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红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选取的鼻咽癌同期进行放化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予以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 、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放疗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无痛人流术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5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与观察组(98.11%)比较,对照组麻醉优良率(77.36%)更低(P<0.05);与观察组(11.32%)比较,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9.62%)更高(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作者: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远红外照射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0min组 、40min组 、60min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规律透析,其余3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远红外照射治疗,20min组 、40min组 、60min组每次照射时间分别为20min、40min、60min,比较4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AVF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其次为20min组,但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组患者hsCRP、IL-8水平明显高于20min组和4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sCRP、IL-8水平明显高于20min组和4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组患者治疗后PT H、FINS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FPG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照射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选择照射40min/次为佳.
作者:高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宝乐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5d时观察组胆红素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乐安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临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确切,利于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加速患儿康复进程,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孟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泰安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及获得健康教育的方式选择情况,为开展泰安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频数分布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 、频数及多重比较分析调查结果 .结果:77.11%的患者非常需要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眼睛的危害,76.54%的患者非常需要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措施,78.48%的患者非常需要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食物选择方法,77.54%的患者非常需要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运动时注意事项.在患者喜欢健康教育实施方式选择上,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到医院眼科门诊咨询 、电视讲座 、医护定期开展的糖网知识讲座.结论:泰安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健康教育意愿需求迫切,应根据患者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制定可行性健康教育方案,健全三级防控网络,扎实推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徐进;姚广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实施化疗相关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降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郭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阑尾脓肿患者施以抗生素+芒硝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阑尾脓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阑尾脓肿患者对应的治疗方式分别为抗生素以及抗生素+芒硝外敷;终对两组阑尾脓肿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脓肿消失时间等指标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78.05%),且观察组脓肿消失时间等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脓肿患者施以抗生素+芒硝外敷治疗,对于脓肿消失时间等指标可显著改善,终获得确切的阑尾脓肿疗效.
作者:周春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用乌苯美司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TNF-α 水平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TNF-α 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可有效调节TNF-α 水平,从而发挥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韩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导乐分娩镇痛仪在自然分娩第一产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分娩镇痛仪.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时间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VA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时间及VAS评分 、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仪在自然分娩第一产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缓解产妇在第一产程的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纯钛表面形成的抗菌薄膜的抗菌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得含银有机硅烷偶联剂,在纯钛表面制备抗菌层,用薄膜覆盖法研究其抗菌性.结果:抗菌性能:当Ag+浓度达3%以上时抗菌率达90%以上,选取Ag+掺入浓度佳的纯钛试件实验组进行老化处理,检验其抗菌的长效性,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纯钛表面,其抗菌性能明显提高,且经过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纯钛具有抗菌长效性.
作者:王友文;高士军;侯玉泽;黄信隆;刘洪芳;程美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药质量管理在中药房中的运用效果,以促进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中的中药进行质量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 、后的管理质量.结果: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与运用后的中药质量变质情况,运用后发霉 、生虫 、受潮 、泛油的总发生率(1.5%)比运用前低(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的患者满意度是87.0%,运用后的患者满意度是98.0%,运用后比运用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中的中药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明显减少中药质量变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并运用.
作者:吴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 ,其来自于宫颈神经细胞或宫颈内的多潜能上皮细胞 ,同时能够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上皮性组织标志物 ,占宫颈恶性肿瘤的比例还不及 5% [1] . 现就笔者遇到的 1 例病例报道如下 .
作者:徐艳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8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经抽签随机分为优质组 、常规组,各40例,后组接受临床基础护理,前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优质组护理后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上肢 、下肢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彭燕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医补肾法与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补肾活血类中药进行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70%)明显优于对照组(4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时,应用全当归和菟丝子等补肾活血类的中药给予治疗,可有效促进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管理融合了现代医学模式与信息管理技术理念,适应了当前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是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通过引入健康管理理念,结合干部保健现状,提出从健康档案建立 、健康巡诊 、健康咨询 、健康体检 、健康评价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等方面,探讨建立新的干部保健模式,为保健对象进行科学化 、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全程健康管理.
作者:何少峰;高燕;杨阳;许剑虹;覃铁和;郭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MG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30例.MG组于麻醉开始时静脉输注硫酸镁负荷量25mg/kg,输注时间为30min,然后以12.5m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NS组持续输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 、OLV即刻 、OLV 30min,OLV 90min,膨肺后30min(TLV 30min)及术后2h的6个时间点记录HR、SBP、DBP和SpO2值;采血测定血清镁离子浓度 、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使用次数.结果:术后2h两组HR、SBP均升高(P<0.05、P<0.01),且MG组低于NS组(P<0.05、P<0.01).术中两组SpO2于OLV前即刻及TLV 30min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组的血清镁离子在OLV前即刻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并高于NS组(P<0.01).两组MDA水平在术中术后各时点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1),且MG组低于NS组(P<0.05).两组SOD水平在术中术后各时点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且MG组高于NS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OLV患者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以减弱OLV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程芳;孟凡珍;颜凤凤;万军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手术的配合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8例美克尔憩室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18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1周大便潜血试验阴性17例,阳性1例,术后1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显效16例,有效2例,术后未见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采取腹腔镜治疗的小儿美克尔憩室手术过程中加强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 、白天嗜睡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由于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全球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内科 、外科 、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病发生后,将对患者相关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就其主要危害表现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刘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12例,采取分层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经尿道双极气化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单极气化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 、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黄卫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Cyclin D1、p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标本及10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中的p16、Cyclin D1、pR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Cyclin D1、pRb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ers分级为 Ⅲ~Ⅳ 级 、有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 Ⅰ~Ⅱ 级者(P<0.05),Cyclin D1、pRb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 Ⅰ~Ⅱ 级 、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16蛋白阳性表达与Cyclin D1、pRb蛋白呈负相关;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与pRb蛋白呈正相关.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可能是p16蛋白 、Cyclin D1、pRb蛋白异常表达的结果.故认为可通过对三种指标进行检测来评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李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