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覃智强

关键词:高血压,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中药内服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2010年1月-2016年1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010年1月-2016年1月)、PubMed (2010年1月-2016年1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年1月-2016年1月),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7篇文献98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未发现双盲试验.根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与西药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6,95%CI:2.36,5.08,P< 0.01).结论 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中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较好,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皂角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32例

    目的 观察皂荚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于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皂荚丸口服;2组连续治疗14d后,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咳嗽、痰量、咳痰性状、呼吸困难临床积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EV1、FEV1%改善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皂荚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甘德堃;孟泳;李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徐金星主任医师消托补法治疗儿童鼻窦炎经验

    本文主要对徐金星主任医师应用消托补法治疗鼻窦炎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和说明.徐金星老师认为鼻窦炎的病理过程与中医疮疡相似,可归属入疮疡之内疡范畴,治疗上可采用疮疡消托补法治疗.初期开窍宣肺法即鼻窦炎之消法,在鼻窦炎各个阶段皆可应用.中期毒盛正不虚,脓涕已成可用透托;正气已虚,无力托毒外出,须用补托.后期用补法,使窦腔恢复正常之自净功能,避免复发.

    作者:马斯风;徐金星;陈丽杰;徐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方治愈顽固性眩晕兼慢性肾盂肾炎1例

    老年女性,慢性肾盂肾炎病史30年,长年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此次自觉有气聚于胃脘部,每日不定时上冲头部多次,随即出现头晕头痛,尿急,尿不净,西医诊断为非系统性眩晕(心源性眩晕可能性大),慢性肾盂肾炎.予疏肝解郁胶囊、倍他司汀片、银杏叶片常规口服4月余无效,运用经方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合五苓散,同时酌加清利湿热之品20余天痊愈,随诊1年未复发.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Ⅶ)带下证

    傅氏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复因“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损伤任带而成带下之病.治带五方,完带汤以脾虚湿盛为主,兼理气机;清肝止淋汤滋补阴血为主,兼清虚火;加减逍遥散疏肝解郁为主,兼利湿热;易黄汤补涩为主兼有清利,利火汤清热解毒、燥湿止带为主,兼健脾化湿,活血通经.后介绍了夏氏及杨氏的带下辨治经验.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与饮食调节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并对2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3个月后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84例患者中显效54人者占64.28%;有效28人,占33.33%;无效2人,占2.38%;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9人 (34.52%),有效42人(50%),无效13人 (15.47%),总有效率84.52%.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果显著,同时,艾灸还具有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路雪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收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宽肠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起效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理气宽肠汤治疗术后胃瘫综合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德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温病学》课程教学探讨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宋素花;孙美灵;张思超;展照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医院校中医学专业中药学实践教学初探

    实践教学在中药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借助西医院校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我们已搭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模拟环境和见习实习真实环境.该实践教学体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辨证用药水平,又可以使学生会用药也会认药,达到“医药相长”的效果.

    作者:林海燕;于佳宁;林莺;于京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216例

    老年性便秘辨证施治,分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肾两虚、阴虚肠燥四型,运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16例病人,治愈89例(肠道实热型43例、肠道气滞型22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10例),占41.2%;好转103例(肠道实热型16例、肠道气滞型12例、脾肾两虚型29例、阴虚肠燥型46例),占47.7%;未愈24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24例),占11.1%;总有效率88.9%.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病程短,疗程亦短,疗效好;脾肾两虚证、阴虚肠燥证病程长,疗程亦长,疗效较差.

    作者:宋连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参鹿的候丸对本病的治疗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月经第5d开始,口服参鹿的候丸,1次1丸,1日3次,连服14d.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用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血清激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参鹿的候丸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调节月经;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薛俊宏;王光辉;张复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标本中气理论探微

    探讨标本中气的内涵与从化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以经解经,追本溯源研究标本中气理论.标指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本是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现象;中气是天气,用三阴三阳表示,与标气相应,互为表里,标气与中气互为表里,互为制约,共同作用,体现动态天气阴阳变化规律,表现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本的特征性天气变化.标本中气有其固定的从化关系,凡治病,必知天地标本之为害,明其顺逆,方可言诊.标本中气理论属于《内经》运气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认识及诊疗思路

    退行性腰椎滑脱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病”“腰腿痛”范畴.目前西医对于退行性腰椎滑脱除手术治疗外暂无较好疗法,本文从中医学角度总结了古代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分析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因病机,对当前主流及新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李丰雨;黄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肿瘤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法在中医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2010级、2011级中医专业(五年制)且于本院中医肿瘤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本科生76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与PBL教学组,各38人,分别实施传统模式教学法即讲授教学法(LBL)及PBL模式教学进行中医肿瘤教学.对2组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考核及临床操作考核,统计实习成绩,对比分析2组教学效果,并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比较,PBL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成绩及总成绩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传统教学组比较,PBL教学组证候辨证准确率、理法方药统一率及授课内容及方法满意率均显著提高(P<0.01),而2组间西医鉴别诊断掌握率、西医新进展掌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传统教学组比较,PBL教学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情感交流与沟通技能等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PBL教学法较传统模式教学法可在中医肿瘤教学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效果显著.

    作者:周世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关性的教学模式研究

    分析传统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相对分离的教学体制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现状,强调实践教学是高校职业教育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措施.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初步表明,该项改革受到了学生、教师的广泛欢迎,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输送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买姣;杨晶;夏新华;罗堃;焦筱淇;颜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胆囊炎从肺论治思路探讨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西医常规治疗以饮食调整、利胆消炎、解痉止痛、手术为主,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胆囊炎一病基本病机为胆失通降,依据这一病机以及肺与肝胆、全身气机的联系,从肺入手,兼顾肝及脾胃,终可使全身气机通畅,肝胆疏泄有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自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桂枝汤类方男科运用方证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有关古今医案专辑、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桂枝汤类方医案,总结其男科运用方证规律.方法 对搜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医案,进行多样本统计分析,归纳临床表现,探讨男科经方应用指征.结果 共收集医案84则,涉及遗精等男科疾病13种.发现桂枝汤类方方证均基于营卫不和、阴阳不调、气血失调的病机,但各有侧重,故各方方证同中有异.结论 桂枝汤类方方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经方男科运用范围.

    作者:谢作钢;陈盛镱;徐潘;欧阳帆;王忠建;姚憬;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张有民运用升阳益胃汤临床心得

    大连市中医医院张有民主任医师是辽宁省名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各家经典,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收获颇丰.

    作者:高兵兵;唐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25例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枕骨隆凸下缘之凹陷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方法 将5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组)25例和对照组(针刺组)2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下脑户穴,间隔7d进行第2次治疗,14d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辨证取穴的针刺拔罐常规治疗方法,每日1次,14d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常规的针刺拔罐治疗.

    作者:李华;文蕾;张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18例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患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18)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间歇导尿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针灸结合间歇导尿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4.4% (17/18)显著高于对照组72.2%(13/18) (P<0.05).结论 针灸结合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治疗中的效果较单纯间歇导尿好.

    作者:王龙;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1例

    目的 观察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正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1个疗程,临床随访3个月,对比治疗后患者康复及复发情况,疗效评定采用腰椎JOA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疗效、复发情况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

    作者:毛晓艳;吴一梦;毛书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