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Ⅱ)-碘化钾-结晶紫-OP10反应的分光光度研究及应用

梁淑轩;鲁秀国;陈丽莉;高晓晶

关键词:镉, 结晶紫, 分光光度法, 超高灵敏度
摘要:[目的]为研究灵敏而简便的环境水样中痕量镉测定技术.[方法]在表面活性剂OP-10存在下,镉与结晶紫、碘化钾形成混配缔合物,建立了测定水体中痕量镉的光度法.[结果]该缔合物的大吸收波长在635.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4×106L/mol@cm,回收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5%-2.68%,回收率为99.0%-100.8%,在0-1.0μg Cd/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结论]该体系是测定镉的超高灵敏度光度法之一.本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及中镉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按照<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研究规范>[2]的要求进行实验室实验及现场实验.[结果]本方法在0-156mg/m3范围呈线性关系;样品在注射器中可保存5h;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3.6%;方法的低检出限为5.8×10-4μg/ml;空气中与1,2-二氯丙烷共存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四氯乙烯、1,2-二氯乙烷等在本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此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研究规范>[2]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丙烷的现场监测.

    作者:陈卫;陈春晓;柳其芳;罗若荣;彭朝琼;何彩;谢建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亚硝酸盐氮实验用水的改进及应用

    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通常采用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方法灵敏,选择性强.但由于实验用水需用全玻蒸馏器化学蒸馏法制作亚硝酸盐氮的重蒸水.操作繁锁费时,成本较高.本实验改用一次蒸馏水和去离子水代替无亚硝酸盐重蒸水为实验用水,并进行验证及对照实验.应用于质控考核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结果表明:精密度、准确度等各项分析指标均符合分析标准.介绍如下:

    作者:廖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GC/MS/MS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应用GC/MS/MS法测定生物材料中克伦特罗(Clenbuterol)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以异丙醇-乙酸乙酯提取,弱阳离子交换柱净化,BSTEFA衍生,CS/MS/MS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8.32%,回收率为86.35%,底检出限为0.002ng/kg.[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作者:符展明;鲍建国;金米聪;陈晖;陈永华;焦效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河南省痢疾感染特点及病原特性研究

    [目的]了解志贺痢疾杆菌流行菌型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对河南省监测点2001、2002年分离的214株痢疾杆菌应用血清学、生化学、药物敏感等试验进行系统的鉴定;[结果]214株痢疾杆菌优势流行菌型由原来的福氏志贺2a正逐渐向福氏4、4c、1a、5b转变;214株菌均对头孢唑啉、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 100%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敏感率在97%以上;对四环素、萘啶酸耐药高达92%以上.[结论]农村近两年痢疾感染的优势菌型仍为福氏志贺菌,福氏1a、4c、4及5b菌型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3];药物敏感测试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确切依据.

    作者:张锦;夏胜利;马宏;王建丽;黄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400凯氏定氮仪旁路蒸馏二氧化硫与国标全玻璃蒸馏法的比较

    目前在制造果脯、蜜饯、蜜枣和果干中经常使用亚硫酸盐.葡萄酒中加入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硫酸钠作为防腐剂.其他饼干、粉丝也常常用到亚硫酸.人少量摄取亚硫酸盐时,在体内迅速氧化生成硫酸盐,排出体外.一天摄取4-6g,会造成激烈腹泻.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肝脏损害.因此,控制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军;张红英;吕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直接测定汽水中色素含量方法的初步探讨

    食用合成色素的测定方法不多,目前只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二种测定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用U-3010紫外分光光度直接测定汽水中二种以下色素含量的方法.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回收率在80.0%-99.7%之间.本方法的大优点是实现了自动化的操作过程,汽水测定后能直接得出色素的含量.

    作者:潘心红;谢进;胡毅志;卢丽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以下简称基层检验科)担负着为基层单位的卫生执法、卫生监督、卫生监测、疾病防治和科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的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实验对样品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咨询是否对人的身心健康潜在危害,探寻疾病根源以及为科研提供分析、推理的实验依据.SARS灾难的降临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理>的颁布实施,给基层检验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作者:田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酚类的研究

    [目的]分析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直接荧光分光光度法、正丁醇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三种方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旨在找出一个更好的检测方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酚.[方法]使用此三种方法分别测定样品及标准中的挥发酚的含量,比较其相关系数、线性范围、灵敏度、回收率与检出限.[结果]以上三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8、0.9998、0.9994,线性范围分别为0-0.040mg/L、0-0.040mg/L、0-0.020m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9%、100.2%、96.9%,检出限分别为0.002mg/L、0.00107mg/L、0.00033mg/L,灵敏度分别为11.177、3261.9、37456.[结论]正丁醇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有很好的灵敏度、回收率、检出限和相关系数,方法较简单且试剂毒性小,适合饮用水中挥发酚测定的国家标准要求,可以取代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分光光度法成为国家标准方法.

    作者:胡小玲;张鹏;张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速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探讨与结果分析

    李斯特菌(Listeria)病是一种能引起人兽共患病,致病性强的食源性病原菌,其临床症状为人类脑膜炎、菌血症/孕妇流产等.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不易被寒冷日晒等因素杀灭.多种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该菌所致疾病多次在世界上引起爆发,且死亡率在30%左右[1],它是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致病菌之一[2].

