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可;吴跃进;陈慧燕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大豆苷、大豆黄素、染料木苷、大豆素、大豆黄苷、染料木素和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70%乙醇超声提取,过滤膜后进行液相色谱测定,液体样品过滤后直接测定.色谱柱为C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和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方法回收率为97.5% ~ 105%,RSD为0.46% ~ 3.33%,检出限分别为0.26 μg/ml ~0.60 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这6种大豆异黄酮和葛根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王爱月;翟志雷;卢素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率、fas系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考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mFas、mFasL、sFas和sFasL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及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以ELISA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sFas和sFasL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 ±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 (Z =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 (9.82%±3.76%,n =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 (F=120.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仅为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对于活动期SLE患者,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有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血清Fas(sFas)两项.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且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的关系为密切,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之一;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Fas (sFas)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疾病活动度.
作者:盛敏玲;陶金辉;张宏;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w,IBD)患者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异常人数及治疗前、治疗后CRP的变化水平,探讨CRP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及评估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CRP水平及治疗病情稳定后其CRP水平.结果:CRP异常人数在IBD活动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IBD活动组患者CRP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活动组IBD患者治疗后的和治疗前相比CRP水平显著下降.所有IBD患者治疗后CRP水平和其他各组相比差异不大.结论:CRP水平对活动期IBD患者的诊断虽特异性不强但能简单的区分IBD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活动期IBD的辅助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郑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猪肉中3种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超声辅助-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5.2)为提取溶剂进行超声提取,W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在Xbridge C18反相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5μm)上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结果:3种β-受体激动剂在0.1μg/kg ~ 8.0 μg/kg(相当于0.25 μg/L ~2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检出限为0.01μg/kg~ 0.02μg/kg,低定量限为0.04 μg/kg~ 0.05μg/kg,RSDs为4.7% ~7.5%;3种β-受体激动剂在猪肉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4%~106.6%、93.1% ~ 98.5%和94.2% ~ 95.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猪肉中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残留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分析.
作者:赵永纲;许珊妮;陈晓红;姚姗姗;李小平;金米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方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中己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样品本身、检测环境及样品的中间处理环节带来一些潜在的PCR反应抑制剂影响PCR反应,导致假阴性.因此,为提高PCR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有学者提出在PCR反应体系中放置一条能够指示假阴性的扩增内标[1],作为PCR反应过程中假阴性的指示剂.本文将从扩增内标在PCR反应中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扩增内标的构建以及扩增内标在PCR检测方面的应用等四方面进行综述,以便选择合适的扩增内标,发挥其对假阴性的指示作用.
作者:李雪玲;徐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手足口病(HFMD)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北京市西城区HFMD的流行特征.方法:提取标本中病毒核酸,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核酸鉴定,核酸阳性标本使用RD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2011年共收集咽拭子标本192份,检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81例,阳性率为42.19%.EV71、CoxA16及未分型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32例(16.67%)、36例(18.75%)和13例(6.77%);病毒分离培养过程中我们对标准方法中的操作进行了改良,培养阳性率达到91.23%.结论: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手足口病毒分离的改良培养方法操作方便,不仅可以提高阳性率,而且增加获得的病毒量.
作者:张晶波;王永全;刘国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发表的关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对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合并.结果:18项研究,共4657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敏感性为83% (95% CI:76% ~ 90%),特异性为:80% (95%CI 77% ~82%);诊断实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 (95%CI:0.85~0.9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上快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云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监测了解辽宁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耐药状况和沙门菌血清学分布,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沙门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和耐药测定.结果:10大类食品共3625件样品中检出5种致病菌208株,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均出现耐药株,耐药率在0%~69.8%.结论:检测结果表明辽宁主要食品均受到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分离株出现多重耐药,建议政府加强对饲用抗生素的管理,建立食源性耐药菌的风险评估机制.
作者:马妮;赵虹;郑洪;马景宏;孙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用Diversilab System DNA指纹分型系统(Diversilab系统)绘制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指纹图谱,分析各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对食品中分离到的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提取DNA,进行rep-PCR,用Diversilab系统中的软件对DNA指纹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实验得到了42株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指纹图谱,可以分成14群,菌株之间的相似性68.9% ~ 99.7%,未表现地区特异性.结论:Diversilab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特点,可用于黄色葡萄球菌快速分型和溯源.
作者:于纪棉;劳华均;李如松;孙萍;张玉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快速查明食物中毒病原菌的途径,为事件处置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和国标方法分别对一起食物中毒所采集的生物样品进行常见食源致病菌检测.结果:11件样品经实时荧光PCR法检出沙门菌特异性DNA核酸阳性7份,阳性率为63.6%; 11件样品经国标法细菌学分离培养检出5株沙门菌,阳性率为45.5%.所有样品经两种方法均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其它致病菌.结论:通过实时荧光PCR与国标法细菌学检测,均证实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沙门菌.实时荧光PCR与国标法的联合应用对致病菌检测是一种优势互补,适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病原菌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敏;郎中凯;向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疸对磷钼酸法测血清无机磷的影响.方法:选择293例黄疸标本,根据《诊断学》标准,按黄疸程度分为轻度黄疸(含总胆红素34μmoL/L~ 170 μmol/L),中度黄疸(含总胆红素171μmoI/L~340 μmoL/L),重度黄疸(含总胆红素>340 μmoL/L),黄疸标本分别在雅培AEROSET和贝克曼LX20两台生化仪上分别进行血清无机磷测定,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程度的黄疸标本在两台全自动生化仪上所测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均为0,P<0.01),且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黄疸标本在雅培组影响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所测结果低于贝克曼组,并随黄疸程度的加深,测定结果偏低的趋势有加大的倾向.
