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爱珍
目的:通过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的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对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患病时间、病程、治疗方案、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等相关资料。结果2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8.2年,使用胰岛素治疗(包括胰岛素加口服药物)占66%,口服降糖药物33%,未接受任何治疗1%,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占49%;治疗中存有各种心理障碍及误区者占45.4%;空腹血糖平均控制在8.8mmol/L。结论我院对2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需加大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遵循指南,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杨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护理临床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剖腹产及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6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识知晓率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实验组初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初妇产护理服务质量,使产妇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徐金玉;顾丽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持续静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随机对我院79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洛赛克)首剂80mg静点,后以8mg/h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72h;对照组常规剂量奥美拉唑40mg静点。结果治疗组3日内出血者1例,对照组3日内出血者3例,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8mg/h持续静点,维持72h,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程小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自2012年我科引进微创穿刺清除颅内血肿技术以来,采用北京万特福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穿刺针,治疗了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探讨该手术后的护理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果通过探讨心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当中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给住院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针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问题原因分析不断反馈改进,增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作者:李劲松;杨秀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开顺)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盐酸氨溴索15mg雾化吸入,2次/日。对36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早(7天内),晚(7天后)治疗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有显著差异。早用药组和晚用药组显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结论盐酸氨溴索和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示治疗婴幼儿肺炎有效辅助药物。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小和辅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拜翠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本文通过对605例骨科临床病例心理变化的研究,提出了加强骨科长期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有效提高该类病人治疗效果的有益方法。
作者:詹爱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病区管理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仅研究组参与病区管理,入组前,60天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参与病区管理,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积极参与病区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正性促进作用。
作者:高红;唐炜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总结88例阴式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教训。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实行的88例阴式子宫全切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前准备充分,术后观察细致,均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严密、有效、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成功实施阴式子宫全切术提供了保障。
作者:韩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浅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广泛地用于临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的穿刺次数,为住院病人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既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又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了医疗、护理质量,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是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卢宝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临床所需血液均由血站供给,而血站供给临床的血量均以单位计算,小儿,特别是新生儿所需血量少(0.25或0.5单位),而血库常常供给临床的为1个单位的血。传统方法:通过注射器抽取的方法。注射器抽取血液,一方面由于压力的作用容易破坏血液中的血细胞;另一方面存在极大的误差(因为采血袋的小单位的血液不等于100m l,所以如果抽取0.5u的量难以估算)。这都无法做到精确控制输血的量,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疗,精确控制输血的量,在临床实践中我科2013年发现可以通过改进一次性输血器来提高新生儿输血量的精准性,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彭怡;姚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了解我院门诊抽血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标准预防流程,为护士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作者:闫斌;李方;朱惠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PPI评分、S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均下降明显,术后PPI 评分、S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并规范化,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同时改善了病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阚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中药茶饮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134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茶饮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茶饮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保护咽喉,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小丽;黄良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人才流失对医院来说是一个双倍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这不仅削弱了医院的力量,更强化竞争对手的力量。而高层流失会带走整个团队,中层离职会带走大批下属,核心骨干离职会带走大量的经验或技术。人才流失,轻则让医院伤筋动骨,重则让医院一蹶不振。因此,了解人员流失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处理,这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者:韩丽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针对院内上报的70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统计,运用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发生不良事件的责任人工作年限、事件发生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管道滑脱29例占41.43%,给药错误8例占11.43%,重病人管理欠缺7例占10.00%。结论使用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严学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观察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胶芪止血补血汤能有效减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副作用小。
作者:孙靖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例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经关节镜下滑膜软骨瘤摘除及滑膜清除术。术前给予心理辅导,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对患者采用改良的Harris评分,术前(59.84±2.30)分,术后(89.38±2.86)分,术后随访3-12个月,5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有效的改善了髋关节功能。结论患者在长期患病过程中,多次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经关节镜下治疗滑膜软骨瘤病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术后恢复时间短,对髋关节功能影响小的特点。术后我们着重给予心理护理,实施整体护理与功能康复康复锻炼,使病人能够早期下床,早期活动,缩短病程,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也提高了护理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谭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快速静脉补钾及安全护理治疗低钾血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共收治98例低钾血症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微量泵中心静脉推注1%的氯化钾溶液,速度为1.0~1.5g/h,同时给予安全护理,包括:尿量、动态血钾监测、心电监护、血气分析监测、抢救物品准备及心理干预。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98例中92例血钾于24小时内上升至正常值(93.9%);6例出现反复,但继续接受上述治疗后于48小时内纠正;所有患者均未因补钾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保证安全护理条件下给予微量泵静脉快速补钾,疗效好且安全,适合于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蒋玉芸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