浆miR-363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中转染miR-363,MTT法检测miR-363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浆及正常人血浆中miR-363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中miR-363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miR-363对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中诊断宫颈癌的AUC为0.769 (95% CI:0.634 ~0.8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3%和85.71%.体外转染miR-363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结论 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63表达的显著下调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有可能成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章英宏;陈志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评价罗氏Elecsys anti-HCV Ⅱ检测HCV抗体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 1年12月-2014年12月,门诊、住院、体检共317 510人次HCV抗体检测结果以及部分肝功能指标和HCV R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样本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同时对结果做ROC曲线分析.结果 Elecsys anti-HCV Ⅱ检测HCV抗体阳性者中HCV RNA阳性患者的抗体水平高于HCV RNA阴性患者,且前者抗体值变异程度小于后者抗体值变异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CV RNA阳性者的ALT、AST、GGT、ALB、GLOB、TBIL、DBIL和IBIL较之HCV RNA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和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S/Co≥11.055为界值时,敏感度为99.1%,特异度为56.4%;在S/Co≥19.770时,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92.7%.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Elecsys anti-HCV Ⅱ检测HCV抗体结果,并结合RIBA、FQ-PCR等确证实验确认之,既可避免假阳性带来的实验室误诊,也可帮助临床采取更恰当的诊治方案.
作者:孟宪春;王万海;常谦;贺付成;明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丙酸和氯乙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法.方法 溶剂解吸型硅胶管采样,去离子水解吸,电导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丙酸和氯乙酸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分离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 μg/ml ~ 10.0 μg/ml和0.0μg/ml~12.4 μg/ml,相关系数为0.999 6和0.999 5,检出限为0.025 μg/ml和0.024 μg/ml,2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均接近100%,相对标准偏差均<1%.结论 淋洗液自动发生-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丙酸和氯乙酸的方法,符合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的要求,在职业卫生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爱军;秦彩明;陈杵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及临床实用性,为临床中小型实验室选择合适的临床检测方法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同时进行以绿蝇短膜虫为基质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检测结果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IFA、IBT、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7.8%、84.4%、82.2%.以IIFA为参考方法算得IBT、ELISA与IIF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95.7%、97.1%.结论 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阳性符合率均在95%以上,此2种方法无需荧光显微镜,且结果更易判读,因此对于没有荧光显微镜的临床中小型实验室,同样可以选择免疫印迹法或酶联免疫法进行抗dsDNA抗体的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作者:茹金城;单平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411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正常体检者28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使用头颅CT或MRI检查脑梗死组患者梗死部位及梗死灶大小,按不同的组别进行分组,分别分析讨论各组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cy水平逐渐增高;叶酸和维生素B12降低组Hcy水平均明显升高;Hcy水平与梗死部位、梗死面积无明显关系.结论 Hcy水平的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脑梗死发生之后,Hcy水平并不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发生变化;高Hcy血症与体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下有关,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以降低Hcy可能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兴宁;李慧;白利芬;米思蓉;王碧延;雷光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一种实验室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取20 ml水样于25.0 ml比色管中,加入0.1 ml 10.0 mg/L的D4-DEHP的内标溶液后充分混匀,将水样经硅胶柱净化后(硅胶柱预先用5.0 ml二氯甲烷,5.0 ml乙腈和5.0 ml水活化柱子),乙腈洗脱硅胶柱并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用氮气吹至近干(50.0 ℃水浴),后以正己烷定容至1.0ml,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试,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该实验条件下,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色谱分离效果、线性方程相关性和方法精密度均良好,满足实验要求.其相关系数(r)为0.998 9 ~0.999 8,检出限为0.03 mg/L ~0.10 mg/L,加标回收率为81.8%~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10.1%.结论 该方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适用于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同时对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时实验室选择用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卢素格;张榕杰;翟志雷;王爱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胰腺癌患者血清miR-210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血清miR-210与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7例胰腺癌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iR-210的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A199含量;受试者曲线(ROC)分析miR-210、CA199及两者联合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患者血清中miR-210表达上调,CA199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miR-210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和91.3%,均高于CA19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3.2%、88.9%),miR-210和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度(95.5%)较单项指标明显提高.结论 胰腺癌患者血清miR-210的表达上调,miR-210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A199;两指标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血清miR-210有潜力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作者:陈文举;陈美芳;王攀;周勇;沈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1例轻度CHB患者、18例中度CHB患者、17例重度CHB患者和30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HMGB1含量,同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ALB水平.结果 HBeAg阴性CHB患者的HMGB1、ALT、AST、TBIL明显升高.轻度、中度和重度CHB患者肝功能指标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重度CHB患者高于轻度和中度CHB患者,中度CHB患者高于轻度CHB患者.HBeAg阴性CHB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LT、AST和TBIL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6、0.502、0.635,P<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631,P<0.05).结论 血清HMGB1含量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许水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八极杆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ORS-ICP-MS)同时测定尿中56种元素的方法.方法 尿样经2%硝酸稀释10倍后,用0.1%的乙醇作基体匹配剂,用八极杆碰撞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砷、汞、镉、铬等56种元素含量.结果 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1μg/L ~0.200 μg/L;线性良好,56种元素的相关系数均>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 105%,相对标准偏差<5%.对尿中有毒元素标准物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参考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果令人满意,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临床大批尿液样本中多种元素测定的需求.
作者:张钦龙;高舸;刘亚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肥胖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及体检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 =60例)、单纯肥胖组(n=58例)、肥胖合并MS组(n=62例).测定各组血压、身高、体重、腰围、FFA、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胰岛素浓度,分析FFA与MS的相关性.结果 空腹状态下,MS组患者FFA浓度为(0.75-0.20) mmol/L,显著高于肥胖组(0.42-0.12) mmol/L,且均高于正常组(0.28±0.1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肥胖组及肥胖合并MS组患者INS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MS组患者INS浓度低于肥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葡萄糖2h后,单纯肥胖组及肥胖合并MS组患者INS浓度仍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FFA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临床上及时检测肥胖患者血清中FFA浓度,可为预防MS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刘风华;胡琼;王李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唐氏综合征筛查在孕早、中期产妇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产期检查的1 559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妇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早期876例,检测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妊娠中期683例,检测甲胎蛋白(AFP)、β-HCG、游离雌三醇(E3)和抑制素A(inhibitin A)水平.记录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并评价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1 559例产妇中,共28例(1.80%)产妇的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为阳性,其中早期妊娠9例,中期妊娠19例.妊娠早期产妇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99.54%,阴性预测值为99.77%,阳性预测值为55.56%;妊娠中期产妇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55%,阴性预测值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31.58%.结论 唐氏综合征筛查在预防DS患儿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华;姜晓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广州地区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择454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组,按孕周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选择127例健康育龄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将2组按年龄分为< 30岁组和≥30岁组.选取1例妊娠期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疾病组.使用Sysmex CA 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以百分位数(≤P95)表示血浆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的单侧上限.结果 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的95%参考范围:早孕组:≤1.06 mg/L FEU;中孕组:≤1.91 mg/L FEU;晚孕组:≤3.6 mg/L FEU;孕妇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孕妇不同年龄间血浆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建立广州地区健康孕妇血浆D-二聚体参考范围,与试剂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有较大差异,有必要建立本地区健康孕产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作者:吴秋菊;鲍蕴文;梁穆兴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