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SSⅡ内固定加Cage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突症围手术期护理

王海英

关键词:内固定, 植骨, 椎间融合, 手术治疗, 腰突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功能损害, 腰痛, 缩短疗程, 护理体会, 反复发作, 保守治疗, 下肢痛, 稳定度, 放射性, 多发病, 常见病, 症状, 术后, 马尾
摘要:腰痛患者有1/5由椎间盘突出引起,表现为腰痛、放射性下肢痛、跛行、马尾神经功能损害Ⅲ[1]。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者宜采用手术治疗[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G S SⅡ内固定加C a g e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5例,因内固定稳定度好,术后不易复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从而也体会到正确合理的护理,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关怀型护士对神经内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40例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脑梗塞患者进行关怀型护理,针对性的进行高血压、脑梗塞疾病知识的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关怀型护理可以使原发性高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我科的满意度。

    作者:夏婷;曾婷婷;杨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频程序通气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程序通气应用于心肺复苏术中的临床效果,为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施行心肺复苏术后无自主呼吸的8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2例子。治疗组采用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测定两组0h、2h、4h、12h的动脉血压分压(Pa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0h)PaO2、HR、MAP、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h、4h、12h后治疗组P a O2、M A P、O 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 R在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程序控制通气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微小、可降低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使用方便、产生二氧化碳潴留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耿;柯道;王文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具体措施技术报告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与意义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状况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情况的医疗文件。它既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真实记录,也是社区工作者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是为了实现全科医疗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连续性和有效性的高质量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前提。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社区健康档案、家庭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北京路口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09年申请设置成功,健康档案作为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前提依据,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按步骤的开展工作,事在必行。

    作者:田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甲状腺良性肿物包膜外钝性剥离,缝扎止血术式1488例临床体会

    甲状腺良性肿物包括甲状腺肿,临床上多采取沿肿物包膜外逐一钳夹、切断、结扎甲状腺组织的锐性切除方法,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我院自2000年~2010年共收治1488例,均采取沿包膜外钝性分离,甲状腺缝所止血。术后放置引流管2例,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豪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导管(PICC)异常拔管原因,分析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30例PICC异常拔管进行分析。结果异常拔管的因素分别是肢体肿胀13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落3例,可疑导管血液相关性感染2例。

    作者:刘娅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析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多层次管理中的作用

    自从医院实施了HIS(医院信息系统)系统,医院在服务和管理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而实施并强化HIS系统在医院各方面管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信息系统发展的新目标,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作者:李玉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转移因子穴位注射并息斯敏内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作用机理和疗效。方法治疗组予转移因子穴位注射,每周1次,4次为1疗程,共2个疗效。同时口服息斯敏1mg,每晚1次;对照组口服息斯每1mg,每晚1次,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转移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疗效显著,安全且无副作用,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杜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观察运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36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韧带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本组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优28例,良8例。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无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的病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永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患者也随着增加,特别是病程较长且曾经发生过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而且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尤其是昏迷伴偏瘫,常易误诊为脑卒中。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2例,其中1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39%。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起同道们的注意。

    作者:范玫;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3年2月在我科收治的呼吸障碍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同时予舒适护理。结果在使用无创呼吸机给予患者舒适护理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崔俊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的,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我院1996年开始对入院的孕产妇、门诊手术病人都实行HBsAg筛选,2001年10月~2002年4月孕妇中检出HBsAg阳性产妇15例,门诊HBsAg阳性129例,现将笔者在工作中对乙型肝炎的一些人士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古丽旦?热合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中医特色服务的经验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如何发挥中医特色服务,将中医特色有效的与护理工作相结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强调强化优质护理理念、夯实中医基础理论,并在护理中融入特色的中医护理观念,提高辨证护理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运用中医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积极面对和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

    作者:闫翠桃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血气分析仪的保养及故障处理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入营养物水、无机盐和氧气,同时又不断地排出废物、呼出二氧化碳。机体需要氧气,用于体内的氧化过程,并主要用于能量新陈代谢。追索到上亿年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地适应了有氧的环境,高等生物在有氧环境下,才能让其体内代谢物释放出大量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有无氧或少氧状态下,能量释放不完全, O2被机体利用的过程中,产生了C O2并排出体外,这种消耗O2产生C O2的过程中,均有赖于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血液在气体交换中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血气是指血液中所含的O2和C O2气体。血气分析是评价病人呼吸、氧化及酸碱平衡状态的必要指标。它包括血液的pH、PO2、PCO2的测定值,还包括经计算求得如TCO2、AB、BE、SatO2ContO2等参数。血气分析的有关数据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气分析仪作为生命生理血气的检测设备,其准确性与实时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马贺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儿川畸病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总结和分享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8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有效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儿家长做好及时的全程健康教育,取得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针对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实施,能促进患儿康复,做好出院指导,重视远期随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新生儿颅骨软化1例

    患儿男,第1胎第1产,胎龄38+4周,因母亲羊水过少1天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780克,身长47厘米,枕额周径33厘米,羊水清,量100毫升;婴儿出生时Apgar s评分10分,查体:头顶部未及颅骨约5×7厘米,触之呈囊性感,骨缝增宽,外貌无畸形,心肺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好。婴儿母亲28岁,家庭主妇,孕期定期产检,孕中晚期偶有腓肠肌抽搐。婴儿头颅B超:未见明显异常;CT 检查示:双侧大脑白质密度稍减低,颅内未见明确出血征及占位性病灶,颅骨内外板骨质密度欠均匀,厚薄不均呈波浪状、虫蚀状改变;四肢X光片示:双上下肢未发现明确异常改变;骨碱性磷酸酶250u/L;电解质无异常;致畸三项无异常。诊断:先天性佝偻病,以颅骨软化为主要表现。出生后予每天口服vitD800IU,乐泡钙100mg。治疗三天后头顶部触诊有乒乓感;出生后10天门诊复诊颅骨触诊正常,骨缝较前缩窄。治疗18天停服钙,继续服用维生素D。

    作者:陈泳涛;符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_)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项微创技术,是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1],它是从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后注入造影剂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2],其成功率的高低与操作者的技术及助手配合密切相关。我科2012年1月至7月共行ERCP721例,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智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1HMRS在椎体单发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功能成像中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在椎体单发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22例单纯性单发椎体骨折与30例病理性单发椎体骨折分别进行1HMRS扫描定量分析感兴趣椎体的脂与水的比率(LWR)及脂肪百分含量(FF%)。结果两组病例病变椎体平均脂肪含量FF%分别为(71.2±11.5)%、(1.2±0.9)%;LWR平均值分别为2.13、0.10,单纯组FF%和LWR均明显高于病理组(P<0.01)。结论1HMRS对单发椎体压缩骨折的病因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翔;刘清岩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重症患者肝损伤的原因分析

    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ICU中重症患者肝损伤的原因、临床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后,针对重症患者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在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得出了相关的启示和结论。

    作者:刘欣;肖广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胃痛的几种中医疗法

    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常伴有嗳气,吞酸,呕吐等症状的病症。胃痛常见的病因是饮食不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及外邪犯胃等因素造成胃气滞塞,通降失常,甚则胃络淤阻或胃络失养。一、分型食疗法1.饮食伤胃:症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不饥,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实,食疗当消食导滞,如五得槟榔(《六科准绳》)。槟榔200g,陈皮20g,丁香.草豆蔻各10g,加水和食盐适量,煎煮至药液近于干涸,停火待冷,将槟榔切成黄豆大小碎块。饭后嚼食5-10块。

    作者:刘淑丽;朱丰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