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梦秋
目的:对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应对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PICC置管后的病人在不同静脉进行穿刺,观察并对比并发症出现的几率。结果在贵要静脉进行穿刺成功率较高,同时置管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小。结论在进行PICC置管过程中,应该在无菌的环境中,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同时还能够使病人在置管间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何纯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中药茶饮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134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茶饮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茶饮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保护咽喉,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小丽;黄良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腹部损伤常见,平时占外科住院病人0.4%-1.8%.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腹症,常见于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经典的治疗原则是剖腹探查,手术探查虽说救治了不少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的生命,但也有不少本不需手术的患者遭受到部腹手术的痛苦。本文就2007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292例患者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及治疗讨论如下。
作者:张明高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作者:刘娅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新途径。方法将我院2000~2012年间治疗的SAP 37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病人23例,死亡6例,病死率34%死亡者均为重症Ⅱ级,非手术病人14例,死亡4例,死亡率28%。死亡4例均为重症Ⅱ级。结论 SAP病人手术既清除坏死组织,又防止了坏死进一步发展,且引流通畅,疗效满意,可使再次手术的机会明显减少。
作者:宋顺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随着我院2好综合病房楼的投产使用,外科病床增加,手术病人不断上升,手术室由原来的个手术房间增加至2个手术房间,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日趋迫切。如何高效率的完成新聘用护士的培训,使新聘用护士尽快熟悉、掌握并胜任手术室巡回、器械护士的工作,成为手术室教学工作的的重中之重。
作者:曹韶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总结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体会。分析了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严重性认识不足、重点个体防护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消毒剂使用不规范、药物使用不尽合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病房拥挤加床多,通风时间不够,环境污染严重等。对危险因素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如: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做好医疗废物管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做好消毒与灭菌工作、加强职业防护、合理用药、重视手卫生、实施标准预防、做好病区及探视人员的管理等,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作者:王云秀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哮喘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按病情需要给予解痉、抗炎、给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自拟平喘方治疗。7d-10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快,治愈率高,安全有效。
作者:陈卫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对患者来说,手术的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手术作为应激源,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反过来又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手术效果,特别是手术后的康复。据观察,凡手术前有明显情绪障碍者,约有半数会在术后发生并发症或出现不良反应。现将82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调查报告及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巧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陈旦平医师在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方面,学验俱丰。认为本病病因复杂,病位在肾,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为肾精亏虚,标为湿热、气滞、血瘀,临床上运用补肾益精的经验方“强精方”临证加减,获得良效。
作者:崔玥璐;陈旦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对比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SAS、QOL做出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重拾术后生活信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木僵状态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症。在精神分裂症木僵患者中紧张性木僵为常见,轻者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缓幔、迟钝,又称为亚木僵状态;重者全身肌张力增高,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出现蜡样屈曲、面无表睛、不吃不喝、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杨德英;唐炜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本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重症监护室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21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18例患者除首次痰培养有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外,根据药敏治疗1~2周后再行痰培养,结果未见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结论应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以预防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梁海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甲状腺良性肿物包括甲状腺肿,临床上多采取沿肿物包膜外逐一钳夹、切断、结扎甲状腺组织的锐性切除方法,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我院自2000年~2010年共收治1488例,均采取沿包膜外钝性分离,甲状腺缝所止血。术后放置引流管2例,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豪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手术缝针作为异物遗留在患者的体内在手术过程中偶有发生,是手术过程中清点的重要物品之一[1]。由于缝针体积微小,一旦遗失不易寻找,术中常常因寻找遗失的缝针而延误手术时间,消耗医护人员的精力[2]。同时也给病人术后的恢复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左振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超声在输尿管结石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2例输尿管结石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中段结石13例,下段结石17例;其中双侧同时存在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中段及下段同时存在结石1例,输尿管上段及中段同时存在结石2例。讨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总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经全面护理后,其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改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胎膜早破导致感染性早产在妇产科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本文结合自己在妇产科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临床经验,在不断学习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胎膜早破引起感染性早产的病因进行客观分析及综合对早产儿的危害,为临床实践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机制,提出临床基础护理应对措施,重在预防感染性早产的发生。
作者:杨红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阑尾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中急性阑尾炎所占的比例多。临床上在诊断阑尾炎时,一般先采取临床病症判断,但也存在阑尾位置变异,并且疑似阑尾炎的患者,特别是发生在儿童、孕妇及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病理上的诊断就变得较为困难。对此,借助影像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具体包含超声(US)、MRI、CT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等。本文将从阑尾炎影像学的一些重要的诊断研究做一分析。
作者:谭洪淘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评价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共检查70个半月板,分析结果并与关节镜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准确性80.0%,内侧半月板损伤准确性75.5%,外侧半月板损伤准确性86.7%。(半月板前角损伤准确性93.3%,后角损伤准确性76.9%)。结论超声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放射性,能直接显示半月板内部结构,并且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等优点,且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辅助方法。
作者:刘玉;王晋;隋东奎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