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株洲市2008~2011年城区直饮水抽样检测结果分析

叶清红

关键词:直饮水, 检测结果, 合格率
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直饮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管部门加强对直饮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城区不同类型单位直饮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株洲市城区2008~2011年直饮水总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0.00%、73.58%、81.25%、85.71%(P<0.05),企事业单位、学校、生活小区直饮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4.9%、82.4%和60.5%( P<0.01)。结论株洲市城区直饮水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直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是生活小区内的直饮水。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患者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药物治疗。结果在这30例患者当中,有29例患者病情得到了缓解,同时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率达到了96%,1例患者患病时间较长,病情复杂,病情好转较慢,还需要继续住院进行治疗。结论我院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可行,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常负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黎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瑞舒伐他汀对伴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伴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对27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TC、LDL-C、HDL-C和IMT,并进行显著性比较。结果治疗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 D L-C水平明显升高,I M T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颈动脉IMT,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朱正芳;张伟国;姚丽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中药西药化之思考

    面对全球50亿人口的大市场,如何使中药走向世界,是全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走向国际化必经之路,是中药的现代化,而对中药的现代化的认识却各不相同。马兜铃酸事件似乎给我们以启示,中药必须向西药那样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与规范,并以此来衡量中药质量的优劣。中药临床疗效也应向西药药理那样作表述,因为只有中药药理向西药药理那样表述,才能被西方人接受,只有被西方人接受,中药国际化才能实现。

    作者:韩玉刚;张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对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从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而3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饮食及心理等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要高于观察组患者。结论:采取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能够大大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作者:冒云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肿瘤内科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60例,对上述回顾对象的临床资料进分析和整理,对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对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或放疗时产生的局部水肿骨髓抑制、过敏等不良反应有很好的疗效,有助于减轻癌痛,促进造血肝细胞的分泌,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对乳腺癌、肺癌、肝癌等肿瘤都有很好的疗效。该药主要引发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失眠、高血糖、消化道溃疡等,使用剂量的不同,其引发不良反应几率不同。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但随着药物使用剂量的增加,也同样会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在肿瘤内科使用该药时,要注意对药物剂量的把握。

    作者:包久铭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

    胃癌是胃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总称,也是胃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又是对人类危害大的肿瘤。胃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胃平滑肌肉瘤、胃恶性淋巴瘤、胃纤维肉瘤、胃脂肪肉瘤、胃纤维脂肪肉瘤、胃横纹肌肉瘤、胃血管肉瘤、胃黏液肉瘤、胃神经肉瘤及胃类癌等。

    作者:刘丽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婴幼儿泪囊炎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泪囊炎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原因是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封闭或鼻泪管的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1]。是小儿常见病,患儿常表现为有泪溢、结膜充血并有较多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还可引起角膜感染、急性泪囊炎、泪囊瘘等并发症。其治疗顺序是首先进行泪囊按摩,泪囊按摩无效进行泪道冲洗,泪道冲洗无效采用泪道探通术。泪道冲洗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不可缺少的方法,由于婴幼儿泪小点很小,泪管组织娇嫩,而且不合作,冲洗稍有不妥,可造成泪道的刨伤,严重造成泪道假道,泪道疤痕性阻塞,造成终生的损害,但婴幼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沟通障碍、配合度差、因此加强治疗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泪道冲洗的技巧,提高准确率,避免损伤,对于操作护士尤为重要。通过对42例婴幼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不断总结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雅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进行手术的73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人数为37人,对照组患者为36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丽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四肢骨折的术中护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中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予以不同形式的护理。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结论:术中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

    胰腺癌是一种主要起源于胰腺管上皮细胞,少数起源于胰腺泡细胞,分布于胰头、胰体及胰尾的胰腺外分泌腺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出现的症状亦缺乏特异性,所以临床确诊者大多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且疗效很差,80%患者在手术后1年内死亡,总体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9%,是目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作者:王立红;王玉兰;姜颖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巨大儿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孕妇都非常重视饮食,都担心腹中的胎儿营养不够,导致营养摄入过多,而运动量减少了导致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的巨大儿逐渐增多,[1]20世纪90年代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一倍,国内发生率约为7%国外发生率为15%,男胎多于女胎,现在我国巨大儿的情况在逐年递增。

    作者:曹雷;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胸部物理疗法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部物理疗法对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96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胸部物理疗法治疗的患者肺部各体征症状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明显缩短(P<0.05)。结论胸部物理疗法能改善呼吸内科疾病的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邢桃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SOD1、2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氧化应激在脑损伤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氧化剂除了氧化大分子,导致细胞损伤,也涉及细胞死亡或信号通路的异常以及线粒体功能障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缺血性损害或修复的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也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内源性的分子靶点。

    作者:李佩云;杨兴隆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指关节病变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840个关节)及35例健康志愿者(共700个关节)的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进行超声检测,测量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增生滑膜血流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 R A组所查关节中有80%(672/840)的关节有不同程度滑膜增厚;70%(588/840)的关节有积液;肌腱炎占37.1%(312/840);滑膜血流增多占34.5%(291/840)。对照组分别为5%(35/700)、11%(77/700)、3%(21/700)、2%(14/7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较清晰地显示RA患者受累关节滑膜增厚程度、关节积液、肌腱和腱鞘炎症状况、滑膜血流等,在评估RA患者关节受累程度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沈伟强;朱正;倪庆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浅谈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6例,在对患者给予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结果:36例患者全部对治疗效果满意,护理措施得当,所有患者均情绪稳定,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洁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原发性肝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认为,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酒精性肝硬化等与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污染、饮水污染为三大病因因素。

    作者:王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吞咽障碍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吞咽障碍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吞咽障碍留置鼻胃管鼻饲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吞咽训练等康复治疗,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对患者体位、鼻饲量等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发生误吸、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误吸及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吞咽障碍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范丽婵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中药临床药学及临床中药师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临床药学及中药师的作用。方法:主要以2011年8月-2012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三个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科室选择病情相近的患者主要分为两个组别,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0例患者。三个科室一种240例患者。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是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让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观察组:本组主要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根据中药临床药学的指导,让中药师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药师治疗以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一方面,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和住院所花的费用,相对对照组来说,都要小一些(p<0.05)。结论:在中药临床药学的指导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并且有效的促进中药合理应用。

    作者:杨宝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肾病Ⅱ号治疗慢性肾炎6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肾病Ⅱ号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各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患者61例,采用煎服肾病Ⅱ号方治疗1-2疗程后,再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37例,基本缓解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结论肾病Ⅱ号方对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及各项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均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柳洲;漆柏安(通讯作者);张学英;夏小辉;任金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头针治疗创伤性脑血管痉挛的超声观察

    用超声观察头针对创伤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头针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头针组的脑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慢,脑血管痉挛缓解。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表明创伤性脑血管痉挛早期应用头针治疗可改善血流,缓解创伤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章江川;万剑斌;肖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