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26周流产胎盘植入子宫穿孔1例

向蓉;刘丽蓉

关键词:中孕, 流产, 胎盘植入, 子宫破裂, 腹腔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并发子宫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26周流产发现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孕胎盘植入穿孔为妊娠中期罕见病例,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产前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产前很难诊断,均在分娩时胎儿娩出后发现胎盘剥离困难才得以确诊,但因易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多以抢救生命行全子宫切除,从此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急诊剖腹探查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应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60例临床分析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导致声嘶的常见原因。常发生于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发病原因多种,其中与慢性炎症、长期发声不当或不良刺激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轻者仅有轻微声音改变,病情进一步发展有时甚至发声困难或呼吸困难。病情严重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异。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佳方法。

    作者:黄丽;张俊;白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患者也随着增加,特别是病程较长且曾经发生过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而且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尤其是昏迷伴偏瘫,常易误诊为脑卒中。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2例,其中1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达39%。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引起同道们的注意。

    作者:范玫;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临床带教工作的体会

    对近20年的临床带教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带教中要做到明确带教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严把带教关,做到放手不放眼。强调带教老师的指导作用,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带教关系,这样教与学的质量就会提高得更快。

    作者:肖健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完全离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380例完全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只要护理方法、措施得当,健康教育到位,术后再植肢体的成活及后期功能恢复都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其密切配合治疗是断指再植成活的关键。

    作者:张碧玲;郭敏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体会

    目的:总结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8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手术结果。结果其中353例术后第一次冲洗泪道即通畅,43例术后冲洗3次泪道后通畅。353例出院时均无溢泪、溢脓症状,25例置管者术后无溢脓,有少量溢泪。378例随访半年至3年,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部位浅,视野清晰,简化了操作,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衎景清;韦海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与对策

    目的:为病人营造舒适的环境,高质量的服务。方法找出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及时找到方法解决。结果提升了护士的医务工作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不仅规范了护理的制度,还相应的减少了一些在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医疗纠纷。

    作者:许宁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告知程序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总结一年多对7千余例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告知所取得的经验,得到了术中告知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缓解患者对术中各种护理和麻醉操作的不良情绪,既使患者身心都处在佳状态接受手术,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_)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项微创技术,是辅助诊断和治疗胰胆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1],它是从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后注入造影剂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2],其成功率的高低与操作者的技术及助手配合密切相关。我科2012年1月至7月共行ERCP721例,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智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该病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基于股骨颈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必然选择。本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50例病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满意,现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庞文秀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肺动脉闭锁姑息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估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改良Blalock-Taussing Shunt(B-T分流术)、球囊扩张术三种不同姑息手术在肺动脉闭锁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0年1月-2013年1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治疗肺动脉闭锁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天-8岁,体重:3.5-17kg(8.1±5.2kg),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的Nakata指数、血红蛋白值、血氧饱和度值、以及三种手术方式的根治率。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患者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78.12±66.23)小时,ICU平均住院时间为(3.11±5.61)天、术后Nakata指数增加41-70mm2/m2,血氧饱和度值增加10%-30%,血红蛋白值下降5.1-9.3g/L。成功行二次根治手术19例,其中的根治率分别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重建术55.00%(11/20)、B-T分流术33.33%(5/15)、球囊扩张术25.00%(3/12)。两次手术围手术期共死亡8例,出院患者均定期随访,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者30例,Ⅱ级者9例。结论肺动脉闭锁患者姑息治疗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而球囊扩张术比较适用于新生儿且肺动脉闭锁呈隔膜型的患者。

    作者:丘智煌;陈良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关于提高注射效果的报告

    目的:通过两种推注药物方法的比较,选择效果好的方法为病人服务。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肌内注射的患者580例(均为成年人)列为观察对象,其中290人次为常规操作组即连续缓慢推药法,其中男为110人,女为180人;290人为实验组,即间歇缓慢推药法。其中男为100人,女为190人。结果常规操作组疼痛为男65人,女125人,无痛为男35人,女65人。有疼痛感为65.5%,无痛率约为34.5%。实验组疼痛为男55人,女为105人,其中无痛男45人,女85人。有疼痛感为55.2%,无痛率约为44.8%。结论间歇缓慢推药法较连续缓慢推药法的无痛率提高10.3%。

    作者:胡新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某区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机构是病人和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其产生的污水如处置不当会对周围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污水处置等方面往往比较薄弱,本文通过从中查找出医疗污水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沈伟;沈新;汤宇斌;徐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的,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我院1996年开始对入院的孕产妇、门诊手术病人都实行HBsAg筛选,2001年10月~2002年4月孕妇中检出HBsAg阳性产妇15例,门诊HBsAg阳性129例,现将笔者在工作中对乙型肝炎的一些人士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古丽旦?热合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探讨喉阻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喉阻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喉阻塞患者42例,通过我院对喉阻塞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我院对喉阻塞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护理措施客观实际可行,对不同年龄段的喉阻塞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李冬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噻托溴铵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噻托溴铵的疗效突出,无论是在安全性能上还是在耐受性和依从性上,其表现都较为突出,是治疗COPD患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药物,值得推崇。

    作者:唐业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复方山楂颗粒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山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自体细胞因子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亦称网球肘,以肘关节疼痛和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侧腕短伸肌起点附近的反复损伤是疾病发病的本质,是为常见末端病(enthesiopathy)之一。目前治疗方法有理疗、局部阻滞,中医中药、小针刀甚至手术松解等,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对于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难治性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因子在实验和临床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证实了细胞因子[1-3]对组织损伤有促进修复作用,有可能逆转末端病的病理变化,从而恢复正常结构,缓解症状和减少复发。自2010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自体细胞因子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谭训香;鞠海洋;林明强;李伟元;姜红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孕26周流产胎盘植入子宫穿孔1例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并发子宫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26周流产发现胎盘植入并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孕胎盘植入穿孔为妊娠中期罕见病例,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产前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产前很难诊断,均在分娩时胎儿娩出后发现胎盘剥离困难才得以确诊,但因易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多以抢救生命行全子宫切除,从此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急诊剖腹探查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妊娠中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应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作者:向蓉;刘丽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新途径。方法将我院2000~2012年间治疗的SAP 37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病人23例,死亡6例,病死率34%死亡者均为重症Ⅱ级,非手术病人14例,死亡4例,死亡率28%。死亡4例均为重症Ⅱ级。结论 SAP病人手术既清除坏死组织,又防止了坏死进一步发展,且引流通畅,疗效满意,可使再次手术的机会明显减少。

    作者:宋顺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3M敷贴及手术贴膜巧用于产妇分娩时持续硬膜外镇痛

    持续硬膜外镇痛分娩能有效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深受广大产妇的欢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方法是麻醉医生成功置入硬膜外导管后,用布胶布固定法固定硬膜外导管,由于面积较小、表面不光滑、产妇生产过程中大量出汗及用力时反复摩擦容易使硬膜外导管打折致持续给药不畅,从而达不到满意的镇痛效果,甚至硬膜外导管滑脱出硬膜外腔再次穿刺,增加了产妇的痛苦。鉴此,我院从2010年6月始,采取手术贴膜用于产妇分娩时持续硬膜外镇痛导管的改良固定624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古青艳;陈志美;吴小青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