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两年我国卫生用农药标准发布概况

王以燕;李富根

关键词:卫生用农药, 标准, 目录
摘要:收集整理我国近两年已发布卫生用农药和相关标准目录共40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24项.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相关文献
  • 部队抗洪救灾卫生防疫救援预案的研究

    目的 探索拟定部队抗洪救灾卫生防疫救援预案,以提高军队卫生防疫救援能力.方法 通过经验总结、半结构访谈和文献复习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总结了部队抗洪救灾卫生防疫救援工作的难点和应预防的主要疾病,拟定了3级卫生防疫救援预案和4项卫生防疫实施方法,并提出几点思考.结论 部队抗洪救灾卫生防疫救援难度大,必须科学筹划,严密组织.

    作者:孙军红;陆年宏;杨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庆市2014-2016年蝇密度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2014-2016年蝇类监测结果分析,掌握蝇密度、种群结构和季节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重庆市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成蝇目测法和粘蝇条法同时进行,每年4-11月,每月中旬监测1次.结果 家蝇为优势蝇种(83.16%);每年的蝇密度高峰均出现在7、8月;各类监测场所中,农贸市场的蝇密度高(2.32只/间),其次是学校(2.01只/间).结论 蝇类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农贸市场和学校为重点场所,在4月开展蝇类消杀工作,减少蝇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杨雪帆;何亚明;季恒青;冯绍全;涂涛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2-2016年锦州市鼠密度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鼠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为科学指导鼠类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于每月中旬对居民区、食品餐饮业、农村村内和村外4个监测点进行监测.结果 2012-2016年锦州市共布有效夹35 217夹次,捕鼠752只,5年鼠密度分别为2.25%、2.24%、2.19%、1.88%和2.13%,农村鼠密度高于城市鼠密度.主要鼠种有褐家鼠、黑线仓鼠、小家鼠,构成比分别为67.64%、17.64%、14.46%,褐家鼠为优势种.结论 通过连续5年的监测基本掌握了锦州市鼠类活动规律,为鼠类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晨;张立新;于建平;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苏云金杆菌对微山湖湿地中华按蚊幼虫的室内生测效果

    目的 探讨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Bti)对中华按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26℃环境下,用浓度为2、4、6、8、10、12、14 mg/L的Bti药液,分别对Ⅰ~Ⅳ龄期的中华按蚊幼虫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Bti对微山湖湿地中华按蚊Ⅰ龄期幼虫杀灭作用佳.其对中华按蚊Ⅰ~Ⅳ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6.11、8.03、9.66和10.50 mg/L.微山湖湿地Ⅰ~Ⅳ龄幼虫相对实验室敏感幼虫抗性倍数分别为1.15、1.08、1.11和1.12倍.结论 Bti对微山湖湿地中华按蚊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同样浓度下幼虫龄期越小,杀灭效果越显著.而且Bti对微山湖湿地幼虫的杀灭效果与实验室敏感品系相差不大,提示当中华按蚊对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时,应用Bti等生物杀虫剂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史琦琪;程鹏;王海防;刘宏美;郭秀霞;张崇星;刘丽娟;赵玉强;寇景轩;王怀位;公茂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4种采集方法捕蚊效果的比较与应用

    目的 在华亭农村通过比较紫外线灯诱法、CO2灯诱法、人工小时法及黑箱法等4种不同调查方法采集蚊虫,了解同一生境中4种调查方法捕蚊效果的差异.方法 定人、定时、定点采用紫外线灯诱法、CO2灯诱法、人工小时法及黑箱法采集蚊虫.结果 4种方法共采集蚊虫4属5种,计4 402只.其中紫外线灯诱法采集3属4种1 846只,占蚊虫总数的41.94%;CO2灯诱法采集3属4种1 311只,占蚊虫总数的29.78%;人工小时法采集4属5种809只,占蚊虫总数的18.38%;黑箱法采集1属2种436只,占蚊虫总数的9.9%.结论 4种采集方法中,人工小时法采集到的蚊虫种类多,对于标本制作、品种收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费时、费力;紫外线灯诱法方便,对个人技能不高,采集效果也不错;CO2灯诱法采集蚊虫效果不错,但费用高,后续工作多,不方便;黑箱法采集效果差.

