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辉
目的:探讨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超声科2015年1月—2017年11月120例实习生进行观察,随机分组:传统组(n=60)、干预组(n=60),对传统组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法,对干预组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对比不同教学模式对实习生实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实习生笔试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学习氛围、师生沟通、提升学习兴趣、改善沟通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满意度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超声科临床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可提升带教效果.
作者:曾诚;洪永强;吴秀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联合高频电波(LEEP)刀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4月我院10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对照组行LEEP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聚甲酚磺醛阴道栓.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高于对照组的79.63%(43/54),观察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与LEEP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疗效显著,可加快创面愈合,改善术后情况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姚燕丽;李冬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83%、8.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17%、27.0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倩;唐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25min,平均手术时间(90.4±17)min,术中出血量30~200ml,平均出血量(110土34.2)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平均恢复时间(1.4±0.2)d,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住院时间(6.3±1.2)d.根引流管术后2~5d拔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随访1~3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四孔法完全后腹腔镜肾盂癌根治术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整切除病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并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等优点.
作者:张亿达;汤雨久;曹润福;钟柯兆;肖建军;蒋章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的计划方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并且需要瘤床推量的患者,第一阶段设计正向调强计划,处方剂量2Gy/次,共25次;第二阶段对瘤床即推量靶区设计处方剂量2Gy/次,共5次计划,分两种计划方式设计,一种为正向调强,另一种为电子线单野.比较两种计划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方式下推量靶区PTVtb的Dmin、Dmax、Dmean、V100%、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调强的CI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乳的乳腺靶区PTV二阶段合成的平均剂量正向调强高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第二阶段推量靶区PTVtb的剂量,两种计划方式下Dmax、Dmin、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方式下左肺的V20、Dmean;右肺的Dmean;心脏的V30、V4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的V5、V10正向调强都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推量靶区治疗的患者,如果左肺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不要求过低的话,即肺功能较好,计划方式应首选电子线单野技术;如果左肺的V5、V10要求足够低即肺功能较差,则应选择正向调强技术.
作者:沈文同;陈毅;段隆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120例癌症患者的陪护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所有陪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归纳分析调查结果.结果: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可令癌症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对癌症患者保持关注,同时也要观察了解其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减少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进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房萍;黄静谊;郑寅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应用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以及6MW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的治疗过程当中,分级护理联合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肺功能情况,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新生儿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感染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控制,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220例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所有新生儿各项资料并分析医院感染状况,同时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主要致病菌作出防控对策.结果: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以呼吸道、胃肠道、脐部、皮肤等感染为主.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周、窒息、抗生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及医源物品传播等.医护人员根据医院情况制定院感防控制度,严格遵照卫生、技术规范合理操作,强化监督监管,加强环境消毒及新生儿精细化管理,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作者:裴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拟接受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予以手术室优质护理,研究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术后送返病房时间、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应激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准备时间及术后送返病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皮质醇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围术期工作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梅彩容;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未经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进行首次肉毒毒素注射,跟踪随访6~12个月,观察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大改善程度及疗效维持时间.结果:该组患者均于注射后1~7(3.5±0.7)d开始起效.总体有效率达100%,完全缓解率达58.3%,明显缓解率29.2%,部分缓解率12.5%.面部出现暂时轻微不良反应5例,均在2~6周内自然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48例患者佳疗效持续时间为3~6(5.2±0.8)个月.结论:首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秦敬翠;邵丽;何清;姜娟;管章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用NRS2002筛查卒中患者的营养风险,探讨其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2例卒中患者进行NRS2002风险筛查,同时进行营养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对比有营养风险患者和无风险组患者营养指标.结果:122例卒中患者中NRS2002≥3分共60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9.2%;不同年龄卒中患者营养风险有差异性(P<0.05).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其中体质指数、总蛋白和白蛋白值,有营养风险的卒中患者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上应对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选,并结合营养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营养评估.
作者:刘莉莉;王焱;夏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析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入的70例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复发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静脉再充盈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理想且无复发,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蔡煌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对比CTA(三维CT血管造影)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脑动脉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A、DSA影像学检查,对两种技术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脑动脉瘤数量上,CTA和DS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形态上,CTA和DSA检出囊样动脉瘤、梭形动脉瘤、泡样动脉瘤的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小分级上,两种检查技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发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眼动脉、前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等动脉瘤的位置描述上差异较大,CTA检查发现脑动脉主干上的动脉瘤敏感度高,分叉处或血管转弯处的泡样动脉瘤漏诊或位置准确性描述低于DSA检查,特别以多发动脉瘤多见.结论:在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上,DSA是诊断金标准,而CTA具有无创性,在临床诊断上可综合多种三维重建技术,以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淑亮;陈玉双;王荆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一般临床指标、输卵管通畅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血HCG水平、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输卵管造影检查显示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电话随访显示观察组再次宫内妊娠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能够促进输卵管再通,提高再次宫内妊娠率.
作者:林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全面监测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3例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监测与护理,观察组57例给予全面监测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清醒时间、病死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10.71%(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监测与护理有效提升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缩短清醒时间,死亡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马继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提高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228例行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14例加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MMSE简易智能量表、心理状态、疼痛情况、舒适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认知功能及舒适度,改善负情绪,缓解疼痛,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路艳;袁黎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临床观察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2例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观察组给予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腹部皮脂厚度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均有所增加且观察组患儿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食欲与体重情况,增加腹部皮脂厚度,对临床用药参考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素敏;丁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联合肌钙蛋白I(cTn-I)在脓毒症心肌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住我院的脓毒症患者72例,入院后24h检查心脏超声,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40%组和LVEF≤40%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血清TLR-4浓度、cTn-I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分析TLR-4、cTn-I与APACHEⅡ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TLR-4、cTn-I对于心功能障碍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LVEF>40%组TLR-4、cTn-I、APACHEⅡ评分均低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TLR-4、cTn-I低于死亡组,两组TLR-4、LVSD比较P<0.01;TLR-4、cTn-I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88,P<0.05;r=0.70,P<0.05),TLR-4、cTn-I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5;r=-0.79,P<0.05),入院24h TLR-4的ROC曲线下面积0.90,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0.87.结论: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TLR-4、cTn-I升高,TLR-4、cTn-I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楼天正;赵晶;张宁;陈苗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并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以及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以及术后舒适度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黄梅;杨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运用中医药干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近况,归纳辨证论治治疗经验,探索辨证规律,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期论治、针药并用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旨在寻求临床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栾英辉;张翠云;李庆盟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