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倩茹;刘旭初;尹瑞英;曾凡宇
目的 探究分析全面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7月-2018年4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抽选15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产妇疼痛评分和抑郁评分相差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试验组产妇疼痛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7.33% (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1.33% (61/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采取全面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情绪,减轻产后疼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和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灵虹;李振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药苏木通过调控BECN1、LC3-Ⅱ、p62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10只为正常组,其余20只进行糖尿病造模.成模后分为模型组与苏木组.苏木组给予810mg/kg每日1次灌胃.4周后,3组大鼠取主动脉,运用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结构,Western-blot检测BECN1、LC3-Ⅱ、p62蛋白表达.结果 苏木组血管平滑肌规则,厚薄均匀;透射电镜显示自噬体数量增多;Western-blot检测BECN1、LC3-Ⅱ的蛋白表达增加,p62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苏木能调控自噬相关蛋白,保护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的损伤.
作者:佟晓哲;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开窍法治疗中风病(脑梗死和脑出血)在中医疗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结合现代研究,探明开窍法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查阅近20年各位中医临床专家和中药专家公开发表的论文,对开窍法治疗中风病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开窍法治疗中风病的方法、临床经验及作用机理等,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结论 开窍法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在中风病的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都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开成;张莹;才迎春;周晓春;秦建南;王久敏;熊卫艳;王秀芳;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汤治疗早期氮质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氮质血症患者3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煎服尿毒清汤;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百令胶囊.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32/38)、52.6% (2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汤治疗早期氮质血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喻永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制度的推广和执行,中医规培已经全部实施,由于中医规培制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医学教育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如中医医师对规培的理解不够、规培基地基础设施不足、考核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及其可能的对策进行了剖析,以冀能帮助中医规培制度更加完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彦华;郭迎树;任献青;冯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贺氏火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贺氏火针放血,治疗组采用贺氏火针配合委中处腘静脉放血.每周2次,16次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0%,高于对照组痊愈率30%.结论 贺氏火针能够有效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配合委中处腘静脉放血疗效更佳.
作者:陈凤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天麻钩藤饮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天麻钩藤饮进行干预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血压改善情况、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39/4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89%(31/4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2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压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2组患者血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潜阳之功效,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血流变学指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南少林消肿散外敷、针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三联疗法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2017年5月-2018年1月随机诊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南少林消肿散外敷、针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三联疗法综合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良63例,好转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 南少林消肿散外敷、针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三联疗法综合治疗,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天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序贯疗法对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功能减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补肾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改变,通过症状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 (28/30),对照组为66.7% (20/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在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的比较上,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不同程度改善,但是试验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中,与西医治疗路径相比,中药补肾序贯疗法治疗路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张平;黄邦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45例则给予对照组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的疼痛度,促使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娟;项颖;闵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中医阴虚、水肿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检测方法,为中医阴虚水肿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 从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理角度探讨及评价阴虚、水肿证的动物模型.结果 中医病因病机为指导的动物模型接近中医证候实际,但稳定性、可重复性差,西医病因病理为指导的动物模型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强,但与中医证候实际吻合度欠佳.结论 中医病因病机指导下结合西医病因病机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相对理想的中医阴虚水肿证动物模型.
作者:徐文峰;范元硕;何泽云;唐群;彭亚军;李旭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方法是本科中药学类专业的办学核心任务,是体现中药学人才的“核心特质”要素.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四个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结合我校中药学办学经验并提出解决途径,以及如何在“中医药的一带一路”新形势下保持好中药学专业办学特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赵文昌;宋丽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黄海波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多因寒、湿、热、瘀等导致胞脉闭阻所致.针对其病因病机,结合中医学外治法的相关理论,以“洁炎通管汤”为基础方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以及外敷的方法以畅管促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震洲;荣宝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膈下逐瘀汤结合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膈下逐瘀汤与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B组患者单独口服膈下逐瘀汤治疗,C组患者单用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治疗.3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规范用药,治疗2个疗程后对3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盆腔积液量、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程度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盆腔积液量及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程度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的盆腔积液量及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与验方妇炎灵3号保留灌肠联合应用对于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具有突出成效,有助于患者的盆腔积液吸收和盆腔炎性包块逐渐缩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安全可行.
作者:杨新鸣;黄金金;彭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为了提高医师队伍及国家医疗服务水平,针对如何提高住院规陪医师的针灸临床水平,提出目前针灸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从入科培训、小讲课、系统模块教学、跟值跟诊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度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带教的应用,为提高针灸科临床带教水平及提高规陪医师的针灸临床水平做一次有益探索.
作者:张宾;王澍欣;徐展琼;林国华;郑谅;庄礼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中医外治法联合红外线治疗肛肠病术后创面的愈合效果.方法 调取收治的80例肛肠疾病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施以中医外治联合红外线治疗方法,对照组施以中医外治疗法,评估2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状况、睡眠治疗、水肿状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长.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较优(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评分较优(P<0.05);观察组术后水肿评分较优(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长较短(P<0.05).结论 在肛肠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治理中,施以中医外治法联合红外线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周国华;毛红;吴超华;唐俊;秦中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分析红藤饮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红藤饮加味联合西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4.3%(3/21)、38.1%(8/2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20/21)、61.9%(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藤饮加味联合西药在盆腔炎性疾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会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热敏灸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符合有关诊断标准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根据患儿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穴位实施热敏灸干预,对照组采用免疫制剂干预.通过检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病次数、发病症状比较分析2种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IgG、IgA、IgM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试验组IgG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干预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 (26/30),对照组为70.97% (22/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期,激发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疾病抵抗力,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黄四碧;杨涛;匡蕾;杨静;胡春媚;王智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药制荆(洪都中医院内部制剂)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1月因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气滞血瘀型)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则联合中药制剂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VAS评分)较前降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则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 (43/45),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而言采用中药制剂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程凌;朱满华;熊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提高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课程的教学效率和中医院校研究生实验动手能力,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对其进行改进与探索.方法 在2个一年级中医研究生班级中分别进行传统讲解法和微课两种形式授课.传统讲解法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每节课时间为40 min;微课采用视频教学,时间一般20 min.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测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有9个方面微课优于传统授课法(P<0.05),5个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 微课的授课方式在“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在教学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更有助于研究生课题的开展.
作者:吴耀松;陈玉龙;莫赛军;任闪闪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