    作者:邓海平;徐友祥;王韶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近两年我国卫生用农药标准发布概况

    收集整理我国近两年已发布卫生用农药和相关标准目录共40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24项.

    作者:王以燕;李富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采用蜂蜜划线法对蚂蚁监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操作简便、符合实际应用的室内蚂蚁监测方法.方法 利用北京市居民家庭病媒生物监测网络,对蚂蚁目测法、食物引诱法及蜂蜜划线法进行比较研究;对蜂蜜划线法中不同风味的蜂蜜及观察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蜂蜜划线法较目测法敏感,实验中不同植物源蜂蜜对监测结果无显著影响,监测板放置10~20 min后观察即可,监测结果与24 h后观察差异不大,且与蟑螂粘捕法操作相一致,符合实际操作需求.结论 该方法使用简便,人为因素影响小,适合在日常蚂蚁监测中使用.

    作者:付学锋;周小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禹王宫古建筑白蚁的危害及控制

    经调查发现禹王宫遭受3种白蚁危害,分别是鼻白蚁科的散白蚁属圆唇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白蚁科土白蚁属的黑翅土白蚁.通过应用心居康TM监控装置成功控制了白蚁危害.

    作者:黄中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庆市渝中区致倦库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中区致倦库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状况.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致倦库蚊野外种群的半数致死浓度.结果 渝中区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及双硫磷的抗性倍数(R/S)分别为6.22、2.57、1.04和1.02.结论 重庆市渝中区致倦库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低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较为敏感.

    作者:涂涛田;方晓锋;季恒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铭记初心,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病媒生物治理水平——纪念爱国卫生运动开展65周年

    爱国卫生运动至今已有65年,为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病媒生物防治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这65年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归纳为起步、调整、转折和迈进4个阶段.笔者回顾了不同阶段病媒生物防治的任务与内容,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点,展望了病媒生物防治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汪诚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庆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目的 了解重庆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的抗性现状,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 现场品系试虫和敏感品系试虫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的KT50分别是78.227、29.837 min;12.235、2.181 min;57.179、15.345 min;抗性倍数分别是2.622、5.610、3.726.结论 本辖区德国小蠊对乙酰甲胺磷、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

    作者:王辉;贺毅宏;胡俊;刘星;杜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地理信息系统在媒介生物及虫媒病防治领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因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在医学媒介生物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在媒介生物监测及虫媒病预防、控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系统的综述.

    作者:王伟;张芳;李军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青岛海港口岸蝇类调查

    目的 了解青岛海港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采用诱蝎笼法捕集法,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0011只,经鉴定分类隶属于4科9属9种,优势种群为家蝇、厩腐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41%、32%和15%.结论 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青岛海港口岸蝇类的分布、组成和季节消长,指导相关部门做好综合防治工作,加强环境治理.

    作者:赵风源;胡平;唐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热烟雾喷洒技术现场控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热烟雾喷洒技术现场控制白纹伊蚊密度的效果,为蚊媒传染病的媒介应急控制提供技术储备.方法 采用10%右旋苯醚菊酯水乳剂和10.4%氯菊酯·S-生物烯丙菊酯水乳剂进行热烟雾喷洒,人诱停落法监测蚊虫密度,观察施药前后试验区和对照区的白纹伊蚊密度变化.结果 人诱停落指数结果显示,10%右旋苯醚菊酯水乳剂和10.4%氯菊酯·S-生物烯丙菊酯水乳剂的0.5h蚊虫平均相对密度下降率分别达到97.4%和91.6%,24h平均相对密度下降率分别为47.5%和40.1%.结论 热烟雾喷洒可快速地降低外环境白纹伊蚊密度,为媒介伊蚊的应急控制提供技术储备.

