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与传统的甲状腺全切术疗效比较

邵云飞

关键词: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与传统的甲状腺全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2 年2 月收治的12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分别给予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5 例甲状腺更能亢进症患者经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后高体温( 超过38℃ ) 率、甲减发生率、手足麻木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保证甲状旁腺血供良好,进而有效避免甲状旁腺因缺血导致的手足抽搐,此外此手术方式能对甲状腺残留量准确估计,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术后复发率,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攀枝花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 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01 月至2012 年03 月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呼吸道疑似肺炎支原体(MP) 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MP 抗体阳性率为26.1% ;各年龄组中4-6 岁MP 感染率高,0-3 岁MP 感染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中秋、冬季节发病率高,夏天发病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MP 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MP 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

    作者:李东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清胰汤联合丹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清胰汤联合丹参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近10 年收住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加用清胰汤组及加用清胰汤联合丹参组治疗后,观察肠功能恢复、腹水吸收、血淀粉酶恢复、平均住院日等.结果 治疗效果方面,加用清胰汤联合丹参组治疗后,比单用清胰汤组在肠功能恢复及腹水吸收、缩短平均住院日方面均有显著效果.结论 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时,加用清胰汤联合丹参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郁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运用大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的优势与策略研究

    前言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特定群体进行卫生保健等知识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由于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要开展好健康教育,光有很强的健康教育专家和健康教育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还必须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这个传播工具.所谓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职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1].

    作者:穆箫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海芙蓉防治IgA 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海芙蓉对IgA 肾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为IgA 肾病的中药治疗打开新的局面.方法 分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阶段,实验研究阶段取SD纯种大白鼠80 只制作IgA 大白鼠模型,取60 只制作成功IgA 模型大白鼠分A、B 二组.A 组以海芙蓉治疗,B 组以潘生丁加阿斯匹林治疗,疗程均为十二周.观察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定性、IL-8 及IL-13 的水平,处死动物取肾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观察实验治疗效果.临床研究阶段,选择经肾穿刺病理确诊为I g A 肾病病人60 例平均分A、B 两组,A 组以海芙蓉治疗,B 组以潘生丁加阿斯匹林治疗,疗程均为十二周,观察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定性、I L -8及IL-13 的水平,复查肾穿刺病理结果.结果 经海芙蓉治疗IgA 肾病大白鼠及临床病人疗效均明显优于予潘生丁加阿斯匹林治疗组.结论 海芙蓉对IgA 肾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为IgA 肾病的治疗打开新的局面.

    作者:温才国;陈康裕;曾钦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6 月~ 2012 年2 月在我科住院糖尿病足患者60 例.结果:60 例患者经严格控制血糖、调整饮食、必要时换药处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有效的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可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黄小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经尿道电解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增生后的前列腺组织多表现为以基质增加为主的病理特征,故除增大的腺体引起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外,前列腺部位的平滑肌张力增高,也是引起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各种不同程度排尿困难症状,引起膀胱及肾脏病变.如不及时采取合理治疗,终导致肾功能损害.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前列腺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经尿道前列腺电解疗法,是以非手术的腔内介

    作者:范宇进;黄芳芳;叶红卫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 型糖尿病( T2DM) 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我国2型糖尿病呈现发病年龄减小、发病率增高的趋势.2 型糖尿病患者常并发骨质疏松,据林爱琴等[1] 报道,2 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患病率达69.9%.通常将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的骨质疏松称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DOP 致骨折及致残性较高.研究DOP 发病机制,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现就近年来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格列苯脲对缺血预适应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探讨KATP 通道抑制剂格列苯脲对心肌缺血预适应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SD 大鼠随机均分为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IPC 组) 、格列苯脲组(GLC组) 、格列苯脲+ IPC 组(G-P 组) 和对照组(C 组),(均n=12).心肌缺血预适应由3 次5 min 缺血/10 min 再灌注组成.所有大鼠均接受30min 缺血/60min 再灌注.使用medlab501H 多功能动物生理功能记录仪Ⅱ导联记录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IPC 可减少缺血/ 再灌注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这种保护作用不能被格列苯脲所阻断.结论 格列苯脲对IPC 的心律失常有影响.

