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掺假米的检查体会

雷勇;陈晓玲

关键词:掺假, 抽样检查, 卫生部, 辖区, 通知, 大同, 大米, 报告
摘要:根据卫生部发出的紧急通知,我站对辖区范围内制售的可疑大米进行了抽样检查,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早孕妇女自然流产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解脲支原体是引起人体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导致早孕妇女流产和不育症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密切相关[1].为了观察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以尽早治疗,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104例早孕妇女取宫颈分泌物行UU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悦;李雅丽;李荣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的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的研究

    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中铅,然后溶解于稀硝酸中,将含有铅离子的溶液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该方法的低检测浓度为0.25μg/L,测定范围0~300μg/L,相关系数r=0.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0.6~2.3%,回收率为95.6~104.2%,平均采样效率为97.2%.本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的测定.

    作者:刘钢柱;蒋欣;于海涛;滕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石墨炉AAS法测定蔬菜中Pb、Cd、Cr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蔬菜的多种类型,采用简易的湿法消化方法处理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合应用NH2H2PO4基体改进剂和标准加入法测定Pb、Cr、Cd,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1材料与方法

    作者:贺小平;苏文周;卓召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几种肠道致病菌质控菌种的检验报告

    为了确保全国<建立全国食品中污染物监测系统>课题的顺利进行,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提高各参加单位的微生物检测水平和能力,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本实验室进行了质量控制.现将质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波;孙武长;刘桂华;王艳秋;赵共和;杨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氟的问题与建议

    自我国1985年正式颁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以来,现己实施15年.我们于1987年初收到此检验法,并用于生活饮用水检验实践.

    作者:左锡贵;李依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动力学法测定血清中丙胺酸转氨酶

    目前国内外测定血清中丙胺酸转氨酶(ALT)的方法很多,既有经典的赖氏法,又有酶联一步法[1].我们用动力学法并以赖氏法做对照,对6500份血清进行了ALT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月芳;张文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对《对国家卫生标准及标准检验方法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的几点看法

    贵刊2001年第1期<对国家卫生标准及标准检验方法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指出国家卫生标准与检验方法不相适应等问题,给卫生检验与卫生学评价带来诸多不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注意.但文中有些问题值得商榷,现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作者:林树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血红细胞膜上中性糖、氨基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用肌醇作内标物,对人血红细胞膜上中性糖、氨基糖及唾液酸的含量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分析.通过低温差速离心从人血中获取纯净的红细胞膜.用酸水解多糖链后经离子交换净化,再用醋酐、吡啶加热回流乙酰化.各组分对不同加入量的回收率在95.96%~98.21%之间.重复性试验中各组分相对平均偏差在3.52%~7.06%之间.方法简便可靠.

    作者:章满;杨桦;何君;李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细胞吸附浓集法分离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外环境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方法.[方法]细胞吸附浓集法:将自然沉清的水样抗菌、等渗处理后,加入适量的L20B细胞,混匀,充分吸收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然后收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同时用AlCl3-NaCl沉淀法浓集病毒,接种L20B细胞分离病毒,作为对照.[结果]40份水样,用L20B细胞吸附法检出10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用AlCl3-NaCl沉淀法未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结论]新建立的细胞吸附浓集法可用于外环境水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检测,且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AlCl3-NaCl沉淀法.

    作者:丁昌慧;邵荣标;严建国;汤权;吴巨飞;刘秀兰;祁新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汞

    基于在pH6.2的缓冲溶液中,痕量汞(Ⅱ)对过氧化氢氧化对乙酰偶氨胂而使其褪色的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汞(Ⅱ)新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汞(Ⅱ)的线性范围为0.1-12.0μg/L,检出限0.1μg/L.用于食品河虾和海鱼中汞(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谭洪涛;黄湘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焦硫酸钾-三硝基酚-还原糖光度法直接测定全血中痕量糖

    研究发现,焦硫酸钾与还原糖可发生焦糖化反应,且三硝基酚有显著提高其测定灵敏度的作用,摸索确定了佳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血糖的新分光光度法.还原糖质量浓度在0.01~0.05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λmax=460nm,Sandell灵敏度为48.6ng@cm-2,Sr为1.95%~5.97%,R%为97.0%~105.0%.该法用于临床,所用试剂少,结果可靠.

