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绘;丁淑清;边瑞岩;张小红
支原体是细菌培养中常见、不易被察觉又很能干扰实验结果的一种污染.从1952~1972年间,有人检查了54个实验室的9700个各类培养细菌从中发现有11%的细胞受到支原体污染[1].目前发现支原体已有数十种之多.抗生素对支原体污染不能奏效,根据支原体对热耐受性差的特点,本实验拟用加温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被污染的细胞,以杀灭支原体.
作者:买霞;陈莉;张敏;叶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感染性腹泻病原复杂,临床表现类似,弄清其原因,对于肠道传染病诊断和防治,提供正确的实验依据,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从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中共检出各类肠道致病菌236株,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在TritonX-100(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存在下用双硫腙作显色剂直接水相测定铅、锌、汞、铜等金属离子.与传统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均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均在104L.mol-1cm-1以上,检出限可达10-6%.
作者:杨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蔬菜、瓜果是人们每天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蔬果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药残留过量、过滥,使得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逐渐增多,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中毒原因之一[1].
作者:骆和东;曾海珂;朱宝平;李永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1],前法需古氏坩埚及抽滤装置,操作极其繁琐.后法对测定条件的时间、温度、滴定速度、样液的用量等均须严格控制,而且需在沸腾条件下滴定,容易烫伤手指,给操作带来不便.
作者:潘能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卫生检验是卫生行政许可的基础工作,而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性准确可靠、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全省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和整体水平,我们于2000年底对全省各市、地卫生防疫站进行了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室间质量控制,并对参控人员素质进行了考核,现将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汪世山;胡巅;韩良峰;鲍秉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叶酸一般是结合形式,与磷酸和蛋白等结合成复合化合物.此种结合型叶酸对光比较稳定.
作者:黄宏南;陈宏靖;黄健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粮食类食品已成为一目三餐的大众化主食品,其中大部分已进入工厂化生产,其产品质量标准都有明文规定.但现在市售的一些馒头、花卷、粉丝、腐竹,甚至一些水浸食品(如水笋、牛百叶、蹄筋等),虽然色泽洁白,感官性状良好,但不宜食用.一些食品经营者为了牟利,用不正当手段进行掺杂、掺假.
作者:杨文慧;金恩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解二次供水系统中蓄水池(箱)等蓄水设施对水质的影响情况,我们对本市1997~2000年自来水厂直接供水(末梢水)与二次供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绘;丁淑清;边瑞岩;张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米酒是我市的地方特产,生产厂家达20余家,四季皆可饮用,畅销全国各地.为保证米酒的卫生质量达到安全理想状态,我站食品卫生科及检验科,对各生产厂家生产的米酒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对监测超标样品进行菌相鉴定,并进行现场关键控制和指导.
作者:颜琪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固相微萃取水样品分析、土壤样品分析、食物样品分析、生物流体样品分析四个方面,文章还对一些分析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SPME应用的新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作者:廖华勇;徐碧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3月23日晚,温岭市大溪镇沈岙村村民蒋德正家在制作糯米团子时,误将放在家中的化工原料氟硅酸钠当作米加入糯米粉中制作团子,误食后造成11人中毒,潜伏期20min至30min,出现刲心呕吐,胃部烧灼感,腹痛,腹泻等症状.
作者:王凌星;沈仁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化妆品卫生规范>于1999年11月25日颁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的第四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以下简称<规范方法>)较之以前的有明显的改进.
作者:胡巅;汪世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凯氏定氮法很久以来就一直被称为蛋白质定量的标准方法,此法是从蛋白质的含量通常为16%左右(12%~19%)这一点,使氮素变成氨而定量的.
作者:丁宇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重点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陆茂林;蔡建荣;赵晓联;司宏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001年1月25日,在我市第一鹿场发生一起由氟乙酰胺引起的梅花鹿食物中毒,造成该鹿场饲养的146头梅花鹿中有62头中毒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本次中毒为氟乙酰胺所致,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阿亮;于慧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次试验研究了TSC培养基和m-CP培养基对四种方法处理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细菌计数,并以RCM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测出了两种选择性培养基对经四种不同处理后的产气荚膜梭菌的计数能力,从试验结果可知,TSC培养基在对采用四种方法处理后的产气荚膜梭菌计数总能力大于m-MP培养基14倍,因此,我们认为采用TSC培养基作为检测和计数环境中各种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时,要优于使用m-CP培养基.
作者:文其乙;刘秀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通常情况,回收试验是指加入的标准溶液直接用水样定容.当加标体积大于测定体积的2%,计算回收率时应进行加标体积校正,即:
作者:庄海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吉林市区1999年、2001年从业人员健康人群在体检前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至少一年的人群进行调查,通过此类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阳性率,来观察实行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效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吉林市区从业人员进行HBsAg、HBeAg筛查.1999年健康人群体检为7854人,其中HBsAg阳性为239人,阳性率为3.04%.2001年健康人群体检为8305人,其中HBsAg阳性为209人,阳性率为2.52%.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的HBsAg阳性率,计划免疫实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HBsAg阳性的人中,HBeAg的阳性率在年轻人中占较大比重.
作者:匡荣梅;中国英;韩喜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