作者:钟虹;梁美春;包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男性患者精液质量状况.方法:严格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技术规范,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技术检测1839例以不育为主诉的男性精液标本的质量.结果:(1)各项指标均在参考值下限以上的精液样本数所占比例为48.12%.(2)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及正常形态精子随患者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3)随着精子活动率和浓度的下降,高于参考值组和低于参考值下限组平均路径速度、直线运动速度、轨迹速度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鞭打频率、平均移动角度、精子侧摆幅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州地区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异常及精子形态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并与年龄有关,提示男性应适龄生育.
作者:朱玉蓉;魏丽娜;刘春玲;邱惠麒;吴晓云;周媛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检材中血清及脑脊液对钩端螺旋体病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患者体内钩端螺旋体的感染状况,平行对比分析探讨二种检材的优劣.方法:标本系同时采集血清及脑脊液进行检测,试验方法选择钩体病的显微镜凝集试验(MAT).结果:血清MAT总感染率为35.07% (47/134),其中血清阳性率为11.19%(15/134)、血清弱阳性率为23.88%(32/134);而脑脊液阳性率为2.24%(3/134).血清及脑脊液阳性率及弱阳性率两者数据经用行X列表的显著性检验比较得出x2=24.01,P<0.01,二者间存在高度的显著性差异;血清及脑脊液的感染率经用四格方表的显著性检验得出其卡方值x2=5.68,P<0.05,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当病人处于急性感染期时,血清中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其钩体菌群滴度达1:1600时,脑脊液才会同时表现为阳性.表明试验检材中血清比脑脊液检出率要高.由于采集患者血清检测钩体病比脑脊液要容易,且对患者损伤小,体现了血清的优势,因此采集血清不但可提高检出率同时能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黄德蕙;梁江明;曾竣;王鸣柳;蒋震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和分析福州市冬季市售蔬菜和水果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用湿消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经ICP-MS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各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超标情况.结果:所测定的6种元素中,铜、钴、锌、铬和镉的含量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铅元素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本地芭乐铬含量超标值为502.66%,莲藕为27.92%;铅元素只在白梨和青橄榄中略微超标,超标值分别是6.3%和1.3%.结论:28种蔬菜水果对铜、钴、锌、铬和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而对铅元素吸收差异不显著;除本地芭乐、莲藕、白梨和青橄榄外,福州市售常见的大部分蔬菜水果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在安全检出限范围内.
作者:李文最;王春兰;林侃;肖明发;黄健;谢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大陆的商品名为多灭灵.甲胺磷是一种高效有机磷杀剂,杀虫范围广.甲胺磷是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属高毒杀虫剂,曾适用于水稻、果树和蔬菜[1].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为了控制高毒农药喷施,加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监测,研究采用气相色谱(GC)法测定大米中甲胺磷的残留量.该法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重复性高,可为农产品中甲胺磷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
作者:吴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肿瘤疾病(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1].我们通过测定患者血浆中的心肌酶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谷草转氨酶(AST),旨在评价肿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供实验室的依据.
作者:陈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了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GC-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SILICA/PSA玻璃混合型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GC-MS测定,定性离子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7~0.999之间,方法的检出限在0.02 mg/kg ~0.05 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实验在74.9% ~11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32% ~6.87%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等优点,可适用于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
作者:陈志民;徐晓枫;丁永萍;单美娜;孙慧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传染指标流行情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阻断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方法:对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29826(人)份的梅毒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2010年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为0.559%,男性高于女性x2:34.7905,P<0.05,不同职业献血者中梅毒检测阳性构成比前4位的是其它职业、学生、工人、公司职员.结论:在提高检测技术的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科学规范的做好无偿献血宣传,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合理科学输血,才能有效的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张玉春;潘登;周克礼;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一起新生儿腹泻疫情A组轮状病毒(RV)的VP7基因型.方法:收集杭州某医院2011年7月-2011年8月住院的新生儿腹泻粪便标本10份.采用轮状病毒抗体胶体金试剂盒快速检测RV抗原,荧光RT-PCR方法检测RVRNA,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t-PCR)进行RV VP7基因分型.结果:检出3份阳性标本,阳性率30%.RV VP7 (G)血清型为G1G4G9混合型.结论:此次杭州地区新生儿腹泻疫情RV VP7 (G)血清型为G1G4G9混合型.
作者:邱晓枫;张国忠;孙昼;黄志成;胡国涛;潘劲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猩红热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日益影响着人民身体健康.为准确掌握通化地区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发展特征,积极有效的防控猩红热疫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对通化地区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疫情资料来源于通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的自2008年-2012年6月通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监测统计分析报告.共来自7个县(市、区)的疫情数据:二道江区、集安市、柳河县、辉南县、通化县、东昌区、梅河口市和通化市.
作者:白志华;宋详;佟德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