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纳;周云洁
中医养生包括调神和调形,调神是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状态与知情意等心理活动来保护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文章阐述了中医调神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运用调神理论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如顺应自然、平衡和谐、形神共养、锻炼意志,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任婷;张鹏飞;黄建;罗威;龙敏;吴若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熏蒸塌渍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治疗+腰椎牵引+塞来西布胶囊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则采用基础护理治疗+腰椎牵引+中医熏蒸塌渍治疗,14d为1疗程.比较2组VAS评分(视觉疼痛评分)、JOA评分(腰腿痛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则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JOA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45/60),观察组93.33%(56/60),差异显著,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出现9例,总发生率15.00%,观察组仅1例,总发生率3.33%,P<0.05.结论 中医熏蒸塌渍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腰椎功能,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琰;余知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前,因我国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误解和偏见,部分心理障碍患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较差.而中医心理治疗因中医理念能够在降低来访者对心理问题的排斥,更好接纳心理干预.本文主要阐述中医心理治疗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意义,并初步构想开展中医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案和主要方法,以期为未来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钟美兴;魏泽红;郑亚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下气汤为清代黄元御所创,出自《四圣心源·气滞篇》,用药简单,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简便验廉,专为肺胃气滞不降而设,能够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李鲜教授将下气汤加减来治疗内科气机不畅的病症,临床中凡是符合该病机的病症均能够用此方加减治疗.李鲜教授运用下气汤加减治疗内科病症,临床疗效显著,现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林雪娇;张欣;王姝瑞;李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也是难治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结合中医经典及临床体会,认为此病的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可概括为气虚、血热、血瘀,临证中以补肾健脾,祛瘀泻热为治则.董氏针灸以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为特点.临床上运用董氏奇穴(妇科穴、还巢穴)配合小腿及脚踝内侧瘀络反应点放血治疗,调气与调血相得益彰,疗效确切.
作者:曹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失眠困扰,然而由抑郁状态引起的失眠常常因诸多的失眠症状掩盖而被医师忽略.抑郁性失眠症主要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患者活动减少,身体精神无力易疲劳,绝大部分患者具有睡眠障碍.抑郁性失眠是抑郁症患者发病过程及心境恶劣时常见的临床症状.失眠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的干扰,会加重患者的疾病负担.西医研究表明抑郁性失眠患者的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早醒、深度睡眠明显减少,失眠质量直接影响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所以抑郁性失眠症的治疗不能单纯的使用安眠药,临床治疗失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治疗抑郁症.现代西医西药治疗多以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治疗抑郁性失眠,但副作用明显.中医注重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汤剂及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本文主要讨论中医和西医治疗抑郁性失眠症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作者:张文龙;王晓枫;旋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近几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海外的关注,但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障碍仍然存在.中医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体,中医人文文化的有效传播,促进了中医药的跨文化宣传和推广,而翻译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刘天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采用补肺中药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加用补肺中药汤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3.9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喘息、情感、疲劳以及控制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采用补肺中药汤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瘿病范畴,朴春丽教授常以“毒损缨络”为核心病机治疗瘿病,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病机为肝郁化热,毒损缨络,故提出肝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从肝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以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为基础,常以内服外敷法为治疗方法,旨在调节机体各脏腑的功能,有效缓解症状并缩短病程.
作者:王丽;朴春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通过对国家统编中医临床学科教材中浮、沉脉的整理,发现浮、沉脉的主病与中医诊断学教材的论述不完全一致:浮脉不仅见于表证、虚证,还可见于湿热痢、水肿等里实证;沉脉见于里证,很少单独出现,常需通过相兼脉判断病性的表里虚实.此外,临床教材中存在着脉象名称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在今后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避免.
作者:于晓飞;董正平;王科军;王斌胜;于京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医学认为五脏的生理活动化生七情.七情是人体正常情感,但亦可以成为致病因素. 《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过激变化、气机逆乱,影响各脏腑功能.本文以情志致病为出发点,分析脏腑情志的变化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影响,从情志致病来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作者:古苏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项目.为了建立客观和定量的指标,使舌诊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人体机能状态,对中医舌诊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舌像的分割和特征提取进行了详细地的研究和实验,具体内容包括:图像滤波、舌像分割、舌苔与舌质的分离、舌质和舌苔颜色识别、纹理分析识别和分类数据库的建立.
作者:高清河;刚晶;王和禹;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案例模拟法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困境提出的一种新思路,是一种虚拟的实践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中医护理基础教学中的实践,重点介绍案例模拟法在《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步骤,即课前准备、课堂表演和课后反思.同时对案例模拟法的场景、身份和案例的设计以及学生参与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借鉴.
作者:宋阳;张嘉鹏;陈佩仪;王一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本文旨在探索中药膏方对偏矮儿童生长的促进作用,琚玮教授认为脾肾虚弱是儿童生长发育缓慢的关键问题,运用中药膏方以运脾滋肾为根本方法,并兼顾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诸多兼证,保证患儿服药依从性,调理偏矮儿童的疾病或亚健康状态.在早期对偏矮儿童进行身高管理,定期根据骨龄评测身高,终纠正患儿偏矮的状态,达到理想的成年终身高.
作者:蒋会莉;李瑞星;琚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其语言具有晦涩深奥,言简意赅的特点.在其国际化传播及中医外文教学过程中,中医翻译面临着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模糊无直接对应及缺乏标准化的困难与现实问题,译者在中医翻译教育中应提高自我语言功底,适当扩张解释翻译的范围,注意中医语言的多样化及重叠性,才能做好中医翻译工作,提高中医翻译的教学成效.
作者:秦文熠;荣晓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大柴胡汤治疗肝胃郁热证糖尿病前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肝胃郁热证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服用大柴胡汤治疗的为治疗组,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前期的控制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后2 h血浆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糖尿病前期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后2h血浆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柴胡汤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有效,大柴胡汤治疗糖尿病前期优于二甲双胍.
作者:施进宝;黄宝英;刘芳;陈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采取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皮肤科病房住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共40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熏洗组及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组各20例.经过2周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ORAD和VAS积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后,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及中药熏洗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中药熏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治疗有效率为85%,中药熏洗组治疗有效率为65%,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熏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与单用中药熏洗法进行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宝莹;宋丽芬;熊述清;李红毅;廖列辉;林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就散瘀止痛散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分别对茯苓、红花、乳香中药成分进行鉴别,鉴别的过程进行系统剖析,并对鉴别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步骤做归纳和总结.结果 茯苓、红花、乳香、延胡索、白芍、龙血竭显微鉴别特征明显,白芍、龙血竭、延胡索薄层色谱结果重复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散瘀止痛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费丽娜;杨思广;毕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湿热内蕴证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实验组实施复方结肠溶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肠粘膜镜像积分、Iκ B-α水平以及治疗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6.67%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和肠粘膜镜像积分、I κB-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实验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湿热内蕴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肠粘膜镜像积分,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和I κB-α水平,综合疗效较好.
作者:赵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两栖类药用动物是我国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两栖类药用动物的空间分布、药用功效等日渐成为热点,与之相关的鉴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促进我国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 本文围绕中药鉴定研究、DNA条形码鉴定等内容,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以梳理和总结,并对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在两栖类药用动物鉴定领域的前景进行展望.结果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传统形态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大量的实验表明,通过DNA条形码来鉴别动物具有准确性、可行性、简便性、通用性,为鉴别动物物种及发现新物种提供了新的方法,为鉴别动物药材的真伪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任诗怡;赵蕊;许亮;张梦蕊;王爽;王孟虎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