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李会梅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护理问题, 对策
摘要:浅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广泛地用于临床,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的穿刺次数,为住院病人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既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又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无偿献血宣传在降低血液报废率中的作用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血液报废率也成了各血站的难点和重点。献血者属于经血传播疾病的低位人群,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危险行为抵制的意识却并不强[1,2]。有文献报道,大部分调查者对“经血传播”这一概念尚不清楚,另外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潜在的危险性易被忽略[1-3]。他们一旦正确理解了相关知识,认识到这些行为习惯的危险性,就能够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为此,加强无偿献血宣传,降低血液报废率,保障血液安全,成为血站工作中的重重之重。

    作者:时玲玲;李艳慧;郭美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医学难题,其病因病机和症状比较复杂,变化多端,病因难查,治疗难愈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攻克这一难题,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精心探索苦心研究,笔者以独特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拟出治乙肝疗效较高的方药《乙肝灵胶囊》。

    作者:何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50例产妇,将她们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利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模式。观察新生儿护理情况。结果观察产妇及其家属对母婴床旁护理既能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还帮助产妇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黎玉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模式实施体会

    随着我院新住院的搬迁使用,三级医院的顺利评审通过,因近期住院患者较多,晨间护理血标本采集空腹血糖测定、生命体征测定、新入院患者是接待全部集中在8点左右,护士交班、查房和治疗不能有序进行,为缓解此时间段的工作压力,我们改革丽以往8点交班的工作流程,定为7点40分前必须跟换衣帽到岗,各责任护士有序地床头交接班查房配制液体配合交班护士完成晨间护理,8点科内晨会。晨会后做治疗,巡视病房健教并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医生的查房,在有效的弹性排班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竟是医护共同查房带给我们的惊喜。

    作者:寇锦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沟通技巧对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自然分娩过程中有效的与产妇沟通,不仅使双方获得有益的信息,而且有助于产妇消除疑虑,增强战胜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助产士完成产程。我们在对产妇进行产程观察时,根据既往史、胎龄及胎位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内容与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为顺利完成自然分娩奠定了基础。

    作者:卢光碧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年龄的分析,提出产后出血护理的一些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一年来住院分娩孕产妇进行分析,整理及护理工作总结。结果产后出血五大原因中多为宫缩乏力,约占四分之一,其后为胎盘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从年龄来看低龄组占二分之一。结论产后出血查清出血原因,及时抢救,合理护理技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杜恒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持续静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静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随机对我院79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洛赛克)首剂80mg静点,后以8mg/h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72h;对照组常规剂量奥美拉唑40mg静点。结果治疗组3日内出血者1例,对照组3日内出血者3例,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8mg/h持续静点,维持72h,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程小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总结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繁琐,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作者:尚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本科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重症监护室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21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18例患者除首次痰培养有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外,根据药敏治疗1~2周后再行痰培养,结果未见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结论应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以预防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梁海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EN)是目前普遍公认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具有符合生理需求,有助于维持肠道形态和功能、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手术创伤所致的高代谢率,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早期行空场造口E N,对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黏膜萎缩,预防创伤应激时发生的肠道菌群移位,减轻腹胀,降低感染率,加速伤口愈合均有重要意义。[1]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行空肠造口EN治疗46例病人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引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某区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机构是病人和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其产生的污水如处置不当会对周围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污水处置等方面往往比较薄弱,本文通过从中查找出医疗污水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沈伟;沈新;汤宇斌;徐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观察43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肺癌标记物浓度变化情况,并与同期32例胸腔化疗患者比较胸水的控制情况和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53%,手术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手术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和83.1%。手术组肿瘤标志物CEA和CA-125术后较术前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局部肿瘤切除联合胸膜热烧灼可以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任高飞;胡晓俭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209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的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对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患病时间、病程、治疗方案、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等相关资料。结果2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8.2年,使用胰岛素治疗(包括胰岛素加口服药物)占66%,口服降糖药物33%,未接受任何治疗1%,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占49%;治疗中存有各种心理障碍及误区者占45.4%;空腹血糖平均控制在8.8mmol/L。结论我院对2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需加大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遵循指南,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杨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孕26周流产胎盘植入子宫穿孔1例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并发子宫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26周流产发现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孕胎盘植入穿孔为妊娠中期罕见病例,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产前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产前很难诊断,均在分娩时胎儿娩出后发现胎盘剥离困难才得以确诊,但因易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多以抢救生命行全子宫切除,从此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急诊剖腹探查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应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向蓉;刘丽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刍议

    恶心是一种欲吐的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先兆。呕吐是胃内容物或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反射动作,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先有恶心,继而呕吐。目的讨论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恶心与呕吐患者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无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少区吐减轻或停止,活动耐力恢复或有所改善。

    作者:陈满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性早熟女性乳房发育症中高频超声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性早熟女性乳房发育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06-2013.06间,经临床诊断为性早熟的女童193例,对其乳腺高频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性早熟女性乳房发育症患童乳头后方均探及盘状低回声区,其中真性性早熟者低回声区周边可见中强回声的腺体层,单纯乳房早发育者周边未见明显腺体回声。结论高频超声对鉴别真性性早熟与单纯性乳房发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莹;谢宏基;邓燕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脑卒中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总结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接受康复护理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恢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鑫;张贺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微泵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结合咪唑安定利用微泵输注法行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择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采取瑞芬太尼结合咪唑安定进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33例患者,其中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15例设为组一,胸腔手术患者3例设为组二,腹腔手术患者15例设为组三。观察及记录三组患者在停药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的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对比差异特别显著,其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停药到其呼之睁眼的时间、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拔管的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结合咪唑安定利用微量泵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操作简单易行,且可靠安全。

    作者:严月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体会

    目的:总结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8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手术结果。结果其中353例术后第一次冲洗泪道即通畅,43例术后冲洗3次泪道后通畅。353例出院时均无溢泪、溢脓症状,25例置管者术后无溢脓,有少量溢泪。378例随访半年至3年,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部位浅,视野清晰,简化了操作,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衎景清;韦海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19例

    201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19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常规西医治疗25例对照,现报告于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90)的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44例均为健康初产妇,年龄24~34岁,体温:38.0~39.5.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平均年龄28.4岁,乳腺管堵塞6例,乳腺管皲裂3例,乳头凹陷5例,乳汁过多2例,乳头过大3例,病程2~5天14例,>6天5例。对照组25例,乳腺管堵塞10例,乳腺皲裂7例,乳头凹陷6例,乳头过小2例;病程2~5天18例,>6天7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冯富安;严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