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川畸病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杨丽

关键词:小儿川崎病, 健康教育,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总结和分享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8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有效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儿家长做好及时的全程健康教育,取得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针对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地实施,能促进患儿康复,做好出院指导,重视远期随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与ICU清醒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ICU是危重患者监护治疗的场所,当一个人生病住进ICU病房,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家属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压力事件,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1]。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2]。在ICU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是危重患者,且没有家人陪同。无论是进入ICU监护的患者还是其家属都非常担心,患者担心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及自身的疾病等,特别是烦躁的及使用呼吸机的清醒患者;其家属不理解ICU不让自己进入陪同,更担心自己不在患者身边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等。因此,在ICU护理工作中,做好与清醒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

    作者:陶雪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超声诊断52例输尿管结石的经验总结

    目的:进一步认识超声在输尿管结石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2例输尿管结石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中段结石13例,下段结石17例;其中双侧同时存在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中段及下段同时存在结石1例,输尿管上段及中段同时存在结石2例。讨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 BiPAP 呼吸机进行NIPPV。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血气指标 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严星;梅宏波;管哲星;潘海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一次性分装输血器在儿科输血中的应用

    临床所需血液均由血站供给,而血站供给临床的血量均以单位计算,小儿,特别是新生儿所需血量少(0.25或0.5单位),而血库常常供给临床的为1个单位的血。传统方法:通过注射器抽取的方法。注射器抽取血液,一方面由于压力的作用容易破坏血液中的血细胞;另一方面存在极大的误差(因为采血袋的小单位的血液不等于100m l,所以如果抽取0.5u的量难以估算)。这都无法做到精确控制输血的量,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疗,精确控制输血的量,在临床实践中我科2013年发现可以通过改进一次性输血器来提高新生儿输血量的精准性,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彭怡;姚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与探讨

    总结了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督导工作。努力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1],护理人员要改变原有的护理模式,从患者需求出发,规范各项护理工作。

    作者:林慧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情况,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采取严格实施隔离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结果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隔离干预措施,运用预防与控制技术,保障医疗安全。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是评价医院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一项重要的卫生学指标,必须制定确实可行的防控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

    作者:汪美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GSSⅡ内固定加Cage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突症围手术期护理

    腰痛患者有1/5由椎间盘突出引起,表现为腰痛、放射性下肢痛、跛行、马尾神经功能损害Ⅲ[1]。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者宜采用手术治疗[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G S SⅡ内固定加C a g e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5例,因内固定稳定度好,术后不易复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从而也体会到正确合理的护理,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了医疗、护理质量,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是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卢宝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100例老龄患者麻醉临床体会

    本文分析总结100例70岁以上老年住院手术病人的术前情况,麻醉选择,麻醉管理,麻醉中的并发症,认为年老因素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证。关键在于充分术前估计与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正确实施麻醉,围术期密切监测与处理,以及预防麻醉并发症。这些综合处理对保证老年病人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庆凯;王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血站检验的质量管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讨血站检验的质量管理要点。方法以我市血站检验科为研究对象,在检验工作中,通过对质量管理问题的识别、分析,对血液检测的每一环节给予测定,从中找出关键控制点,并且在科室质量管理中形成明确的指令,以进一步加强血站的质量管理。结果血站检验质量、检测效率、管理效率均得到明显提高,且在检验工作中质量差错问题明显减少。结论通过血站检验的质量管理要点的把握,有利于增强血站检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运行效率,并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具体落实,为血液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者:聂国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配合医生对中暑患者的进行抢救时的护理体会。方法在32例中暑患者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症状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抽搐,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结果32例患者经过急诊处理和护理之后均症状控制好转。结论对中暑患者及时采取综合救治能够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生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剖腹产及自然分娩初产妇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护理临床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剖腹产及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6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识知晓率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实验组初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初妇产护理服务质量,使产妇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徐金玉;顾丽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骨科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

    本文通过对605例骨科临床病例心理变化的研究,提出了加强骨科长期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有效提高该类病人治疗效果的有益方法。

    作者:詹爱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_)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项微创技术,是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1],它是从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后注入造影剂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2],其成功率的高低与操作者的技术及助手配合密切相关。我科2012年1月至7月共行ERCP721例,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智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确诊为小儿秋季腹泻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液、抗病毒,多酶片与思密达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思连康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连康具有调节菌群平衡,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生长的作用,联用胃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疗效显著。

    作者:吕临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关于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案例分析

    突发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常见的一类,其对公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在我国仍频繁发生,且位居我国疾病死亡顺位谱的第五位,对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详细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起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

    作者:明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5例的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并复习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点和诊治,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例诊治资料,进行影像学表现、临床病理和治疗情况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行术后放疗。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术前不易诊断,术中出血明显,术后放疗可能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术后化疗是否能提高局控率,延长生存期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鞠云鹤;蒋美萍;秦继勇;常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肌注后臀部硬结36例

    肌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肌注部位出现硬结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我院自2010年以来,采用云南白药加75%酒精调成糊状外敷治疗36例臀部硬结,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总结综合性医院在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调动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其潜能,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改善患者满意度情况。方法配合我院开展的临床护理品管圈活动,我科自2012年6月建立拉手圈,全科12名护士共同参与,由圏长及圈员从各个护理层面发现护理问题,按品管圈的步骤解决,并通过护理质量考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意见簿,护理差错发生率等对品管圈的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显著提高,合作意识增强,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能充分调动护理动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潜能,促进护士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综合性医院更加贴近患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现护患零距离。

    作者:刘雪梅;杨麦兰;林华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难治性哮喘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难治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难治性哮喘经针对病因治疗37例患者随访2-36个月,症状控制良好。结论明确难治性哮喘的病因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其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