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许筱颖;马淑然;高思华
目的 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进行翻转教学成为教育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即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双语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分析和问卷调查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参与度及课堂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 学生的微信平台参与度逐步上升,课堂满意度较好.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进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双语课程的推广和翻转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学生的认可.
作者:陈芳;高爱社;孙洁;张炅;李姗;王丽;王幼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技术防治肛肠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尿情况及尿潴留与导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病人首次排尿时间、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排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病人尿潴留与导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同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首次排尿时间与首次排尿所需时间,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潴留与导尿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香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参鹿的候丸对本病的治疗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月经第5d开始,口服参鹿的候丸,1次1丸,1日3次,连服14d.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用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血清激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参鹿的候丸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调节月经;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薛俊宏;王光辉;张复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18)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间歇导尿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针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4.4% (1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3/18) (P<0.05).结论 针灸结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治疗中的效果较单纯间歇导尿好.
作者:王龙;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收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宽肠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起效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理气宽肠汤治疗术后胃瘫综合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德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口疮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又称“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进食、说话困难,影响睡眠.具周期性发作的规律,称为“反复性口疮”.轻者数月1次,重者慢性迁延数年,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献报道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治疗口疮取得了很好疗效,临床实践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同病异治,中药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优势.
作者:李宏芸;杨慧屏;李其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随着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慢性咳嗽中大肠湿热型呈逐年增多趋势.王檀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肠中湿热循经上行薰蒸肺金.在治疗上,用木香槟榔丸导肠中湿热下行消除其对肺金的熏蒸,兼以宣肺止咳屡获奇效.笔者跟随王檀教授出诊一年余,常蒙点拨教诲.今将王檀教授部分经验试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作者:刘正操;崔庆科;王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河南省中医院崔应麟教授,乃石冠卿先生入室弟子.崔师临证30余载,擅治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亲聆其训,兹以跟师所见,简介数例,以供同道.
作者:陈茜;杨鑫;崔应麟;袁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连市中医医院张有民主任医师是辽宁省名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各家经典,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收获颇丰.
作者:高兵兵;唐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通过1例典型病例,介绍赵坤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思路、处方用药,认为本病以虚为主,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治宜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为主,疗效较好.
作者:李芸;赵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内科学见习主要包括搜集四诊资料和书写病历两大部分,前者是基础,问诊在四诊中尤为重要,而学生对于见习内容的掌握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将自编自演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模式引入见习课程,结果发现,该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问诊能力,加深了对病证的理解,提高了病历书写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促进良好的医患沟通,提升了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秋红;肖永华;朱立;孙慧怡;赵进喜;储真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建立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应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配合实训练习相比,显著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作者: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老年性便秘辨证施治,分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肾两虚、阴虚肠燥四型,运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16例病人,治愈89例(肠道实热型43例、肠道气滞型22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10例),占41.2%;好转103例(肠道实热型16例、肠道气滞型12例、脾肾两虚型29例、阴虚肠燥型46例),占47.7%;未愈24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24例),占11.1%;总有效率88.9%.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病程短,疗程亦短,疗效好;脾肾两虚证、阴虚肠燥证病程长,疗程亦长,疗效较差.
作者:宋连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儿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优(P<0.05),2组Ashworth评分降低,GMFM-88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shworth评分较低,GMFM-88评分较高(P<0.05).结论 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作者:刘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集的茵陈样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为确定其合适的采收季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收的茵陈样品.采用Agilent C18 (250 mm×4.6 mm,5p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5 nm.结果 绿原酸和咖啡酸均在一定浓度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茵陈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咖啡酸的含量,绿原酸在4月份达到峰值,咖啡酸在5月份达到峰值,并且春季样品含量明显优于其他时间采收期.结论 茵陈同一入药部位不同采收期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均会发生变化,综合考虑4~5月份为茵陈的佳采收期.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有效,可为茵陈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教学案例为基础,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包括案例的选择、应用和案例讨论的反馈与评价,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本文提供了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范例,并指出案例教学法将推动教学理论的繁荣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作者:田甜;许筱颖;马淑然;高思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辨证内服中药对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100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另外给予辨证内服中药汤剂.治疗4周后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50例中,基本恢复15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7例,稍进步5例,无变化或恶化4例;对照组50例中,基本恢复8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稍进步8例,无变化或恶化6例.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用辨证内服中药能显著提高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峰;张建福;姚国庆;王跃;冯志根;雷龙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配合逍遥散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俞募配穴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在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精神不振、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症状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中,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尤其在改善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精神不振、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方面有较满意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婷;许明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对其下力气研读学习十分重要,打下《内经》的基础从而了知中医思维,对各家之说、中医各科的研读和运用不可或缺.而相对于其十四余万字的篇幅以及简古奥雅的文理,当今中医院校所开“内经学”课程的学时略显不够,若要学好《内经》,则课外的学习必不可少.结合当今中医院校本科生的课程、学习及文化素养等情况,提出“由浅入深逐步学习”“文史哲学有所涉猎”“机械记忆不可舍弃”课外自学《内经》的方法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从而对学生自主学习《内经》提供帮助和参考.
作者:董野;谷峰;朱鹏举;陈士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有关古今医案专辑、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桂枝汤类方医案,总结其男科运用方证规律.方法 对搜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医案,进行多样本统计分析,归纳临床表现,探讨男科经方应用指征.结果 共收集医案84则,涉及遗精等男科疾病13种.发现桂枝汤类方方证均基于营卫不和、阴阳不调、气血失调的病机,但各有侧重,故各方方证同中有异.结论 桂枝汤类方方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经方男科运用范围.
作者:谢作钢;陈盛镱;徐潘;欧阳帆;王忠建;姚憬;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