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臻;邓兵;李宏;杨惠
目的 适应于白纹伊蚊幼虫可以室内外孳生的习性,以标准间指数表示非居民住户环境的白纹伊蚊幼虫空间分布的种群密度,补充布雷图指数(或百户指数)仅能代表居民区伊蚊密度的不足.方法 现场检查居民和非居民区场所,以检查一定范围(居民住户或一定单位面积)内的孳生白纹伊蚊幼虫容器数,以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分别作为衡量居民区和非居民区的白纹伊蚊幼虫密度,对广州市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的白纹伊蚊的布雷图指数和标准间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标准间指数表示的密度消长曲线趋势接近于布雷图指数的曲线,布雷图指数与标准间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标准间指数与布雷图指数两者均数的比值分别为2.24,2.26和2.05.结论 标准间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白纹伊蚊密度消长情况,与布雷图指数相适应,用于白纹伊蚊自然种群动态的监测是可行的.
作者:严子锵;胡志刚;江毅民;伍浩荣;潘志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麻疯树素植物杀螺剂经室内实验研究证实,具有很强的杀螺效力,而对淡水鱼有中度毒性,为进一步观察该植物杀螺剂现场喷洒灭螺的效果,笔者在武汉市汉南区进行了麻疯树素现场喷洒灭螺的初步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黄四喜;杨燕;程忠跃;徐明星;胡来林;耿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蟑螂,是世界性卫生害虫,它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偷吃食品,在爬过的食品和食具上留下异臭;②造成污染,咬坏衣服、书籍和生活用品等;③身上携带几十种细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传播疾病;④钻进电视机、通信器材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容易因短路而发生故障[1].随着其侵害率的上升,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充分注意,近年来,国内口岸有关单位,先后对口岸内蟑螂侵害情况做了调查.笔者于2000~2004年对鲅鱼圈港蟑螂的种群分布、密度、侵害情况、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导港务局有关单位开展了蟑螂的综合防制.
作者:李德智;王大力;刘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了解北京海淀区各行业单位及居民室内蟑螂侵害程度,掌握蟑螂的密度、种群分布、存在形态等状况,海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科在2005年7~8月间对全区进行了蟑螂侵害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全区各行业特点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优美的环境条件.
作者:蔡伟;刘锋;丁洁;王炳才;冯京秋;苏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卫生除害处理业务技术性强,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责任重大,因此检验检疫机构一直把对卫生除害处理的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卫生除害处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作者:罗建国;许强;朱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了解浦东国际机场地区蚊虫种类及生态习性.方法 用帐诱法、灯诱法和采集幼虫等方法 进行调查.结果 浦东国际机场地区采获蚊虫5属13种,按蚊属1种,伊蚊属1种,库蚊属9种,阿蚊属1种,曼蚊属1种;季节消长(帐诱法)呈坡型,蚊虫于4月出现,6月达到高峰,7~11月逐渐减少,12月消失.侵袭人类以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占44.48%)、三带喙库蚊(占25.92%)和中华按蚊(占3.99%)为多;昼夜消长,夜间以库蚊和按蚊为主,活动高峰分别为日出前1 h和日落后1 h,白昼为白纹伊蚊,10:00为第一个高峰,15:00为第二个高峰;蚊虫叮人频率多时可达32次/15 min,4~11月均有危害.结论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本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作者:曹敏;刘荣兴;朱伟祖;王慧峰;周锡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对家属楼居民户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 用晔康杀蟑胶饵对单位家属楼室内,用拜力坦热烟雾对排水沟、暖气沟进行现场灭蟑实验.结果 试验前现场室内蟑密度平均为15只/15 min,施药后,10、20、30 d,平均密度分别为1.5,0,0只/15 min,杀灭率分别为90.0%,100%,100%.经6个月观察各房间均未见活蟑.结论 晔康杀蟑胶饵对家属楼居民户灭蟑效果理想,拜力坦热烟雾对排水沟、暖气沟灭蟑效果理想,并能达到较长时间的控制目的 .
作者:陈保忠;柳明;庞松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两侧,位于东经118°30′~119°30′,北纬37.5°~38.5°,年降雨量500~800mm左右,平均气温为12.1℃,相对湿度为65%~85%.气候特点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冬寒夏热、春干秋燥、四季分明.为控制本地区蝇类密度,笔者结合卫生城市创建,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油田特点的蝇类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垃圾箱房是每个社区必不可少的环卫设施,其卫生状况一直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垃圾箱房是城区蝇类的主要孳生场所,每年的苍蝇繁殖高峰季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垃圾箱房进行喷药灭蝇,既污染环境,又易使蝇类产生抗药性.本文针对苍蝇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垃圾箱房顶部设捕蝇笼,捕捉苍蝇,降低蝇密度,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宇才;蒋丽亚;徐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灭蟑方法 的搭配使用对不同车型旅客列车的灭蟑效果,以找出高效、合理、科学、经济的灭蟑方案.方法 对各新时速、25K型、25G型、22 型的4个车底用A、B、C、D 4种灭蟑方案对应作业,用药激法调查作业前后蟑螂密度,计算杀灭率.结果 新时速列车A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72.9%,B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96.3%,C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100%,D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100%,即灭蟑效果D=C>B>A;25K型列车A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82.2%,B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86.7%,C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88.3%,D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93.3%,即灭蟑效果D>C>B>A;25G型列车A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72.9%,B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80.9%,C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89.3%,D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93.9%,即灭蟑效果D>C>B>A;22型列车A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46.7%,B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71.4%,C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58.3%,D方案的平均杀灭率为78.8%,即灭蟑效果D>B>C>A.结论 不管是哪种车型,D方案都起到好效果,A方案相对其他方案都是差效果,但从合理、科学、经济的角度考虑对新时速列车使用,C方案灭蟑较佳,25K型和25G型都是使用D方案佳,其次是C和B,22型好是D方案,而B方案优于C方案.
