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
目的:分析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PE)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子痫前期单胎初产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8例健康单胎初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UA、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中期血清UA、TG水平与PE病情程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PE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单胎初产孕妇孕中期血清HDL-C、UA、TG水平变化与PE有关.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螺旋CT检查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间经病理学诊断为肺磨玻璃结节者236例螺旋CT影像学诊断资料加以回顾分析,统计螺旋CT诊断的符合率,并对病理类型不同的检查征象加以对比.结果:236例患者当中,有226例经螺旋CT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其准确率高达95.76%,其中良性确诊率为97.92%,恶性确诊率为94.29%.炎症 、AAH、IAC、MIA及AIS等病理类型不同的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对比中存在明显差异,且各病理类型的实质成分与病灶大小均有所不同(P<0.01).结论: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螺旋CT具有较高诊断率,且对不同病理类型有较大鉴别价值,对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盛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且简单易行的评价指标,帮助临床医师快捷准确判断乙肝病毒干扰状态,辅助分析乙肝的转归,使乙肝标志物检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测定的乙肝患者组成研究样本,采用ROC分析 、散点图等统计学方法,确立样本中指标的临界值.结果:HBsAb测量数据9.2IU/ml时,抗体指数赋值为1,否则为0,HBcAb测量数据0.42IU/ml时,抗体指数赋值为0,否则为1,HBeAb测量数据2.2COI时,抗体指数赋值为0,否则为1.结论:抗体指数所定量指示的乙肝免疫反应,能够较为准确地说明乙肝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关系,并可以辅助对预后作出判断.
作者:李婧;赵旻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健康宣教为基础的品管圈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从性及MRC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以健康宣教为基础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2个月后对护理的依从性以及护理前 、护理2个月后MRC评分.结果:护理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显著低于观察组,MRC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患者中采用以健康宣教为基础的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佩;孔德擎;任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8例(97个甲状腺结节病变)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二维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弹性检查,比较两者成像特点,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甲状腺结节22个,良性结节75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敏感度86.34%,特异度为96.0% 、准确率为93.81%,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77.27% 、88.0% 、85.57%;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显示,良性病灶评分以1~2分居多,恶性病灶以2~3分居多,以3分为临界点,鉴别良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依次是68.18% 、73.33% 、63.16%.结论: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提高诊断及鉴别的敏感性 、特异度及准确性,临床可结合常规超声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减少疾病误诊率 、漏诊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下段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疤痕子宫妊娠择期手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4,未行子宫下段修补术)与观察组(n=34,行子宫下段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新生儿出生情况(包括新生儿体质量 、出生5min Apgar评分)、术中 、术后出血量 、产褥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 、术后出血量及感染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而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 、出生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修补术能显著减少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感染率,且其并未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对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罗团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伤椎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腰胸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6例,均行经伤椎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VAS)评估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术后随访评价患者胸腰椎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d~6个月患者腰背部VAS评分逐渐降低(P<0.01),而术后6个月至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7d、术后6个月 、末次随访时患者伤椎前 、后缘高度比显著升高,Cobb角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于术后7d至末次随访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 、断裂等.结论:经伤椎撬拔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且影像学检测显示其具有良好的伤椎复位效果,并证实其可有效提高胸腰椎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
作者:郭小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的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 、尿素氨 、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两组患儿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凝血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彬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除后的胆管癌患者预后特征及复发 、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行外科手术切除且获得随访的75例胆管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8.7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8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肿瘤大小 、肿瘤分化程度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复发情况,而年龄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阮萍;彭忠异;姚平;何婷婷;利华;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共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38).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病人听力障碍恢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听力障碍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听力障碍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且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听力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行择期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 VA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24h VA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志明;刘江涛;徐俊昌;黄彬;庄正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褥期产妇应对方式及健康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孕产妇14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及来电咨询,观察组在产妇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应对方式及健康技能.结果:对照组护理后产妇积极应对评分比观察组低,消极护理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喂养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乳房护理知识 、产褥期注意事项 、腹部切口及会阴处护理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褥期产妇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健康护理技能.
作者:徐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患者中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术前,观察组包括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在内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为0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降低麻醉对患者血压水平 、心率水平的影响,且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作者:陈文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EA、VEGF、P53、LDH在鉴别良性 、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25例作为观察组,良性胸腔积液2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EA、VEGF、P53、LDH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CEA、VEGF、P5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5),LDH水平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VEGF、P53蛋白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表达水平较高,LDH在良性及恶性胸腔积液差异不明显,联合检测CEA、VEGF、P53较为合适.
作者:唐冠军;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SSPI)联合椎体成形术(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内固定治疗组(SSPI)和联合治疗组(SSPI+VP),每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治疗前后椎管侵占率 、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椎管侵占率 、Cobb角较单纯内固定治疗组更低(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较单纯内固定治疗组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固定治疗组(P<0.05).结论:SSPI联合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确切,其可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学,维持伤椎高度,稳定脊柱结构.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刺人中穴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全麻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人中穴,对照组未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离室时间;分别于气管导管拔除前(T1),气管导管拔除时(T2)的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及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T1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MA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人中穴可缩短骨科手术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离室时间,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
作者:蔡元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细胞因子(IL-37、IL-18、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组)和90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血清25(OH)D和IL-37、IL-18、IFN-γ 水平.结果:A组治疗前血清中IL-37、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IFN-γ 、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1);虽然B组IL-37、IL-18水平比A组低(P<0.01),IFN-γ 、25(OH)D水平比A组高(P<0.01);但仍然异常于C组(P<0.01).显示A组与B组的IFN-γ 、25(OH)D与IL-37,IL-18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由血清25(OH)D缺乏导致的细胞因子紊乱可能是COPD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补充维生素D及检测IL-37、IL-18、IFN-γ 和25(OH)D浓度有望成为治疗COPD的疗效评估指标.
作者:张锦刚;吴晓虞;姜文佳;胡娇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9例鹿角状肾结石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建立微创通道一期应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二期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一期平均手术时间(120.11±26.32)min,结石清除率为80.67%.二期平均手术时间(43.96±8.22)min,结石清除率为94.96%,术后6例仍有结石残留,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均于3~6个月内排出体外,术中无患者输血,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建立微创通道应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能降低对患者的创伤,手术时间短,结石的清除率高,对周围脏器的损害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俊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CT扫描对桡骨远端B3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B3骨折患者情况,对患者的骨折诊断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分析相应的扫描检查方式对患者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CT扫描对于桡骨远端B3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97.29%,高于X线的检出率,后者诊断的准确率为7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扫描可见桡骨远端B3骨折患者的形态.结论:相较于X线检查而言,在桡骨远端B3骨折中应用CT扫描可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对骨折形态做出明确判断,利于临床及时对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故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陈凯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应用慢性肾炎口服方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5)、研究组(n=45).参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助慢性肾炎口服方,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血脂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1%(P<0.05).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应用慢性肾炎口服方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