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泽华主任医师论肝癌经验浅谈

张皓婷

关键词:肝癌, 临床经验, 齐泽华, 医案, 臌胀
摘要: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癌王之称,其5年生存率极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齐泽华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对肝癌的治疗有自己的心得,从调气血、调理脾胃及攻补兼施几个方面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特制医用冰在口腔牙种植术后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中药特制医用冰在口腔牙种植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口腔牙种植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冰块外敷,研究组采用中药特制的医用冰口敷.观察对比干预后2组患者口腔切口的愈合情况、口腔肿胀及疼痛(V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口腔切口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口腔肿胀情况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给予患者行口腔牙种植术后采用中药特别制作的冰块能显著降低患者切口周围的肿胀现象及疼痛情况,缩短患者口腔切口的愈合时间,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邹越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校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对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而言,具有实际意义,如何提升科研能力是需要重视的题目.经过相关课题论证提出思路,要从本科开始抓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树立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模式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科研能力培养.

    作者:李珍一;曹媛;杜莹;王建波;颜晓睿;贾连群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致尿潴留1则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皮肤症状多见,有典型皮疹伴明显神经痛等特征性表现,而累及内脏者相对较少.本文介绍1则因带状疱疹导致尿潴留患者,通过辨证取穴结合部位取穴运用热敏灸治疗,收获良好疗效,达到痊愈.

    作者:吴允波;凌玉凤;方烨;龙雨;徐嘉毓;邱桂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B组(n=40)和C组(n=40)3组.A组采用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B组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配合肩三针治疗,C组仅采用肩三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与C组,其JOA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的优良率明显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林氏正骨手法配合肩三针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路径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角度,构建名中医工作室与社区家庭医生联动下中医药文化精准传播路径,以增强全民中医药文化自信,助推文化自信建设.

    作者:亢连茹;郑爽;于志国;朱路文;唐强;尹洪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于文献研究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建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13个证素中,病位证素中肺出现的频次高,为67.8%,其次为肝(18.6%)、表(4.65%).病性证素中,火(热)出现频次高,为75.9%,其次为痰(32.86%)、血瘀(5.71%).证素组合有4种形式,以两证素及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为主.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火热证及血瘀证,累积构成比为2.3%;单一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火(热)+肺、肝为主,主要证型为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两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痰+热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盛证.三证素组合情况中,两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以肺、肝+火(热)为主,主要证型为肝火犯肺证;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中以痰+热+肺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四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痰热瘀血阻肺证、痰瘀互结肺脾证,累积构成比为4.60%.结论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以痰、热等实性因素为主要病理表现,兼夹阴虚、气虚等虚性因素.

    作者:杨爽;黄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吉亚主任医师辨治老年期抑郁障碍经验总结

    总结吉亚辨治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经验.其认为本病临床症状繁杂,类属郁证,该病核心痛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致气机郁滞、痰湿凝聚、气血失调、脏腑失和.老年患者以虚中夹滞多见.临床立疏肝健脾法基础方,临证结合脏腑气血阴阳盛亏灵活辨治,以补其不足,损其有余为宗旨,并贯穿活血化瘀于始终.择药宜轻灵平稳,疗程以2~3个月为期,临床疗效颇为满意.

    作者:付秋菊;吉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当归四逆汤方证的临床应用

    方证辨证是临床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鲜明的理论特点,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其强调方证对应,证以方名,方为证立,方随证转,有是证则用是药.当归四逆汤本为治疗血虚寒凝的主方,临床应用时主要根据其主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选方用药.凡有四肢、五官或头颅等部位的麻木、干涩、疼痛、瘙痒及以上述诸证显现的内科杂病,皆可灵活选用当归四逆汤方,余药物可随症增减,多获良效[1].

    作者:郭芮;司廷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94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94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分性别、年龄、病程长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连用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压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7% (45/47),明显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改善率为89.4%(42/47),对照组改善率为74.5%(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霞;王金库;李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了达到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层次人才中药学教育标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中医药思维、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目前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适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医药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作者:李兵;卢汝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对阿尔兹海默病Aβ沉积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β-淀粉样蛋白(Aβ)被认为在阿尔兹海默病(A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成过多或降解减少,都会影响Aβ的沉积.在多种影响Aβ沉积的因素中,β-分泌酶、γ分泌酶、钙离子和脑啡肽酶对其影响较大并且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单体成分通过这四种途径影响Aβ沉积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学者们后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周妍妍;杨光;康倩倩;姚辛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检验医学发展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检验医学迅猛发展,各种高科技检测技术以及检验医学高学历人才应运而生,检验医学不再是临床医学的辅助学科,它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强的医学前沿学科.检验医学质的飞跃造就了检验医学教育教学内涵的转变,如何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是当今检验医学教育的重点.

    作者:冯倩;宋军营;任伟宏;仝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齐泽华主任医师论肝癌经验浅谈

    肝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癌王之称,其5年生存率极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齐泽华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对肝癌的治疗有自己的心得,从调气血、调理脾胃及攻补兼施几个方面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皓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消定膏商品化瓶颈问题的新解决方案

    消定膏是陇上中医骨伤科长期使用的品牌中药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对骨折、损伤等病症的疗效良好.药学研究表明其药理、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均已有相关研究.然而消定膏却迟迟不能开发为新药,其主要原因是该制剂的稳定性差、有效期太短、包装落后、患者使用不便.针对制约消定膏商品化的瓶颈问题,课题组拟定了两套新实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助于加快其商品化进程.

    作者:韩静;程芳;张晓刚;杨锡仓;窦霞;靳子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温经通络汤足浴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身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温经通络汤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对于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产后身痛的患者用温经通络汤足浴配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病例的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治愈45例,45%;好转者50例,占50%;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结论 本方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以驱邪,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伟;朱萌;李琰;吴艳;徐化金;智伟;马西医;蒋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从乌梅丸谈肝热脾寒型泄泻的证治

    关于乌梅丸病机,历代探讨良多,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肝热阳郁等诸般说法,争论至今,大多数学者多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论.此说法概念固然不错,然却过于笼统.笔者认为,乌梅丸病机应从中医理论的独有规律出发,将其纳入五脏范畴而言,将其病机具化为肝热脾寒,并对其形成机理做一简要探讨.由此衍生出乌梅丸是治疗肝热脾寒泄泻主方的认识.

    作者:丁立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之我见

    “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来源于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窦汉卿的《标幽赋》.本文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初步探讨,考辨大钟之穴名、特性和应用机理及联系临床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大钟为肾经之络穴,其通于相表里的膀胱经而络于脑,其脉又上至心包;发现老年痴呆实与心肾相关,其所指心内呆痴,实为脑之呆痴;因心主神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如髓减脑消,则神志混沌渐成呆痴.

    作者:高艳;李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3例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以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3例,予以推拿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均于治疗3周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结合伤速康贴膏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何江;谢心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临床上使用夏枯草口服液(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乳腺增生症,观察临床疗效,收集典型病例.结果 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典型病例中,患者一服药4个疗程后,增生肿块缩小70%以上.患者二服药2个疗程后,双乳胀痛明显缓解,双乳内散在结节变软.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可有效改善乳腺增生症状.夏枯草口服液与逍遥丸联合使用协调性强,用法简单,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储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经验方治疗痛风84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痛风经验方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观察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经验方,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有效率为73.81%(31/42),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经验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