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张艳辉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期间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有效的提高了的抵抗力,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心理、用药、氧疗、祛痰等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管理在医院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的医学护理专业人员共40名,以40名医院护理人员的行为作为研究探讨范围,分析探讨护理管理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选取尽量护理管理前的一个月医感染发生率作为对照。结果:在由医院专业人员护理管理后,医院在疾病感染方面的发生,相比较于护理管理后前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较大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工作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强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渗透,以达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烧伤后瘢痕形成的影响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烧伤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5例烧伤患者分成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瘢痕的形成率。结果研究组瘢痕形成率为5.26%,对照组为24.32%,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烧伤患者瘢痕的形成,值得在临床的开展。

    作者:温淑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其中49例患者的病情痊愈出院,3例患者因病情过于严重留院继续观察。结论:经过精心护理干预的患者病况得到满意的效果,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在辅助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在产科抢救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模拟仿真急救演练的方法,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制订完善的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数次演练,护士能有效地掌握并执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提高了护士急救技能力、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协调了医护医患关系,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急救演练是有效地提高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产科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利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谈新护士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起来的工作性的人文关系。护患关系是所有护理关系中的核心部分,已不仅仅局限于治疗与被治疗的简单关系,而是包括护患双方心理、社会等诸多关系的较为复杂的立体结构。正确的交流,可以沟通抚慰患者感情,密切护患关系,缓解护患矛盾,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素养、重视病患的心理护理,是保证各项医疗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新护士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还没有完全转变从学生到护士的心理,因此,在处理复杂的护患关系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对自身也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日常工作。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总结,并结合护理学理论,浅谈几点关于维护护患关系的心得体会。

    作者:金芝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精神疾病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肠梗阻诸因素进行分析与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采取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救治和护理,16例患者中2例痊愈出院,14例转精神科继续抗精神病治疗。结论早期规范有效的救治与护理是治疗肠梗阻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利娟;蒋玉平(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巨大儿血脂及血糖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巨大儿的血脂、血糖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00例巨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母亲巨大儿38例,纳入A组,健康母亲巨大儿30例,纳入B1组,健康母亲正常新生儿32例,纳入B2组。测定3组新生儿血脂、血糖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B1组、B2组(P<0.05);A组的T G水平显著高于B1组、B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 D L水平低于B1组、L D L高于B1组、B2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巨大儿容易发生低血糖、脂质代谢异常,加强孕妇预期及孕前的健康指导,有助于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作者:吕璐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加强术前及术后的精心护理,给与患者在心理上的支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护理同时病处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护理人员以及医生在协调的配合下患者从心理上到身体上都得到很好的治愈。

    作者:刘会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急诊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接诊65例昏迷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院前急救处理及护理体会。结果:脑卒中、各类中毒、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疾病类型,给予患者积极监护及处理后,好转22例,稳定32例,恶化7例,死亡4例。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医院要建立绿色通道,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临床抢救率及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帆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89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结肠炎患者89例,均以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7.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张泽仁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对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配合,总结其经验及教训。结果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配合顺利完成,所有手术配合满意。结论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熟练地做好手术配合及护理工作对于确保手术疗效非常重要。而定期对器械保养,减少并发症,也是其中的关键。

    作者:马云;刘洁(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

    胃癌是胃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总称,也是胃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又是对人类危害大的肿瘤。胃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胃平滑肌肉瘤、胃恶性淋巴瘤、胃纤维肉瘤、胃脂肪肉瘤、胃纤维脂肪肉瘤、胃横纹肌肉瘤、胃血管肉瘤、胃黏液肉瘤、胃神经肉瘤及胃类癌等。

    作者:刘丽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1.9%(13/31),治疗总有效为9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0%、67.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可达到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散瘀之功效,疗效比西药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力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期间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日常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有效的提高了的抵抗力,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心理、用药、氧疗、祛痰等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艳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研究中基因转移载体的生物安全性探讨

    多种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可以采用基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然而,心血管病基因治疗与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疗一样,在世界范围内还处在试验阶段。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基因治疗,需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和转移体系将目的基因导入心血管,并安全可靠地表达。基因治疗载体的选择是决定基因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的基因转导载体应该无致病性、可以有效转导靶细胞,转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长时间稳定表达并可调控,同时只有小程度的副作用[1]。在用基因治疗纠正疾病缺陷时,其安全性研究及评价也就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物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构建基因治疗载体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主要可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作者:彭家芹;朱华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将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60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唑肟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争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避免临床滥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查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7月份出院病人病历500份,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了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病例共410例,占抽查病例的82%。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抗菌药物种类选用不当、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治疗用药疗程过长、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规范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医疗机构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是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基础。

    作者:应春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群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影像学表现

    本院2003年5月19日至5月30日收治了90位群体发热病人,其中20位有肺部改变。经省市专家组会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经阿奇霉素+鱼腥草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有多位医务人员感染,其中3人肺部有改变。本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是一种致病因素不明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病变,呈群体性发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现把23位胸片、CT表现及其它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年龄:本组共23例,20例为本地一所中学学生,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14~15岁;医务人员3例,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22~26岁,全部病例经阿奇霉素+鱼腥草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孟徐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胸部物理疗法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部物理疗法对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96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胸部物理疗法治疗的患者肺部各体征症状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明显缩短(P<0.05)。结论胸部物理疗法能改善呼吸内科疾病的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邢桃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超生波快速石蜡切片在应用中的体会

    传统的石蜡切传统的石蜡切片制作仍是当前病理诊断中可靠、准确的诊断方法,其制片操作较科学合理,质量也稳定可靠。做出一张合格的病理切片是临床病理诊断的依据,是病理研究的主要资料。但因为制片过程中组织固定、脱水时间较长、室温下需2天~3天,加温后处理仍需10小时以上,所以不适应现代临床医学快速诊断的要求。所以自2000年开始,我科应用超声波水浴快速制片技术,经过7年的实践,共完成各类活检组织快速诊断1800例次,制片质量稳定,效果良好,诊断可靠。制片时间只需2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陈红;滕娟;王寓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