    作者:李小春;陈慧燕;李毅;金茜;章乐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真核细胞DNA分子电镜图象及样品制备

    取得惊人成绩的分子生物学(DNA分子杂交序列分析,基因克隆,癌和抗癌基因研究……),主要是以Watson-Crick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DNA模型理论依据的事实是:DNA的X衍射图象和数据,它并不是DNA分子真实图象.因此有能力直接显示DNA图象的电子显微镜技术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证明DNA分子半倍复制,高阶螺旋结构,异源分子杂交,直接量取DNA长度以估计分子量……)我们就此进行了实验,并采用了实验难度和生物学意义都比较大的真核细胞DNA,为样品.

    作者:胡志军;方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ICP-MS法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微量有害元素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消解并同时测定食品中微量有害元素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选择Rh 和Re作内标的外部校准形式,应用ICP-MS法同时测定食品中As、Se、Pd、Cd、Sn、Hg、Tl和Pd等8种有害元素的测定方法.对照分析了参考标准物质.[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对于所测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90,回收率范围为86%-104%,相对标准偏差0.7%-6.8%.[结论]食品中As、Se、Pd、Cd、Sn、Hg、Tl和Pb等8种有害元素可用ICP-MS法同时测定.

    作者:刘江晖;周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202件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结果分析

    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发色剂,加入肉制品中,可使肉色鲜红.亚硝酸盐主要用于肉类罐头、肉类制品的加工制做.大使用量应小于0.15g/kg;其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肉类制品不得超过0.03g/kg.

    作者:赵冬丽;葛绥荣;李全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道寄生虫不同防治对策卫生经济学价值研究

    [目的]寻求符合社会现有的可利用资源和适合现实社会经济状况的佳信息;探索出低投入、高收益效果的肠道寄生虫防治对策.[方法]在豫南黄淮平原地区遂平县,选择三个行政村各以800人口范围为现场观察点,分别采用周期性全民化疗,虫卵阳性者选择化疗,健康教育加卫生目标责任制奖罚的防治对策,分别监测逐年感染率并核出各年度投入的人力、物力价值,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法(CEA)评估卫生经济学价值.[结果]不同防治对策的效果及卫生经济学价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当前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村乡村医生医疗保健网作用,实施健康教育下的卫生目标责任制奖罚措施,是防治肠道寄生虫的低价值投入,高价值收益的佳对策.

    作者:王昊;陈清卫;赵旭东;常建华;申旭东;赵海坤;柴和;刘文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健康人群抗-HCV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早期发现健康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状况,对漯河市无偿献血人员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为安全输血制订丙型肝炎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JSA)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年(2001-2002年)检测献血人员16828人,ELISA法阳性133份,阳性率0.79%;胶体金法阳性130份,阳性率0.77%.符合率97.74%,二者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2=0.014,P>0.05)两种方法阴性对照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胶体金法检测抗-HCV,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达到ELISA水平.可作为筛查无偿献血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重要手段.对丙型肝炎的早期发现,预防及控制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法爱玲;张悦;李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因食用木耳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分析

    1中霉经过4月上旬,本地区连续发生两起因食用木耳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起是食用生木耳发生中毒,木耳经浸泡后生吃,20min后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口干、四肢无力、心动过速、怕光等症状,临床诊断为磷化物中毒.另一起是食用肉炒木耳1h后出现头疼、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服用PPA后症状逐渐减轻.

    作者:吕维影;杜光宇;姜秋实;秦红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结果]8种卤代烃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982%-0.9996%,检出限为0.02-0.25μ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5.8%-102.4%.[结论]本法具有干扰小、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适合水中多种卤代烃的检测分析.

    作者:林华影;盛丽娜;李一丹;黄敏如;林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导滴定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新方法.[方法]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金属铊与水中溶解氧反应的产物,以电导法指示滴定终点.[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38%-0.97%,相对误差为-1.96%-1.85%.[结论]本法准确度好,快捷灵敏,抗干扰能力强,是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于军晖;杨慧仙;杨胜圆;陈云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行为者血浆皮质醇分界值标准的逻辑质研究

    [目的]采用逻辑质方法研究是否由血浆皮质醇(cortisol)指标区分A型与非A型行为类型.[方法]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将75名医科学生测评分型;由放射免疫法测量其应激与安静时的cortisol指标值,并对cortisol指标分界值作逻辑分析.[结果]尽管A型和非A型行为者的应激反应cortisol指标有显著逻辑差异(tcortisol=2.3726,P>0.05,tcortisol ≥2.8426,P<0.05),但在应激和安静时的cortisol分界值之间有显著逻辑差异(t=1.632,P>0.05,t≥2.930,P<0.05);即使应激时cortisol指标分界值之间有显著逻辑差异(t≤2.620,P>0.05,t≥4.651,P<0.05);不能区分A型和非A型行为(准确度为49.3%).[结论]从逻辑上说明由Cortisol指标不能区分A与非A行为类型.

    作者:孙善才;叶松;李颖;张露;曹冬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分析微生物学技术在布鲁氏菌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微生物学技术在布鲁氏菌(简称布氏)分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按常规法培养收集布氏菌冻干菌体,用P2O5、CaCl2制备不同含水量标本,用SDS、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提取布氏菌菌体蛋白及脂多糖;应用几种热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布氏菌的不同结构组份具有相应的的热谱特征.[结论]利用分析微生物学方法可对布氏菌进行一种新型的分类学鉴定.

    作者:邓文斌;郝宗宇;宋莲军;谢昌礼;屈松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二次皂化法测定食品中矿物油

    根据植物油可被碱化(皂化反应)而溶于水,矿物油不被碱化而在水中析出,故可定性测定.国标法采用一次皂化法测定植物油中矿物油[1],其判断标准是根据皂化后水中有无浑浊或油状物析出而确定有无矿物油存在.

    作者:李必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