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在创面愈合中促创面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

张文恺;许超;姜献;周红云;范鑫;涂冬鹏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综述
摘要:创面愈合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生物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能致使创面难愈合甚至不愈合.近年来研究表明创面愈合的核心为生长因子的调控,如生长因子能激活内皮细胞开始血管生成等.中药对于创面愈合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研究发现中药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跟其能促进相关生长因子的分泌有关,故就近年来中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分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中药促进生长因子分泌的机理,为临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课程在中医院校的教学方法探索

    目的 为了提高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课程的教学效率和中医院校研究生实验动手能力,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对其进行改进与探索.方法 在2个一年级中医研究生班级中分别进行传统讲解法和微课两种形式授课.传统讲解法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每节课时间为40 min;微课采用视频教学,时间一般20 min.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测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有9个方面微课优于传统授课法(P<0.05),5个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 微课的授课方式在“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操作”在教学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更有助于研究生课题的开展.

    作者:吴耀松;陈玉龙;莫赛军;任闪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蠲痹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尼美舒利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45例则给予对照组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时间、膝关节活动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膝关节疼痛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西药联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的疼痛度,促使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娟;项颖;闵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电针治疗失神经肌萎缩机制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周围神经结构复杂以及损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损伤程度等因素,延长了再生神经纤维与骨骼肌建立突触联系的时间,导致肌萎缩不可逆,致使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被动训练、磁疗、电刺激疗法等延缓失神经肌萎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仍不显著.临床实践表明,电针可有效延缓失神经肌萎缩.实验研究显示,电针可通过促进受损神经再生、改善骨骼肌微循环和抑制肌卫星细胞凋亡与耗竭延缓失神经肌萎缩.文章总结近年来,电针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电针治疗失神经肌萎缩机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钟声;章明星;刘建卫;欧阳惠楠;徐泽婷;王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学交互式教学及其评价标准初探

    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交互式教学有其独到之处,其中课堂上师-生交互在医学交互式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医学交互式教学的特点,分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重点探讨如何评价教师是否高效、成功地组织了师生互动,以期达到提高医学交互式教学效果及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广鸿;罗慧燕;李语婕;李玉莹;黄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AR技术应用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AR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教育中的模式与方法,为提高中医药教育成效,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供参考.方法 对高校中医药教育方式进行调研、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同时追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时间范围为2010年一2017年.结果 探索出3种AR技术与目前教育方法结合的教育模式.这三种教育模式既可以引进课堂中,也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结论 将AR术应用于中医药教育中将发挥AR技术的优势,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作者:万倩茹;刘旭初;尹瑞英;曾凡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复方生发酊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斑秃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复方生发酊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门诊确诊的斑秃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每周2次)进行斑秃皮损局部照射,联合外涂复方生发酊1mL/次,2次/天,疗程3个月.对照组52例单纯外搽复方生发酊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52),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5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斑秃患者时,采用复方生发酊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斑秃,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采用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但是需要注意少数患者对于308nm准分子激光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患者的治疗反应.

    作者:吕景晶;徐景娜;成玉;张金超;刘正荣;杨顶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结合临床带教经验对针灸治疗学授课的思考与改变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进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基地规培医生在临床中诊治疾病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现象,包括疾病诊治认识碎片化、疾病认识静态化、医学基础趋于偏向化、自主学习方法单一化、疾病诊治及针灸疗法了解模糊化、病案分析推理简单化六个方面.通过在针灸治疗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和临床专业思维的培养,探索一种适合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过渡到临床医生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传龙;方剑乔;陈利芳;张全爱;韩德雄;高宏;马睿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制剂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制荆(洪都中医院内部制剂)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1月因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气滞血瘀型)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则联合中药制剂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VAS评分)较前降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则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 (43/45),高于对照组的77.78% (35/4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而言采用中药制剂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程凌;朱满华;熊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本科生细胞培养课程的教学探索

    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药理毒理学、实验医学和肿瘤学研究常用的技术之一.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细胞培养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细胞培养实验技能,启发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为培养科研兴趣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在有限的学时内,对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细胞培养课程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高小玲;邵雷;汪保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何清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全面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全面优质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7月-2018年4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抽选15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产妇疼痛评分和抑郁评分相差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试验组产妇疼痛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7.33% (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81.33% (61/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采取全面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情绪,减轻产后疼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改善和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灵虹;李振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联合护理路径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中西联合护理路径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5年9月194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联合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和住院天数.结果 2组治疗有效率无差异(x2=0.5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x2=6.45,P<0.05),且较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t=2.493,P<0.05).结论 中西联合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小儿感染性腹泻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玲;万金兰;江慧星;李永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IgG、IgA、IgM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IgG、IgA、IgM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哮喘患儿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于每年三伏期间给予三伏贴贴敷于相应穴位,于每年三九期间给予三九贴贴敷于相应穴位.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有所减少,病情程度有所减轻,中医症状评分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哮喘发作次数,病情程度和中医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IgG和IgA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儿IgG和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IgM水平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惠儿治疗后EOS和cGMP水平有所下降,Cor和cAMP水平上升(P<0.05).观察组患儿EOS水平低于对照组,Cor和cA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cGM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明显,可降低哮喘发病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Cor、cAMP和cGMP水平.

    作者:刘玉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多维度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规培带教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医师队伍及国家医疗服务水平,针对如何提高住院规陪医师的针灸临床水平,提出目前针灸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从入科培训、小讲课、系统模块教学、跟值跟诊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度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带教的应用,为提高针灸科临床带教水平及提高规陪医师的针灸临床水平做一次有益探索.

    作者:张宾;王澍欣;徐展琼;林国华;郑谅;庄礼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基于HIS系统对部队医院进行临床数据管理的SWOT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系统)的运用越发普及化,如何更为高效规范的对临床数据进行管理,使其更好的为医院服务、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部医院的HIS系统为例,进行SWOT分析,发掘HIS系统的优势与机遇,同时关注其带来的劣势与威胁,为下一步更好地进行系统完善,提高其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建峰;魏从光;朱军;乔守莲;路一平;丁孟霞;李璟;王刚;祁小乐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公孙、内关后,采用低频率、大幅度捻转泻法,待患者有强烈得气感后,连通脉冲电疗仪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0分钟,分别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60分钟后统计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取穴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 (14/15),对照组为86.67% (1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侯志鹏;包永欣;郝长宏;王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接收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比护理前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生理指标和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并且很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毛芳;肖玉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三联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南少林消肿散外敷、针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三联疗法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2017年5月-2018年1月随机诊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南少林消肿散外敷、针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三联疗法综合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良63例,好转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 南少林消肿散外敷、针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三联疗法综合治疗,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吴天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塌渍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咳嗽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塌渍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咳嗽的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90例小儿肺炎咳嗽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则给予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塌渍护理.比较2组小儿肺炎咳嗽治疗转归效果;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小儿肺炎咳嗽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塌渍护理小儿肺炎咳嗽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和控制炎症,缩短疗程,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腊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的实践探索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在护理本科专业学生实习进岗前中医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261名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中医护理综合实训;实训后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 大部分学生对实训课程的形式和效果持肯定态度,各项指标的认同度均在90%以上.结论 通过案例为主的综合实训,教师根据实训目的设计案例、加以引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分析和辨证施护,从而强化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医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强化了护理本科专业在实习进岗前的中医护理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临床职业素养,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覃勤;马秋平;柳琳琳;聂莎;彭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