    作者:王飞;陆珏磊;蒋璐;冷培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型卫生除害处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初探

    目的 为了满足口岸进出境货物消毒、杀虫、灭鼠处理功能,实现一站式自动化检疫处理服务,提高检疫处理效率,加快货物的通关速度,促进港口发展.方法 采用工业控制、智能施药、真空处理、智能循环利用、射流控制、温控雾化等多项先进技术集成创新,研发了一种新型卫生除害处理系统.结果 该卫生除害处理系统由工业计算机中央集成化控制,兼具货物喷雾消毒与熏蒸杀虫、灭鼠两种处理模式,实现气密性检定、智能供药、温控汽化、负压处理、浓度检测、药剂循环利用、可移动化作业及远程无线操作等多项功能.系统经初步应用,对试菌、试虫、试鼠均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剂平均使用消耗缩减1/3以上、单位处理时间可缩短20 h.结论 该系统适用于不同可气化的熏蒸剂和雾化剂,可在同一时间内满足至少一种消毒剂和两种熏蒸剂的同时、交替使用.系统实用性强、效率高、处理效果好,值得在口岸乃至其他社会卫生处理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坤;蔡暾生;苏升;王宏毅;吴前进;张发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永兴岛有害生物的监控

    本文概述了三沙市永兴岛有害生物的种类、密度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岛上蛇害及其防控原则.

    作者:黄清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日照市某渔村家蝇和丝光绿蝇成虫体表携带细菌的检测

    目的 研究日照市一渔村家蝇和丝光绿蝇成虫体表携带细菌数量和类别.方法 采用振荡洗脱法分离蝇类体表细菌,对获得细菌的16S rDNA基因扩增后进行分离分子鉴定.结果 家蝇体表携带细菌约为1.2×105个/只,丝光绿蝇雌蝇体表携带约1.8×106个/只,且雌雄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家蝇雌雄蝇体表检测到细菌均有11属,丝光绿蝇雌蝇体表检测到9属细菌,雄蝇检测到8属细菌.结论 家蝇和丝光绿蝇均可携带条件致病菌,合适的条件下可能会传播给人类,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蝇类防控.

    作者:陈丹;庄桂芬;黄振东;薛志静;刘婧;张瑞玲;张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江苏省乳白蚁的发生和危害概况

    通过介绍江苏省内乳白蚁的分布、危害和检疫情况,表明乳白蚁属的危害在江苏省是处于第2位的.进口木材和货物携带以及外省大树苗木移植携带是乳白蚁入侵江苏的主要途径,其中外省大树苗木移植可能携带完整的乳白蚁巢体,容易定殖成功,造成乳白蚁危害范围的扩大.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检疫部门和白蚁防治机构应加强协作,把好检疫关口的同时积极开展地区白蚁种类普查和综合治理,把乳白蚁的危害控制在合理水平.

    作者:金占宝;庞正平;吴以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硼酸-单宁复合处理木材的耐腐朽及抗白蚁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硼酸-单宁复合处理木材对毛栓孔菌和黑胸散白蚁的抗性效果.方法 利用真空浸渍方法,对马尾松进行硼酸-单宁复合处理,经过14 d流失试验,评估硼在木材中的固着率,同时分析处理木材对毛栓孔菌和黑胸散白蚁的抗性.结果 流失试验发现,单宁能使硼酸在木材中的固着率达到39.21%,且随着单宁浓度的提高而增加;2%和4%硼酸及硼酸-单宁复合处理木材经过毛栓孔菌侵染腐朽后,木材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5%(P<0.05);抗白蚁性试验中,硼酸载药量达到3.10 kg/m3以上,其对黑胸散白蚁的致死率达到93%以上,木材的质量损失率均小于3%(P<0.05).结论 硼酸-单宁复合处理能明显提高硼酸在木材中的固着率,硼的固着率与单宁浓度的提高呈正相关;硼酸及硼酸-单宁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木材的耐腐朽及抗白蚁侵蚀的能力.

    作者:王晨之;赵福来;潘程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山东省首次发现蔗蠊

    2016年9月,山东省东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蟑螂调查工作时,在东营市胜利油田锦苑小区一居民家中监测到蔗蠊并已形成种群,这是蔗蠊在东营地区的首次发现.

    作者:王海红;房建村;刘辉;王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