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婷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按摩与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并比较其用药效果.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症状消失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独活寄生汤加减与中医骨伤手法按摩联合治疗,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良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肿瘤外科患者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肿瘤外科患者共66例,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将护理前 、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佳;而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后显著高于护理前(P均<0.05).结论:在肿瘤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0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22例舒张性心衰患者(舒张性心衰组)和108例收缩性心衰患者(收缩性心衰组),探究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舒张性心衰组在高尿酸症出现率 、收缩压 、前白蛋白 、胆固醇 、血钠 、血氯水平以及白蛋白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收缩性心衰组(P<0.05);而收缩性心衰组则在其他临床表现 、左室舒末容积(EDV)、左室缩末容积(ESV)、脑钠肽(BNP)方面均显著高于舒张性心衰组(P<0.05).结论: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患者在临床表现和临床指标上均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治疗时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贺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序列T1 WI、T2 WI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成像病灶检出率.结果:24h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病灶检出率为93.6%,明显高于24h内MRI常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脑缺血变化 、脑梗死程度和范围,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温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在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泵(PCIA)镇痛,观察组则术后给予羟考酮自控镇痛,围手术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h、12h、24h、48h疼痛模拟评分(Prince-Henry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清醒后72h内恶心 、呕吐 、嗜睡 、尿潴留及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h、12h、24h、48h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患者中实施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超前镇痛,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利于机体生理功能的恢复,加快了手术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桑红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鼻动力腺样体切除术与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76例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鼻动力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 、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咽侧位片A/N值低于对照组(t=5.160,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65.8%(χ2=4.659,P=0.031).结论:相较于鼻动力系统腺样体切吸术,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性小儿鼾症具有创伤小 、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栾毕奇;宋广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 α1微球蛋白(u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uIGG、uRBP、uTRF、uALB、uα1MG,采用速率法检测uN-AG,分别对79例糖尿病患者和6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尿六联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uIGG、uRBP、uTRF、uALB、uα1MG和uNAG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六项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IGG、uRBP、uTRF、uALB、uα1MG和uNAG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六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从而为临床发现 、诊断 、治疗和DN的病情监测提供强有力的实验室证据.
作者:齐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Cyclin D1、pRb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标本及10例正常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中的p16、Cyclin D1、pR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Cyclin D1、pRb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oders分级为 Ⅲ~Ⅳ 级 、有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 Ⅰ~Ⅱ 级者(P<0.05),Cyclin D1、pRb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 Ⅰ~Ⅱ 级 、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16蛋白阳性表达与Cyclin D1、pRb蛋白呈负相关;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与pRb蛋白呈正相关.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进展可能是p16蛋白 、Cyclin D1、pRb蛋白异常表达的结果.故认为可通过对三种指标进行检测来评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李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无痛人流术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5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与观察组(98.11%)比较,对照组麻醉优良率(77.36%)更低(P<0.05);与观察组(11.32%)比较,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9.62%)更高(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作者:肖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精确调控细胞质和细胞核内蛋白质有序降解的途径,由泛素(Ub)、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26S蛋白酶体和去泛素化酶(DUBs)组成.UPP存在于真核细胞整个生命过程中,参与并调节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UPP出现异常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UPP通过调节Keapl/Nrfs-ARE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砷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机制.本文介绍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其在砷致氧化应激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莹;胡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乳腺外科患者使用护理美学原理的效果.方法:收集乳腺外科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美学原理,将两组负性情绪评分 、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更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乳腺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美学原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兴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管理融合了现代医学模式与信息管理技术理念,适应了当前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是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通过引入健康管理理念,结合干部保健现状,提出从健康档案建立 、健康巡诊 、健康咨询 、健康体检 、健康评价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等方面,探讨建立新的干部保健模式,为保健对象进行科学化 、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全程健康管理.
作者:何少峰;高燕;杨阳;许剑虹;覃铁和;郭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水平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运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CSC)对91例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希望水平与我管理行为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0.58±5.77)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82.29±15.003)分,得分指标为61.8%,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希望水平总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919,P<0.000).结论:医务人员与家人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并能指导患者自己采取良好的心理暗示,提高希望水平,促进自我管理行为健康发展.
作者:杨淑花;高彩霞;刘淑敏;丁红蕊;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膀胱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单核苷酸多态,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膀胱癌风险的关联.结果: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A、CC基因型的个体患膀胱癌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区-592A/C突变与个体患膀胱癌的风险显著相关,该位点SNP检测可作为膀胱癌分子标志物.
作者:陈昆;韩前河;单中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选取的鼻咽癌同期进行放化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予以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 、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放疗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3月 —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按照临床采取不同术式分为2组,每组72例.将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医治的设为对照组,将行MIPO医治的设为实验组,对比2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P>0.05).结论:四肢骨折行MIPO医治可取得良好效果,且并发症少,可被临床推广 、应用.
作者:魏星;李祖高;陈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远红外照射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0min组 、40min组 、60min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规律透析,其余3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远红外照射治疗,20min组 、40min组 、60min组每次照射时间分别为20min、40min、60min,比较4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AVF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其次为20min组,但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组患者hsCRP、IL-8水平明显高于20min组和4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sCRP、IL-8水平明显高于20min组和4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组患者治疗后PT H、FINS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FPG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照射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选择照射40min/次为佳.
作者:高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观察两组的睡眠质量及血压晨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得分与血压晨峰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得分与血压晨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芦雪峥;李惠;张倩;刘亚楠;樊昕妮;董禄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MG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30例.MG组于麻醉开始时静脉输注硫酸镁负荷量25mg/kg,输注时间为30min,然后以12.5m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NS组持续输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 、OLV即刻 、OLV 30min,OLV 90min,膨肺后30min(TLV 30min)及术后2h的6个时间点记录HR、SBP、DBP和SpO2值;采血测定血清镁离子浓度 、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使用次数.结果:术后2h两组HR、SBP均升高(P<0.05、P<0.01),且MG组低于NS组(P<0.05、P<0.01).术中两组SpO2于OLV前即刻及TLV 30min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组的血清镁离子在OLV前即刻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并高于NS组(P<0.01).两组MDA水平在术中术后各时点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1),且MG组低于NS组(P<0.05).两组SOD水平在术中术后各时点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且MG组高于NS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OLV患者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以减弱OLV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程芳;孟凡珍;颜凤凤;万军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纯钛表面形成的抗菌薄膜的抗菌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得含银有机硅烷偶联剂,在纯钛表面制备抗菌层,用薄膜覆盖法研究其抗菌性.结果:抗菌性能:当Ag+浓度达3%以上时抗菌率达90%以上,选取Ag+掺入浓度佳的纯钛试件实验组进行老化处理,检验其抗菌的长效性,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纯钛表面,其抗菌性能明显提高,且经过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纯钛具有抗菌长效性.
作者:王友文;高士军;侯玉泽;黄信隆;刘洪芳;程美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