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老年病房陪护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对策

张宏琴;陈海林

关键词:精神科, 老年病房, 陪护风险, 管理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老年病房陪护存在的风险,寻求管理对策,提高陪护质量,旨在让病人得到更好的照护。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对老年病房的陪护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病区管理的需要,实施管理对策。结果因陪护问题带给老年病房患者的风险有:跌倒、坠床、出走、噎食、自伤和反流等。结论实行老年陪护准入制度,加强陪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病人、医护人员、陪护工三方共赢的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提高注射效果的报告

    目的:通过两种推注药物方法的比较,选择效果好的方法为病人服务。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肌内注射的患者580例(均为成年人)列为观察对象,其中290人次为常规操作组即连续缓慢推药法,其中男为110人,女为180人;290人为实验组,即间歇缓慢推药法。其中男为100人,女为190人。结果常规操作组疼痛为男65人,女125人,无痛为男35人,女65人。有疼痛感为65.5%,无痛率约为34.5%。实验组疼痛为男55人,女为105人,其中无痛男45人,女85人。有疼痛感为55.2%,无痛率约为44.8%。结论间歇缓慢推药法较连续缓慢推药法的无痛率提高10.3%。

    作者:胡新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于我院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120例患者以完全随机法均分为3组,对A组患者单独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对C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均治疗两个月,统计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B组C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B、C两组之间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比起单独使用,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效果更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侯别克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谈脑卒中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总结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接受康复护理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助于恢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鑫;张贺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新生儿颅骨软化1例

    患儿男,第1胎第1产,胎龄38+4周,因母亲羊水过少1天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780克,身长47厘米,枕额周径33厘米,羊水清,量100毫升;婴儿出生时Apgar s评分10分,查体:头顶部未及颅骨约5×7厘米,触之呈囊性感,骨缝增宽,外貌无畸形,心肺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好。婴儿母亲28岁,家庭主妇,孕期定期产检,孕中晚期偶有腓肠肌抽搐。婴儿头颅B超:未见明显异常;CT 检查示:双侧大脑白质密度稍减低,颅内未见明确出血征及占位性病灶,颅骨内外板骨质密度欠均匀,厚薄不均呈波浪状、虫蚀状改变;四肢X光片示:双上下肢未发现明确异常改变;骨碱性磷酸酶250u/L;电解质无异常;致畸三项无异常。诊断:先天性佝偻病,以颅骨软化为主要表现。出生后予每天口服vitD800IU,乐泡钙100mg。治疗三天后头顶部触诊有乒乓感;出生后10天门诊复诊颅骨触诊正常,骨缝较前缩窄。治疗18天停服钙,继续服用维生素D。

    作者:陈泳涛;符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告知程序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总结一年多对7千余例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告知所取得的经验,得到了术中告知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缓解患者对术中各种护理和麻醉操作的不良情绪,既使患者身心都处在佳状态接受手术,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炎性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中炎性因子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TIA患者和39例对照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 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 of metal oproteinase-1, 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患者血CRP、D-d、MMP-9和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IMP-1与是否患病关系密切。结论血中炎性因子在TIA后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参与了TIA的病理生理过程,与TIA密切相关。

    作者:解新荣;郝茹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超声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共检查70个半月板,分析结果并与关节镜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准确性80.0%,内侧半月板损伤准确性75.5%,外侧半月板损伤准确性86.7%。(半月板前角损伤准确性93.3%,后角损伤准确性76.9%)。结论超声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放射性,能直接显示半月板内部结构,并且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等优点,且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重要辅助方法。

    作者:刘玉;王晋;隋东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人工气道护理干预

    通过口腔或鼻腔直接在上呼吸道植入导管形成的气道,称为人工气道。人工气道一方面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另一方面也是连接患者和呼吸机的重要桥梁。人工气道建立后,护理不当易造成并发症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人工气道的护理干预是重症监护的重要环节。

    作者:龚蕾蕾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门诊抽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了解我院门诊抽血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标准预防流程,为护士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作者:闫斌;李方;朱惠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与对策

    目的:为病人营造舒适的环境,高质量的服务。方法找出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及时找到方法解决。结果提升了护士的医务工作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不仅规范了护理的制度,还相应的减少了一些在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医疗纠纷。

    作者:许宁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剖腹产及自然分娩初产妇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护理临床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剖腹产及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6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临床路径,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的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识知晓率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实验组初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达标率、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初妇产护理服务质量,使产妇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徐金玉;顾丽亚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体会

    目的:总结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78例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和手术结果。结果其中353例术后第一次冲洗泪道即通畅,43例术后冲洗3次泪道后通畅。353例出院时均无溢泪、溢脓症状,25例置管者术后无溢脓,有少量溢泪。378例随访半年至3年,无1例复发。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部位浅,视野清晰,简化了操作,手术效果满意。

    作者:衎景清;韦海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中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索高中生考试焦虑状况及原因。方法采用TAI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考试焦虑重于男生,高三学生考试焦虑重于高一与高二学生;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有:(1)成绩不好影响前途;(2)考不好让父母生气(伤心);(3)考不好影响在老师(同学)心中的形象;(4)总觉得自己没有复习好,心里紧张;(5)习惯性一到考试就紧张;(6)讨厌考试,考试不一定能反应出真实水平;(7)其他原因。结论高中生考试焦虑状况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各方面压力过大是造成高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

    作者:胡雅伟;杨玉凤;李树敏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配合医生对中暑患者的进行抢救时的护理体会。方法在32例中暑患者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症状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抽搐,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结果32例患者经过急诊处理和护理之后均症状控制好转。结论对中暑患者及时采取综合救治能够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生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超声诊断胎儿颈部血管瘤1例

    胎儿颈部血管瘤相对少见,许多血管瘤不能为产前超声发现,近期我院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1例报道如下。1、病史介绍孕妇23岁。妊娠23周“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头颈部囊实性占位”,到我院进行彩超检查。彩超检查所见:双顶径6.5c m,股骨长径4.2cm,羊水大深度6.1cm,胎盘:宫体后壁,厚约3.1cm,I级。胎儿后颈部皮下见大小约7.2x7.8c m的增强欠均匀回声(图1),其内见网格状无回声,C D F I:其内可见少许点、条状血流信号(图2)。胎儿其余各部位形态和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后颈部异常回声(血管瘤)。孕妇要求住院引产,术后临床诊断:胎儿颈部血管瘤。

    作者:田妍;郑沾兵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对策

    ICU 护士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产生的工作压力大,通过对心理压力的分析,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是改善护士的身心状况,提高护理质量指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阴式粘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12例临床体会

    目的:经阴道摘除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有齿卵圆钳夹持瘤体按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瘤体脱落。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中术后无不适反应。结论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经阴道摘除,操作简单,无疤痕,手术时间短,患者无痛苦,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丽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使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随机将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6例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患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而对照组则进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的病情程度与年龄之间呈正比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程度会跟着加重。实验组有两个病例在手术后出现肩部酸痛,在没有作相应处理的情况下自行消失了。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并伴有轻度发烧4例患者切口愈合较差,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操作较简单,出血少且恢复较快,可有效治疗子宫脱垂合并张力性尿失禁,可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梦秋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管理

    自2012年我科引进微创穿刺清除颅内血肿技术以来,采用北京万特福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穿刺针,治疗了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探讨该手术后的护理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浅析精神科护理风险的识别及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识别及策略。方法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明确护理核心制度、制定病房安全管理规范及各班安全检查制度、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制定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坚守岗位提高警惕。结果精神科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护士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保证了精神科病房的护理安全。

    作者:杨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