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莹
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趋势不断发展,随着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护理服务扎实稳步推进,我们的护理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创新与发展是医院永恒的主题,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承担者重要的角色,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要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士长已由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多重角色。
作者:马红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十二指肠损伤迟发性破裂病例较罕见,其病情凶险复杂,诊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2009年6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十二指肠损伤迟发性破裂腹膜后腸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美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医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被退回的4325张药单的金额、原因、品种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退药的品种以注射液居多,主要以头孢替安注射液、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以及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主;退药原因主要有患者出院(17.3%)、患者拒用(31.2%)、医嘱错误(13.6%)以及患者转科、患者死亡等。退药频次主要为普外科、综内科以及儿科;退药金额较大,平均每月24.7万,其中以八、九月份高。结论:我院住院药房腿要数量大、品种多,每个科室都有发生,鉴于此,医院对退药的管理力度要加强,以对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有效进行保证。
作者:张妙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90%以上患者至少有一支冠脉主支管腔明显狭窄,5%~10%患者无明显狭窄,可能与冠脉痉挛、冠状循环的小动脉病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心肌代谢异常、血红蛋白和氧的离解异常等有关。
作者:尹义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的护理及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我科16例腹膜透析患者。结果16例患者中,出口炎及腹膜感染各1例。分析原因与无菌操作不严、透析环境、个人营养状况及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与宣教,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槐属植物,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豆根、苦豆草、欧苦参等,我国西北省区及中亚细亚一带均有分布。药用根、根茎、全草及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热、止痛杀虫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还有抗癌、抗炎、抗菌的作用。关于化学成分的研究的研究已有报道,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该资源,我们对其种子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有报道鉴定的生物碱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OMT)、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 OSC)、苦参碱(matrine MT)、槐果碱(sophocarpine SC)、槐定碱(sophoridine SRI)和槐胺碱(sophoramine SA)、莱曼碱(lehmannine LEH)、苦豆碱(aloperine ALC)。现将近几年苦豆子类生物碱在抗炎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韩玉刚;张浩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89.23%)和总有效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和(8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直饮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监管部门加强对直饮水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城区不同类型单位直饮水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株洲市城区2008~2011年直饮水总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0.00%、73.58%、81.25%、85.71%(P<0.05),企事业单位、学校、生活小区直饮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4.9%、82.4%和60.5%( P<0.01)。结论株洲市城区直饮水合格率偏低,应加强直饮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尤其是生活小区内的直饮水。
作者:叶清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肾病Ⅱ号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各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患者61例,采用煎服肾病Ⅱ号方治疗1-2疗程后,再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37例,基本缓解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结论肾病Ⅱ号方对慢性肾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及各项检查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均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柳洲;漆柏安(通讯作者);张学英;夏小辉;任金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对其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B1组(常规护肝+小柴胡汤治疗)与B2组(常规护肝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时间为120d,并且检查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发生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有效完成治疗后,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以及患者血清肝纤维化的情况均有了显著的改善,但B1组患者改善的程度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确切疗效,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汪敏慧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胃动方对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胃动方大、中、小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剂量甘草灌胃造模7天,造模结束后分别灌服蒸馏水,大、中、小剂量胃动方以及莫沙必利等药物,共3天。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作为标记物,检测大鼠小肠推进比。结果胃动方中、大剂量组、莫沙必利组、空白对照组小肠推进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胃动方小剂量组与模型组两组小肠推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动方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作者:张亚楠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医学科研进步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医学伦理问题。其必然性在于医学科研与医学伦理的不同,两者的剧烈碰撞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医学伦理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样的医学科研行为是应该做的,什么样的医学科研活动是善的,可以造福人类的。医学科研中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体现医学科研的客观真实性及富有医学创新观。
作者:申星花;李学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用护理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不断加强,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护理纠纷是临床护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
作者:江辛;杜娟;方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物处方的药理特征以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针对感冒患者开具的700张处方。结果:700张处方中,11张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不合格率1.6%,其中,4张处方使用药物不对症,36.4%;7张处方药物成分重复,63.6%。抗感冒药物成分较相似,易出现重复用药的不合理情况。结论: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时,要了解感冒患者的病情进展,掌握抗感冒药成分,在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作者:麦焕章;旋桂香;李炜凤;杨育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区8所学校,分别对学校食堂公用餐具采用蒸汽、电子消毒柜、化学消毒剂3种消毒方法,并对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60件餐具经培养确定合格408件,合格率为88.7%。采用蒸汽消毒柜消毒的餐具359件,消毒合格率为91.9%;使用电子消毒柜消毒的餐具30件,消毒合格率为76.7%;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的餐具71件,消毒合格率为77.5%。学校自己经营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餐饮公司经营。结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检测合格率与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合格率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应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熟悉掌握餐具消毒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作者:刘延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动脉因粥样硬化而导致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以下的大、中型动脉。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期患肢冷感、苍白,继而出现患肢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等。LEAOD病因迄今仍不清楚,多数研究表明,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及吸烟为本病的易患因素[1]。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LEAO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近年来,随着多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为LEAOD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LEAOD的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陆磊;冯超(通讯作者);刘仁贵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2名脑动脉瘤患者和81名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53例患者共有动脉瘤171个,患者经栓塞治疗后有15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有9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脑梗塞等并发症,经积极的治疗后得到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5.89%;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随访发现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7%。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痛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林涛;赵平(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患者22岁,停经38+3周,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5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7/75mmmHg,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彭隆大于正常孕周,专科情况宫高40c m,腹围110cm,胎心音左138次/分;右140次/分,不规则宫缩,头先露,未衔接。心电图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双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收入院。产科行肛诊检查容2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给于异丙基肾上腺素1m g加入5%葡萄糖500m l内,25滴/分输入,心室率维持在42~49次/分。向医院领导汇报,医院领导赶到现场,立即组织产科、心内科、ICU、麻醉科专家紧急会诊,产科结论:第一胎经阴产,二胎原则上不主张行剖宫产术,但双胞胎经阴产风险很大,且孕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风险更大。专家组经病情评估认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失去了心脏生理调节机制,在孕产期特别是血容量明显增加时,心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临产后先露下降压迫盆底,胎儿娩出时腹压突然下降,均会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使产妇心率更慢,导致阿斯氏综合症,甚至猝死。不能经阴产,行剖宫产也承受极大地风险,出血、心率继续减慢。众所周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心室各按自身节律搏动,心室率过慢,心脏输出量减少,可以引起脑缺血、轻则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重则昏厥、抽搐,甚至死亡。经专家组决定,先行心脏临时起搏安置术,然后行剖宫产术,经与家属沟通,家属同意此项方案。零点的钟声敲过,孕妇被送入心脏介入手术室,为避免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厚厚的防护服盖在孕妇身上,不到50分钟,心脏临时起搏术结束,一切顺利,起搏频率60次/分。此时,孕妇的宫缩在加剧,立即转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深夜二点,配合心电监护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顺利,一对双胞胎女婴(分别是2600g、2500g)顺利分娩,母婴平安。
作者:李云秋;韩丽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心肌炎指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病因明确的称为特异性心肌病,病因未明的称为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型心肌病,临床上常见的是扩张型心肌病。本节主要介绍扩张型心肌病(DCM)。
作者:鞠晓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糖尿病是我国现存的常见慢性病之一,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需要持久乃至终生治疗,尚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21%[1]。通过糖尿病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学会控制疾病的方法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技能,以达到自我控制病情、自我保健的目的。
作者:杜鹃;董晓玲;丁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