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微;孙晓娜
目的 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为临床辅助检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例以头痛为主诉入院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具有典型的葡萄膜炎特点及神经系统症状及体格检查特点,经明确诊断后应用激素得到很好的疗效.结论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涉及多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不十分典型,误诊率较高,临床中需多科室联合会诊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胡晓;黄坡;张怀亮;燕树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采取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皮肤科病房住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共40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熏洗组及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组各20例.经过2周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ORAD和VAS积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后,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及中药熏洗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中药熏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治疗有效率为85%,中药熏洗组治疗有效率为65%,中药熏洗联合NB-UV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熏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与单用中药熏洗法进行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宝莹;宋丽芬;熊述清;李红毅;廖列辉;林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予以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SNCV均有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MNCV、SNCV的对比(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比对照组的69.05%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的对比(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后TCSS评分均有一定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d-硫辛酸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末梢神经代谢与传导功能显著改善,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症状,使TCSS评分有效降低.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近几年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海外的关注,但中医药的跨文化传播障碍仍然存在.中医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体,中医人文文化的有效传播,促进了中医药的跨文化宣传和推广,而翻译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刘天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菟丝子具有固精缩尿、安胎、补益肝肾、明目、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生殖功能、影响骨代谢、延缓衰老、调节免疫系统等作用,文章综述了中医文献及现代药理研究资料,以临床典型应用分析总结的方式,介绍了菟丝子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不孕症、绝经后骨质疏松、黄带等妇科疾病的优势及可行性,为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及新思路.
作者:王娇;刘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为应对北京市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卫生系统人才的需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行要素分析,探究卫生系统远程学历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运行的结构机制,探索适合卫生人才市场需求,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标准的卫生远程学历教育发展之路.
作者:张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就散瘀止痛散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分别对茯苓、红花、乳香中药成分进行鉴别,鉴别的过程进行系统剖析,并对鉴别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步骤做归纳和总结.结果 茯苓、红花、乳香、延胡索、白芍、龙血竭显微鉴别特征明显,白芍、龙血竭、延胡索薄层色谱结果重复性良好.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散瘀止痛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费丽娜;杨思广;毕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如何结合中医儿科的特殊性,建立完善的中医儿科规范化培训制度是目前有待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临床带教经验,对中医儿科规范化培训的培训现状、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从制定完善培训计划、加强三基训练、培养儿科专业思维、注重角色转换、重视教学查房、建立严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六个方面,结合学科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
作者:马淑霞;任献青;张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医学认为五脏的生理活动化生七情.七情是人体正常情感,但亦可以成为致病因素. 《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过激变化、气机逆乱,影响各脏腑功能.本文以情志致病为出发点,分析脏腑情志的变化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影响,从情志致病来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作者:古苏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汤变方对脾胃虚弱型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脾胃虚弱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建中汤变方口服3周;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应用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分别于黄芪建中汤变方干预之前及干预之后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 黄芪建中汤变方干预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躯体功能、疲倦、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领域生命质量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变方能改善脾胃虚弱型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于贺;卢亚品;孙根;底迎亚;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将标本采集与制作引入生药学实验课、将日常生活蔬菜瓜果科属分类知识引入生药学理论课、将生药相关成语典故引入生药学理论教学、与药学其他学科联系拓展学生知识面、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紧密结合、将生药学课程与新版中国药典紧密结合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生药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生药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水平综合性药学专门人才提供了保障.
作者:常跃兴;邓云;方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通过对河北省首界名中医崔金海主任医师治疗急性尿石症经验的研究,探索其临证遣方用药规律之特点,如益气健肾调肝活血,补虚泻实,随证加减治疗等,并结合案例研究海金排石汤治疗尿石症的治疗原则和疗效;以期为治疗尿石症提供更详细的解决方案,为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出一份力.
作者:朱永利;梁海英;崔金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敷贴对稳定期频繁急性加重型COPD患者系统炎症因子及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频繁急性加重型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根据西班牙慢阻肺指南分为C型、D型,将C型、D型患者分别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和安慰剂贴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IL-8、CRP的变化趋势及急性加重次数的情况.结果 C型2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CRP浓度无差异,IL-8呈下降趋势、急性加重次数减少(P<0.05).C型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CRP、IL-8浓度组间比较无差异.D型试验组患者CRP、IL-8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IL-8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RP浓度无差异.D型2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组间比较CRP、IL-8浓度有差异(P<0.05);D型患者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与治疗前比较,组间、组内均有差异(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短期疗程即可以进一步降低以慢支为主的急性加重型COPD患者系统炎症因子,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杨立云;刘佳;樊毓运;刘文建;王世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伴胃肠功能障碍采用通腑安脏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通腑安脏汤治疗,并对2组的治疗效果、消化道症状积分与肺功能情况予以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59%,低于观察组的91.18% (P<0.05);2组患者治疗前消化道症状积分的对比(P>0.05);治疗后2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均有一定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的对比(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但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的对比(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伴胃肠功能障碍采用通腑安脏汤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改善.
作者:齐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卵巢癌是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我国患者病理类型以上皮癌多见,手术时大多已处于恶性肿瘤晚期.目前针对晚期卵巢癌大多以化疗为主要方法,但存在化疗副作用大,甚至难以控制病情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卵巢癌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卵巢癌做一总结.
作者:周衍伍;李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桃红四物汤配伍解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法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佐以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药物联合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2组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桃红四物汤配伍解表药物联合治疗,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斌;易健健;刘建;陈善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加减温胆汤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减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等加减),对照组采用常规及对症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状况.
作者:杨冠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傅青主女科》闪跌血崩的治疗主方是逐瘀止血汤.本文主要介绍逐瘀止血汤的方药组成及其方歌、功效、主治、方解、验案等.本方化瘀止血,主治瘀血所致的经血淋漓不断,色紫黑有血块,决下痛减,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红或有瘀紫斑,脉沉涩或弦紧.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下气汤为清代黄元御所创,出自《四圣心源·气滞篇》,用药简单,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简便验廉,专为肺胃气滞不降而设,能够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李鲜教授将下气汤加减来治疗内科气机不畅的病症,临床中凡是符合该病机的病症均能够用此方加减治疗.李鲜教授运用下气汤加减治疗内科病症,临床疗效显著,现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林雪娇;张欣;王姝瑞;李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所有中医院校的核心任务之一.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仍需不断的尝试和探索.针对在中医药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自身的经验,从创新氛围、教学改革、培养机制、平台建设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作者:孙丽;蒋宁;孙云峰;才丽平;郑洪新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