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认识及诊疗思路

李丰雨;黄俊卿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 发病机制, 诊疗思路, 综述, 腰痛
摘要:退行性腰椎滑脱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病”“腰腿痛”范畴.目前西医对于退行性腰椎滑脱除手术治疗外暂无较好疗法,本文从中医学角度总结了古代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分析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因病机,对当前主流及新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认识及诊疗思路

    退行性腰椎滑脱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病”“腰腿痛”范畴.目前西医对于退行性腰椎滑脱除手术治疗外暂无较好疗法,本文从中医学角度总结了古代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分析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因病机,对当前主流及新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李丰雨;黄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收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宽肠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起效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理气宽肠汤治疗术后胃瘫综合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德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艾灸配合刮痧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刮痧配合艾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现将10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刮痧配合艾灸加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病情观察、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治疗组总的有效率是90%,痊愈率为28.3%;对照组分别为72.5%、10%.2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刮痧配合艾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无副作用的方法.

    作者:宋瑞;杨巧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电针疗法对老年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电针手法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全身麻醉复苏后及术后连续7d予以术后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百会、内关穴.于术后第1、3、7d比较2组患者社会功能问卷FAQ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结果 2组患者术前FAQ、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FAQ、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变(P<0.05).术后第7d,两组患者 FAQ、MMSE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间MMSE评分与FAQ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后予电针百会、内关穴可改善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MMSE评分和FAQ,并加快其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王婧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多元人才观的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中医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既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外语应用能力的多元人才.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利于多元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新时期英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进步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促进其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作者:王珊珊;丁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影响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3月呼吸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7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依据指南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39例则联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及中药汤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积分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CD4+T、CD3+T、CD4+/CD8+T水平未明显改变,观察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对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冯良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胆囊炎从肺论治思路探讨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西医常规治疗以饮食调整、利胆消炎、解痉止痛、手术为主,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胆囊炎一病基本病机为胆失通降,依据这一病机以及肺与肝胆、全身气机的联系,从肺入手,兼顾肝及脾胃,终可使全身气机通畅,肝胆疏泄有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自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徐金星主任医师消托补法治疗儿童鼻窦炎经验

    本文主要对徐金星主任医师应用消托补法治疗鼻窦炎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和说明.徐金星老师认为鼻窦炎的病理过程与中医疮疡相似,可归属入疮疡之内疡范畴,治疗上可采用疮疡消托补法治疗.初期开窍宣肺法即鼻窦炎之消法,在鼻窦炎各个阶段皆可应用.中期毒盛正不虚,脓涕已成可用透托;正气已虚,无力托毒外出,须用补托.后期用补法,使窦腔恢复正常之自净功能,避免复发.

    作者:马斯风;徐金星;陈丽杰;徐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中主观针感强度与改善脑卒中手痉挛状态疗效的关系以及视觉针感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住院的脑卒中伴随手痉挛的患者中,在合谷穴进行针刺,观察病人手痉挛改善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用视觉针感量表对主观针感强度进行评分,比较不同针感强度与所取得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强针感获得更好的缓解手痉挛的治疗效果,而中等强度的针感刺激不能很好地缓解手痉挛,弱强度的针感几乎不能改善患者手痉挛的状态.强针感人数占完全改善患者数82.1%,中等针感人数占完全改善患者数17.85%,两者相比较,强针感治疗效果突出(P值<0.01).结论 在卒中后手痉挛的针刺治疗中,不同针感强度治疗结果差别明显,强针感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视觉针感量表可作为评定针刺强度的一种简便实用的主观量表工具.