    作者:徐启明;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31 例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镇痛治疗,根据疼痛的缓解程度来调整剂量.每位患者至少治疗15 天,同时进行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总的疼痛缓解率为93.5%,其中完全缓解为45.2% 明显缓解为41.9%,中度缓解为6.5%,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祥;孟曼;黄梦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6 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针对首次住院患者遵医行为和服药依从性差的特点在入院、症状控制期、出院前期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并在2 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 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达到促进健康,减少复发的目标.

    作者:钟运梅;刘冬秀;郭晓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颗粒剂序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为试验组和单用头孢曲松治疗为对照组,每组60 例,试验组使用头孢曲松每日20m g ~ 80m g / kg,分2 次静脉滴注,疗程7d,病情缓解后,转换为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剂1.5 ~ 3mg / kg,2 次/d,再治疗7d.对照组单用头孢曲松每日20mg ~ 80mg/kg,分2 次静脉滴注,疗程14 天.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验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00%和78.12%: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00%和70.5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龙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散瞳时间的比较

    目的 为保证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顺利,降低手术风险观察白内障术前散瞳时间对术中维持瞳孔散大时效.方法 将80 例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A 组术前2h 散瞳,B 组术前1h 散瞳,分别测定术中瞳孔大小变化.结果 两组散瞳效果及维持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白内障术前1h 散瞳可维持术中瞳孔持续散大,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张霞;樊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监测及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供应室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逐步转变为把好无菌物品质量关的重要科室.我科通过对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合理改造,同时做好无菌物品的监测及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把握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从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俊英;曹征豫;汪丽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中药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珍珠暗疮片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110 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 例皮损处均给予口服复方珍珠暗疮片,每周1 次粉刺挤压药物倒膜术;对照组50 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外用本院院内制剂复方硫洗剂;1 个月为1疗程,1 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6% 和5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复方珍珠暗疮片联合粉刺挤压后药物倒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能显著提高疗效,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兰秋;刘兰;吴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慢性精神病人住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目的 探索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新思维.方法 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 与结论对住院的长期住院患者采用新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尹竹芳;汪云芳;文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生理盐水冰块含服防治鼻咽癌放疗患者至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冰块含服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护的效果.方法 将90 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口含生理盐水冰块组(48 例) 及对照组(42 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开始每天于放疗前中后口含冰块,加上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即口含生理盐水冻制而成的2cm X 2cm X 2cm 大小的冰块.每天放疗前中后含服,每次连续含冰约3 ~ 6 块,持续约15 min ~ 30 min,放疗前中后间隔30 min ~ 1h口含冰块,观察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 0.01),两组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含生理盐水冰块可用于防治鼻咽癌放疗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陈珊;龙小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应用营养免疫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营养免疫修复受损细胞,恢复其功能,经络疏通,治疗神经性耳聋,得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营养免疫疗法及穴位疗法治疗结果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方案的比较.结果 患者接受金纳多注射液或舒血宁注射液(均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结果为好转,2 个月后症状加重,改用营养免疫疗法治疗方案,配合穴位疗法(天狮手侦仪),治疗3 个疗程,结果治愈.结论 通过营养免疫及穴位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实践,认为值得同仁们在临床治疗神经性耳聋时参考.

    作者:张红;刘会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道疾病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24 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前准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术中密切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及时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24 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 例,其中2 例出血,3 例穿孔,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专业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袁方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分析

    目的 对壶腹部周围的患癌者分别使用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差别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这两者的营养方式的作用进行评价[1].方法 把我院曾经接受的50 例患有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肠内营养,另一组则使用肠外营养,并对这两组的患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无论是在平均住院时间,还是在平均费用上都明显的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结论 对于患有胰十二指肠的患者而言,肠内营养支持是切除手术后的佳选择.

    作者:王平;宁桂芝;吕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4 年10 月- 2012 年1 月,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2 例.保守治疗2 例,手术治疗10 例,其中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6 例,经肘窝入路4 例.术后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前臂中立位,7 ~ 10d 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4 周拆除石膏托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40 个月,按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采用手术治疗:优5 例、良2 例、可2 例、差1 例,采用保守治疗:差2 例.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克强;耿承奎;张启;段洪;闵捷;邵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