    作者:司文会;朱金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GC-MS法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24种有机溶剂

    [目的]建立了GC-MS法同时测定车间空气中24种有机溶剂的方法.,[方法]用活性炭采集空气中有机溶剂,CS2解吸,经FFAP毛细管柱分离,用GC-MS仪全扫描方式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在1.0%~5.0%之间,相关系数在0.998~1.000之间,检出限在0.13×10-3μg~6.85×10-3μg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

    作者:刘奋;戴京晶;林奕芝;梁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吸烟过程香烟中铅和镉挥发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吸烟过程中香烟中铅和镉的挥发性,确定它们对主动吸烟者及被动吸烟者的危害程度.[方法]采用混酸消化样品、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测定香烟中铅和镉的本底值与香烟吸过后过滤咀、烟头和烟灰中铅和镉的总残留量,并计算挥发量.[结果]香烟中铅和镉的总残量与本底值t检验:铅,无差异显著性P>0.05;镉,有差异显著性P<0.001.[结论]在吸烟过程中,香烟中铅挥发性较小,且通过烟头及过滤咀的吸附,对主动吸烟者及被动吸烟者造成危害甚微;镉的挥发性较大,且过滤咀吸附量较小,故对主动吸烟者及被动吸烟者均可能造成危害.

    作者:张领弟;林春丽;杨增;张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品中抗坏血酸测定方法探讨

    近几年来,在抗坏血酸分析方面,发展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如: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及酶化学法等.本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特别是对于解决含多种复杂成分样品的抗坏血酸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作者:孔杰;李青;祁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污染水中砷和锑

    砷及锑的化合物都具有剧毒,在冶金、化工、纺织、印染等废水及被其污染的生活饮用水中常常含量很高.本人研究此法简便易行,且两种化合物又能同时测定,其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变异系数小,与国标法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基层实验室易于掌握.

    作者:王维利;车广华;张英杰;李玉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淀粉中尿素的检验方法探讨

    尿素在淀粉工艺中对于磷酸酯化反应有催化作用,能提高效率,降低温度,缩短时间,使产品颜色洁白,糊粘度较高,透明度也较高.食品卫生标准中尚没有淀粉中尿素的测定方法.在这次淀粉的抽查中,我们摸索淀粉中尿素的检验方法,并对抽查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辉萍;张红宇;吕玉琼;罗若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九江市五年食(饮)具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分析

    食(饮)具消毒监测是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公共食(饮)具的消毒管理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经公众聚餐传播的重要措施.为此,我市自1996年起对宾馆、酒楼等餐饮业食(饮)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波;肖云;李安娜;罗江琳;严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杨酸

    在硫酸和磷酸介质中,水杨酸可抑制碘离子催化亚砷酸还原锰(Ⅲ)的反应,用邻联甲苯胺中止反应后,可以根据溶液在440nm处的吸收确定水杨酸的量.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新方法.本方法检出限为0.003mg/L,线性范围0.01~0.30mg/L,方法简便、灵敏.应用本方法测定了一些护肤品中水杨酸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结果.

    作者:廖力夫;周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温度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过程的规律研究

    本文研究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温度下代谢过程的规律,从热谱曲线按指数生长模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常数,从而确定了佳生长温度和低不生长温度.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生活中常见的细菌,它们在食品中的存在数量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若超过标准,人吃了食物后会引起一些疾病,因此对这些细菌的代谢规律的研究,对了解细菌的生长环境及杀死细菌有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向阳;于静涛;丁吉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洋酒中甲醇、杂醇油

    世界各地酒的品种繁多,人们饮用的习惯也不一样.一般发酵酒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固形物,如啤酒、葡萄酒、黄酒等;有些蒸馏酒在陈化过程中需要在木桶中存放,可将木桶的单宁酸等成分溶于酒中,如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等;风味众多的配制酒里可能添加有糖、果汁、色素等成分,因此在分析这类样品时,都需要做蒸馏处理,以防止酒中的杂质进入进样口和色谱柱中.

    作者:徐超一;周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