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分析

邹红顺;黄纪栋;彭平娟

关键词:中医综合方案, 针灸治疗, 颈肩腰腿痛, 痹证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方案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25例)及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对比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 (24/25)高于对照组患者76.0% (19/25)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综合方案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更好,患者疼痛缓解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本科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归纳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解决中医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经验.从优化临床课程设计、建立高水平临床师资队伍、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系统构建了中医本科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医教协同背景下深入推进中医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作者:高锦飚;徐俊良;黄桂成;韩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电子病历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今后各级医院及管理机构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当今电子病案,特别是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状况,并进行对策方面的探讨.结果 护理电子病历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结论 电子病案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必然趋势和目标,护理电子病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会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田曙光;秦元梅;暴银素;赵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国医学史形成性考核方式探讨与实践

    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对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中,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根据课程性质和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原则,做好考核内容的设计,将考核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结合起来,采用书面考核和口头考核的方法,增加学生互评、自评和小组评价等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田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灸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60例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加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评分和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指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oland-Mo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ODI指数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结合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安邦;王铁刚;董敏;于晓东;陈广顺;王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微课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思索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中医诊断学自身的特点,现今高校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需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趣味性、简单性、易记忆,可以有效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并受到师生的欢迎.本文旨在介绍微课的特点及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应用反思,为微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何磊;崔利宏;程凯;卢旻;樊尊峰;车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火龙灸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火龙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火龙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水肿程度、24 h尿量、体重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水肿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尿量显著大于对照组,体重下降明显(P<0.05).结论 火龙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刘鸿恩辨病以虚为重的思想源流探析

    刘鸿恩,清代河南医家,著有《医门八法》流传.他在书中提出辨病应以“表里、虚实、寒热、阴阳”为主,在“八法”的辨病基础上,强调“虚、实”为要,并特别关注对“虚”的辨病.他认为“虚”指的是机体多因气血亏耗波及五脏,致使五脏“藏”的功能受到影响后,内伤杂病多以“虚”为外在表现,并于此提出“五脏皆无实证”的立论.故他在论述疾病上多着眼于从五脏的整体功能考虑,重视补“虚”.关于他辨病重“虚”的思路,通过研习其著作发现来源有二:一是基于《内经》中五脏主“藏”,失“藏”多“虚”的观点;二是清朝年间医家治肝多从肝的整体功能出发,多滋阴养肝.

    作者:莫为;徐江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脑为元神之府”对深层心理学的贡献

    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学说的学术意义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明确提出“元神”的概念,拓展了中医学关于“神”的认识,揭示了人的神包含先天元神与后天识神两个领域.第二, “脑为元神之府”是中医和道家养生的纲领,养生之要在于调神,所谓调神就是排除识神的过度干扰,使元神的活动得以恢复.第三,元神这一概念的提出,说明中国学者早认识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无意识”的存在,比弗洛伊德的学说早七百余年,是对心理学、特别是深层心理学的重要贡献.

    作者:刘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方案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25例)及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对比2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 (24/25)高于对照组患者76.0% (19/25)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综合方案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更好,患者疼痛缓解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红顺;黄纪栋;彭平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坤泰胶囊口服,对照组(50例,后脱落8例)口服克龄蒙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FSH、LH和E2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FSH、L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E2水平高于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低雌激素症状及骨质疏松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明显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低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克龄蒙相当,依从性更好,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冬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研究MDT模式在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类别临床规培教学中的优势

    目的 探讨MDT教学模式对比传统LBL教学模式在肿瘤科临床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50名在青岛市中医医院肿瘤科进行临床规培的中西医结合类别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MDT教学模式)25名和对照组(传统LBL教学模式)25名,对比2组规培医师出科时的理论、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和他们的教学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分别为(85.5士6.6)分和(89.2士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士5.1)分和(80.4士4.8)分(P<0.05).试验组的教学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DT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科的教学中,可以显著提升临床规培医师的理论水平及临床处置能力,值得在临床各教研室进行推广应用,以此培养更优秀的医师走进临床.

    作者:高志棣;臧建华;熊顺兴;赵克欣;秦晨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于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下构建层次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为例

    面对医学教育中学生接受课堂教学存在的差异性,确保每位学生能精确掌握专业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题充分利用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外辅导,并通过层次化教学设计,推进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

    作者:董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丹栀逍遥散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障碍)肝郁化火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h=40).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评分量表(HAM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并根据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障碍),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施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浅析梦境在中医辨证中的临床应用

    梦境的发生和变化与患者的健康有密切的联系,历代医家无不重视梦诊,通过对梦境的分析确定梦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等方面,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治法使患者痊愈.本文总结历代医家的经验,并结合《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与藏象学说,通过对梦的形成,梦诊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应用三个方面的总结论述,将梦境用于中医的辨证即将梦象作为一种症状,通过分析归纳,进行解释,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徐小梦;陈宏;张亚同;贾成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和评价性调查

    目的 了解我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状况,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2015级中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需求性进行调查.结果 77.8%的学生对于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把握满意,对于授课方式的满意度为73.5%;认为需要增加案例教学及增加过程考核比重的学生分别占89.7%和74.4%;有75.2%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社区或疾控中心见习.结论 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于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基本满意,但仍需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作者:苏志刚;张楠;牛丽薇;迟宝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中西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42例,均分2组后予以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使用.

    作者:梁海华;陈华香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宣上畅中渗下法治疗痰湿质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宣上畅中渗下法治疗痰湿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痰湿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宣上畅中渗下法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痰湿体质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痰湿体质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痰湿体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6.67%,死亡率3.33%,临床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复发率20%,死亡率10%,临床总有效率83.33%,2组复发率、死亡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宣上畅中渗下法能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痰湿体质偏向,达到减缓疾病的进展和复发目的.

    作者:孙素华;张俊远;刘青菊;杨洪娟;尚连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抗衰调经汤治疗卵巢早衰性月经过少40例

    目的 研究卵巢早衰性月经过少应用抗衰调经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早衰性月经过少患者中随机选取79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参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参照组予以西医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抗衰调经汤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E2、LH等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以及卵巢体积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且各项指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早衰性月经过少患者应用抗衰调经汤治疗的疗效更优,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黄日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接受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护理方案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排气以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的胃肠功能.

    作者:周带红;周发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以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为导向的中医诊断学实践技能课程构建

    自2016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针对第一阶段中对实践基本技能的要求,我校尝试重新构建中医诊断学实践课中舌诊、脉诊、病史采集三部分内容.本文详细介绍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提高了考核成绩、强化了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基本功,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晓飞;王科军;董正平;叶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