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景霞
目的 观察肛周神经末梢阻断+中药坐浴治疗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1%亚甲蓝1 ml+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曲安奈德注射液5ml+0.9%氯化钠注射液4 ml混合液,点状+扇形肛周皮下注射治疗1次,之后中药坐浴每日一次,连用1周;对照组采用每次排大便后及睡前温水清洗肛周,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2次,连用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复发率4.9%;对照组总有效率82.2%,复发率29.7%.结论 肛周神经末梢阻断治疗肛周瘙瘁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胡选亚;杨丛家;王胜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4年6月耳胀耳闭患者60例69-耳-,其中治疗组30例(34耳)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每日1剂,15天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对照组30例(35耳)鼓膜穿刺注射地塞米松针及糜蛋白酶针1ml,口服吉诺通胶囊,10天一个疗程,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连服5天.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随访半年均未复发.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耳胀耳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少争;申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王松龄教授应用加减逍遥汤辨治偏头痛之临证经验.偏头痛乃临床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头部偏侧搏动性疼痛为其特征,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王师认为肝郁血虚挟瘀为该病的常见证型,针对此种证型,确立疏肝养血,祛瘀行血,通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依中医辨证论治之原则,王师参名方逍遥散之组方规律,结合其临床实践,自拟经验方加减逍遥汤,随证遣药,不拘一格,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作者:杨卫卫;王松龄;王爱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石症已经成为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临床上对于结石数量少,直径小,临床症状轻的胆石症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王绍明教授治疗临床上常见两种中医分型“痰湿型”和“湿热型”,以藿朴夏苓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收效甚好,现将老师经验分享一、二.
作者:张林;张闯;雷星星;李涛;王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医基础理论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在课堂讲授中教师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内容.青年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等,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徐薇;贺松其;安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使人们的道德情感、价值取向面临严峻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现代优秀的医学人才的需要.因此,更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思路,重新调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努力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优秀人才关键.
作者:张宏;张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抑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调理患者的全身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汤景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化痰散瘀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化痰散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甲状腺触诊压痛阴性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散瘀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俊瑶;王莉;邬礼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结缔组织部,治疗比较困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中医治疗类风湿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当代的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有独到的特色临床经验,疗效比较好,本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类风湿的特色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丁波;卓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习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学科积极开展PBL教学方法,通过在中医儿科学出疹性传染病中,以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为例进行PBL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积累了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行PBL教学尚需完善以下条件:1)学生观念需要转变;2)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高;3)教学资源配套欠缺.
作者:单海军;朱珊;任玉梅;侯江红;黄可丹;陈团营;李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方法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抑郁评定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中医体质量表对32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大血管并发症组的HAMA、HAMD评分及SCL-90量表各因子分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共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存在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各类负性情绪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者.脑血管并发症组以痰湿体质为主,糖尿病足组以湿热、血瘀二种体质为主.情绪障碍的发生与体质并无明确的相关性.上述结论对早期干预糖尿病患者心理异常提供理论支持及循证依据.
作者:陆逸莹;刘欣燕;陈卉;冯蓓蕾;王长德;陆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以10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给予观察组中药熏蒸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2组患者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08% (49/51);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2.55% (37/5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征指标方面,2组患者治疗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能够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康复,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傅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观察郭艳幸教授运用“平乐正骨平衡思想”治疗髌骨软化症,学习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本文从郭教授对髌骨软化症的认识、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临床病例举隅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将郭教授临床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经验进行推广,为广大医者治疗髌骨软化症提供更多的建议.
作者:张锟;陈哲;郭艳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温肾通络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枳壳中柚皮苷为含量测定指标.结果 得出佳的水提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佳的浓缩和干燥方法.结论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水7倍量,煎煮1.5小时.浓缩后相对密度为1.25 ~ 1.28 (60℃)为适宜,干燥方法采用常压干燥法.
作者:马琳;张红岩;李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消渴安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冠心消渴安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空腹血糖、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消渴安胶囊能改善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主要症状及指标.
作者:李楠楠;杜廷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西医治疗多采用COPD全球策略(GOLD)分级治疗方法,不能逆转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且带来一定的副作用.COPD属中医学的“喘证”“哮证”“肺胀”“咳嗽”范畴.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稳定期COPD认识的逐步加深,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OPD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左小亮;孟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少阳证的主方.张景岳在《伤寒论》中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其中对7个或然证的加减应用对临证处方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笔者总结了汪静教授临床辨证应用小柴胡汤的经验.汪静教授注重病症结合,谨遵仲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训,灵活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多种病证,如呕吐、肝着、积聚、咳嗽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舌象和体质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体现,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与脏腑功能的强弱,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梳理挖掘舌象与体质判断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舌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少量关键问题,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智能化中医体质辨识.这将尽可能实现中医体质判断的客观化、准确化、简便化,为中医体质辨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作者:洪乐;叶双林;刘婷婷;张璐瑶;董昌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腹腔、腹膜后及盆腔的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小肠,直肠和结肠.随着放疗技术的先进,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于放射性肠炎尚无明确的标准治疗方案,西医主要以营养支持,保护肠粘膜,高压氧及外科手术等治疗为主,中医予以扶正祛邪,急则治其标为主.该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总结以便探讨更加有效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作者:李霞林;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拔罐艾灸三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拔罐艾灸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 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90.00%,2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2)2组治疗后血清UA、ESR、CRP比较均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度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拔罐艾灸联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并且能降低UA、ESR、CRP水平,改善炎症反应.
作者:曹晶晶;杨卫杰;曹轶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