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冠心病择期PCI术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

钟芳;李珍;赵雨;郭欢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择期行PCI术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科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施行PCI术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在术前48 h进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照组不行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2h胸痛程度、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及术后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h胸痛评分>1分及ST段偏移>1mV患者比率、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患者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降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释放,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心脏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2例(151耳),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切除与内镜下鼓膜穿刺术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耳鸣耳闷消失时间、积液持续存在时间、听力恢复正常时间、鼓膜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耳鸣耳闷消失时间、积液持续存在时间、听力恢复正常时间、鼓膜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与耳内镜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有效缩短其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促使其听力尽快恢复正常.

    作者:韩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式以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6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疼痛度评分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应用非手术方式治疗的有效率与手术方式取得近期效果同样好,能减轻患儿疼痛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但其远期复发率比较高,需要联合应用锻炼,减少复发率.

    作者:邓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巴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血压及NT-proBNP、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衰(AHF)合并低血压患者血压、NT-proBNP、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AHF合并低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两组患者的血压、NT-proBNP、心功能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NT-proBNP、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NT-proBNP、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改善AHF合并低血压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压及NT-proBNP水平,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骧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病房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值得推荐.

    作者:林丽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种不同胎姿势用2种不同手法手转胎头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胎姿势用不同的手法手转胎头术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1)胎头枕部与胎背在同一方向时,枕左横、枕左后位分别采取逆时旋转45°、90°,枕右横、枕右后位分别采取顺时针旋转45°、90°,即成枕右前;(2)胎头枕部与胎背在不同方向时,枕左横、枕左后均应先顺时针旋转15°,再分别逆时针旋转60°、105°.枕右横、枕右后应先逆时针旋转15°,再分别顺时针旋转60°、105°,即成枕左前、枕右前.结果:第一种胎姿势与第二种胎姿势各取100例.第一种胎姿势用第一种手法手转胎头术成功率63%.用第二种手法,成功率为28%.第二种胎姿势用第一种手法成功率5%,第二种手法手转胎头术成功率为68%.提高自然分娩率.结论:第二种手转胎头法也均适用于两种胎姿势,更优于胎头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一方向.其目的是让胎头退位,也可纠正胎儿姿势扭曲,再根据胎方位进行旋转,可使头位难产转为阴道顺产.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片,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ALT、AST、HBsAg、HBeAg、HBV-DNA变化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LT、AST、HBsAg、HBeAg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Bs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食欲减退,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提高患者转阴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方式,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每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支持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太极云手练习,B组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C组采取太极云手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综合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定以及利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肘关节位置觉绝对误差角度的评定.结果:2个月后,各组患者的FMA-UE和BI评分均显著提高,肘关节位置觉绝对误差角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优于A组、B组(P<0.05).结论:太极云手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有助于本体感觉的恢复及上肢功能的改善.

    作者:付孝翠;顾浩;徐学良;孙丹;张弛;毕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PLC法用于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研究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用于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的效果.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丁桂散样品中的丁香酚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根据基线噪音2倍开展计算可知,丁香酚的低检出量为0.01μg左右;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1.19%丁桂散中所具备的丁香酚含量分别为97.4mg/g、99.27mg/g以及101.33mg/g.结果:HPLC法可有效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对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作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护理,2017年5—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SpO2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取雾化吸入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改善SpO2水平,提高依从性.

    作者:张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致血小板减少并鼻衄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于2017年9月18日因右上肢活动不灵1d入院,查血小板224 ×109/L,低密度胆固醇2.96 mmol/L,同型半胱氨酸36.5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5%,颅脑MRA+DWI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弯段节段性血管狭窄;左侧额顶叶多发斑片状亚急性脑梗死灶.

    作者:刘伟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PCT、AMY、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MAP组(轻症)49例和SAP组(重症)49例,另选取我院48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PCT、AMY、CRP检测,对比三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分析血清PCT、AMY、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相关性.结果:三组PCT、AMY、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MAP组血清PCT、CRP水平低于SAP组,MAP组、SAP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P组血清AM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Ranson评分为(2.36±1.03)分,低于SAP组的(4.35±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PCT(r=0.418,P=0.014)、CRP(r=0.349,P=0.02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AMY、CRP均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指标,且血清PCT、CRP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在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利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左卡尼汀保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卡尼汀保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50mg/kg左卡尼汀,对照组采用100mg/kg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4d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4d后心肌酶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小剂量左卡尼汀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乳牙牙髓炎患儿应用两种根管冲洗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冲洗方式在接受根管治疗的乳牙牙髓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冲洗,n=45)与对照组(注射器冲洗,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d、3d、7d,牙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利用超声根管冲洗可显著改善乳牙牙髓炎患儿根管清理力度,缓解患儿术后牙痛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给药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考察

    目的:探究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给药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21日—2016年4月20日本科室进行上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关腹前30min不给予地佐辛,第二、三、四组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1mg/kg、0.2mg/kg、0.3mg/kg,并对其减轻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第三组的VAS评分低,其次为第四组,由此可知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以有效的改善VAS评分.4组患者的苏醒期不良反应显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发热第四组发生情况较多(P<0.05),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能安全有效地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虹;孟瑞霞;叶建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的实践探讨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的措施与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夫精人工授精前未处理)与研究组(41例,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妊娠情况、妊娠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睾酮(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卵周期数/总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期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前预处理可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妊娠情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连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连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8周后的用药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达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可有效改善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周琪钰;李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冠心病择期PCI术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择期行PCI术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科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施行PCI术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在术前48 h进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照组不行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2h胸痛程度、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及术后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h胸痛评分>1分及ST段偏移>1mV患者比率、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PCI术患者行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降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释放,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心脏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钟芳;李珍;赵雨;郭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尖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远程血糖监测,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治疗3d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各临床指标情况(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平准血糖达标天数)、疾病知晓情况及患者治疗态度转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FPG及2hPBG达标率分别为82%、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3%,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期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态度转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极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琳;石文焕;陈曼丽;郑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