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艳;袁黎明
目的:探讨分析依折麦布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匹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匹伐他汀钙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依折麦布辅助治疗,可以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应用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以及6MW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的治疗过程当中,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肺功能情况,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38例进行分组分析,按照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独予以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均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肾上腺素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具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快速改善病情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作者:钟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全面监测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3例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监测与护理,观察组57例给予全面监测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清醒时间、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10.71%(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监测与护理有效提升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缩短清醒时间,死亡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马继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遵医嘱应用无创呼吸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遵医嘱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呼吸机治疗,血气分析情况得到改善的同时治疗总有效率也更高.
作者:徐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83%、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17%、27.0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唐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超声科2015年1月—2017年11月120例实习生进行观察,随机分组:传统组(n=60)、干预组(n=60),对传统组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法,对干预组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模式对实习生实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实习生笔试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学习氛围、师生沟通、提升学习兴趣、改善沟通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满意度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可提升带教效果.
作者:曾诚;洪永强;吴秀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行为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及SI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行为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并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莫辉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未经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进行首次肉毒毒素注射,跟踪随访6~12个月,观察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大改善程度及疗效维持时间.结果:该组患者均于注射后1~7(3.5±0.7)d开始起效.总体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率达58.3%,明显缓解率29.2%,部分缓解率12.5%.面部出现暂时轻微不良反应5例,均在2~6周内自然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48例患者佳疗效持续时间为3~6(5.2±0.8)个月.结论: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秦敬翠;邵丽;何清;姜娟;管章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7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记录准确率以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采用医护一体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吴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改进后新生儿足底采血法在新生儿疾病复查足底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产科出生的86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新生儿出生时间均超过72h,根据采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每组43例,传统组采取传统采血法,改进组则采取改进后的足底采血法,对比两组新生儿的采血效果.结果:改进组的一针成功率及合格血斑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且其足跟淤青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足底采血法相比,改进后的新生儿足底采血法可以显著提升足底采血一针成功率和血斑合格率,有效减少新生儿足跟淤青红肿情况,其采血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祖彩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规培医师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人)使用ECS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20人)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心肺复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问卷调查显示规培医师对模拟教学法满意度更高.结论:将ECS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规培医师心肺复苏教学效果更好,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亮;顼志兵;徐震宇;奚希相;王毅;张丽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120例癌症患者的陪护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所有陪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归纳分析调查结果.结果: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可令癌症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对癌症患者保持关注,同时也要观察了解其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减少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房萍;黄静谊;郑寅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根管填充治疗对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门诊明确诊断为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60例,根据不同根管填充治疗分成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组,n=80)与观察组(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组,n=80),对比两种根管填充情况、牙周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异同.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根管填充出现超填、欠填的比例均明显降低,而适填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PLI、GI、PD、BI)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PLI、GI、PD、BI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根管填充治疗对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总体有效率较传统根管治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荣焕;林德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评价赋权宣教在小儿尿道下裂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尿道下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赋权宣教,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宣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宣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尿道下裂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赋权宣教的护理方法,临床效果可观,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不仅对患儿的康复有利,还可改善护患关系,节省人力资源,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吴女琴;李娟;李婷婷;林春丹;陈海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讨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子宫下段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20例,对其住院期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选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针对(1)CSP孕囊或包块大小、形状,生长方向;(2)孕囊或包块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部位肌层之间关系、薄处肌层厚度;(3)孕囊周边、包块内部及下段肌层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对20例瘢痕妊娠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CSP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确诊共18例(确诊率90%,误诊率10%),上述病例均通过临床手术或病理得到证实,其中单纯孕囊型9例,部分宫腔型9例,混合回声包块型2例.误诊2例分别为部分宫腔型和混合回声包块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准确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可作为首选检查.
作者:尹薇薇;江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留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口语带有浓厚的方言,导致与中国老师沟通交流时有一定障碍.为了有效地用英语向留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我教研室以湖北医药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英语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与师生之间能够比较顺畅地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并且也提高了留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余春芳;刘龙;位秀丽;刘志新;汪静杰;杨靖;欧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比充气式保温毯预保温和常规棉被覆盖保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4例,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棉被覆盖保温,研究组于麻醉前实施充气式保温毯预保温,比较两组麻醉与手术期间体温变化、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1h后、手术结束时的中心温度分别为(36.09±0.84)℃、(36.29±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2±1.01)℃、(35.98±0.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寒战发生率(38.10%)明显高于研究组(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应用充气式保温毯预保温可有效预防低体温和寒战.
作者:何慧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用NRS2002筛查卒中患者的营养风险,探讨其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2例卒中患者进行NRS2002风险筛查,同时进行营养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对比有营养风险患者和无风险组患者营养指标.结果:122例卒中患者中NRS2002≥3分共60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9.2%;不同年龄卒中患者营养风险有差异性(P<0.05).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其中体质指数、总蛋白和白蛋白值,有营养风险的卒中患者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上应对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选,并结合营养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营养评估.
作者:刘莉莉;王焱;夏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通过双色球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实验组37例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江秀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