    作者:王军;王铁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张怀亮教授运用封髓丹验案举隅

    目的 总结张怀亮教授运用封髓丹的临床经验.方法 以张怀亮教授运用封髓丹治疗的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对本方的认识及临床运用经验.结果 临床中运用封髓丹,苦辛温直走中下二焦,取其药简力专,治疗相火外浮,湿热内蕴所现诸证多有佳效.结论 封髓丹治疗湿热相火妄动,上浮于外所现之牙痛、目涩、眩晕、呃逆、咳嗽、多寐等证,较常规方药有殊效,在临床中用途广泛,可大大拓展其治疗范围,尤其是在疑难杂症方面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文龙;张怀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目的 探讨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对客观结构化考试的认识态度,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学生对标准化病人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态度”问卷和“学生标准化病人对客观结构化考试的认识态度”问卷,调查护生和学生标准化病人对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态度.结果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结论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教师也应进一步优化标准化病人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以适当报酬调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积极性.

    作者:邓璐璐;刘少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参鹿的候丸对本病的治疗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月经第5d开始,口服参鹿的候丸,1次1丸,1日3次,连服14d.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用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血清激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参鹿的候丸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调节月经;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薛俊宏;王光辉;张复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关性的教学模式研究

    分析传统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相对分离的教学体制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现状,强调实践教学是高校职业教育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措施.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初步表明,该项改革受到了学生、教师的广泛欢迎,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输送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买姣;杨晶;夏新华;罗堃;焦筱淇;颜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治疗月经不调50例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配合逍遥散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俞募配穴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在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精神不振、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症状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中,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尤其在改善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精神不振、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方面有较满意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婷;许明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训中的构建

    目的 通过建立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应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配合实训练习相比,显著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作者: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辨证分型和CT影像学表现在脑梗死中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和CT影像学表现在脑梗死(CI)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CI患者144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A组,n=64),痰瘀阻络组(B组,n=43),阴虚阳亢组(C组,n=37),观察并比较3组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经CT检查结果显示,3组病灶均于基底节区分布比例较高,而在丘脑及脑干分布比例相对较低,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脑叶区病灶比例、腔梗病灶比例及大面积病灶比例均显著高于A、C组(P<0.05),而腔隙性病灶比例显著低于A、C组(P<0.05),且A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3组间局灶性病灶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3组基底节区低密度型病灶比例、脑叶区腔梗病灶比例差异显著(X 2=6.06,P<0.05;X2=7.41,P<0.05);而其他部位病灶不同性质类型的病灶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患者头颅CT病灶性质及部位与标准证型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将其作为CI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刘国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与饮食调节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并对2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3个月后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84例患者中显效54人者占64.28%;有效28人,占33.33%;无效2人,占2.38%;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9人 (34.52%),有效42人(50%),无效13人 (15.47%),总有效率84.52%.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果显著,同时,艾灸还具有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路雪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内经自学方法探讨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对其下力气研读学习十分重要,打下《内经》的基础从而了知中医思维,对各家之说、中医各科的研读和运用不可或缺.而相对于其十四余万字的篇幅以及简古奥雅的文理,当今中医院校所开“内经学”课程的学时略显不够,若要学好《内经》,则课外的学习必不可少.结合当今中医院校本科生的课程、学习及文化素养等情况,提出“由浅入深逐步学习”“文史哲学有所涉猎”“机械记忆不可舍弃”课外自学《内经》的方法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从而对学生自主学习《内经》提供帮助和参考.

    作者:董野;谷峰;朱鹏举;陈士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培土补肺汤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20例

    目的 观察培土补肺汤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培土补肺汤,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服;对照组20例予参苓白术颗粒,1次1袋,每日3次.2组均14 d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积分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0%,对照组总体有效率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培土补肺汤具有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之功效,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作者:徐桂梅;李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茵陈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 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集的茵陈样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为确定其合适的采收季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收的茵陈样品.采用Agilent C18 (250 mm×4.6 mm,5p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5 nm.结果 绿原酸和咖啡酸均在一定浓度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茵陈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咖啡酸的含量,绿原酸在4月份达到峰值,咖啡酸在5月份达到峰值,并且春季样品含量明显优于其他时间采收期.结论 茵陈同一入药部位不同采收期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均会发生变化,综合考虑4~5月份为茵陈的佳采收期.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有效,可为茵陈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