作者:熊建兵;郭连有;袁新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现场观察应用高浓度菊酯类杀虫剂的热烟雾杀虫技术杀灭蟑螂效果.方法 将1%高效氯氰菊酯油剂热烟雾杀虫剂应用于DYNA-FOG(R) Super HAWKTM型热烟雾机(美国产),在蟑螂密度较高的饭店进行喷雾灭蟑,通过灭蟑前后蟑螂密度调查,其结果 变化评估灭蟑效果.结果 灭蟑前蟑螂密度为43.8只/张,灭蟑后为12.9只/张,蟑螂密度下降70.5%.结论 运用DYNA-FOG(R) Super HAWKTM型热烟雾机杀虫技术杀灭蟑螂1%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对蟑螂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不能彻底消灭蟑螂,要彻底消灭蟑螂还须采取综合防制的措施,使蟑螂的密度降到低限度.
作者:陈志龙;刘大鹏;张爱军;褚宏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氯丹、灭蚁灵等有机氯农药是我国用来预防和防制白蚁的主要药品.因有机氯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我国已于1999年以后也减少使用或相继禁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筛选一种高效、低毒、残效期长、对环境影响小而且相对经济的杀虫剂[1].
作者:何基伍;马延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媒介是蚊虫,特别是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猪是主要扩散宿主.人感染乙脑病毒后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症状,少数感染者有典型脑炎症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征等.目前已有疫苗可供预防,但尚无特异性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乙脑在我国分布很广,病死率较高,后遗症严重,因此,加强对乙脑的防控,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志宽;吴光华;王以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宁波镇海港口岸地区蝇类本底情况,为开展蝇类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3年1~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港区蝇类进行调查.结果 捕获蝇类3科8属12种,年平均蝇密度为89只/笼·d,家蝇为优势种,蝇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绿化地带蝇类密度高.结论 本次调查掌握了宁波镇海口岸蝇类基本情况,为口岸蝇类防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薛新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2 舞林高手19世纪的性心理书籍记载着这样一件事:一位青年奥地利农夫非常有女人缘,他每次参加舞会都会在腋下夹着一条手帕.舞酣耳热之际,便拿出这条浸了汗水的手帕,为舞伴擦汗.这当然是个体贴的动作,但更值得探讨的是,这青年在情场上无往不胜.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腋下的汗水能吸引异性?
作者:林翔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5年4~10月,在浦东国际机场开展了吸血蠓类的采集.应用灯诱法作定时、定点采集.为了解当地蠓虫的活动,并于5~6月每旬1次,用人诱刺叮法进行了白昼采集.捕集者暴露一侧小腿,用毒瓶扣捕停落在小腿刺叮的蠓虫,每次15 min.
作者:曹敏;刘荣兴;江珊毅;王慧峰;周锡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新型生化杀鼠剂对大白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指导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d)灌胃的方法 测试灭鼠剂的LD50.结果 对试验鼠总体LD50为0.204 1,95%可信限为0.150 6~0.276 5.对雄性试验鼠的LD50为0.181 5,95%可信限为0.117 8~0.279 6.对雌性试验鼠的LD50为0.230 2,95%可信限为0.147 0~0.360 4.结论 该杀鼠剂可以有效杀灭试验鼠.
作者:刘大鹏;吴健;顾健;谢龄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PCO行业的日渐发展,对PCO的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也必然会成为业界十分关注的课题.笔者从环境保护、绿色环保型用药技术、有害生物综合防制(IPM)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关于实现PCO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作者:潘之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在卫生杀虫剂和用于大田作物中(包括茶叶)的农药由于使用和发现含有增效剂八氯二丙醚(以下简称S2)的成分,已被国外研究证明它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另据网上资料介绍我国出口欧盟的茶叶占总出口量的40.7%因检测出S2而被退回;2005年9月又发生了大陆销往香港地区的11个品牌蚊香,因含未经注册的S2而被香港渔农处查封并责成企业收回;紧接着出现了香港消委会又通过香港各大媒体就S2对人类危害公开向广大消费者告诫的严重事态,上述情况引起了国内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作者:孙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青岛市不同环境场所鼠类群落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对策.方法 采用夹日法、食饵法.结果 青岛市城区鼠类群落结构为褐家鼠和小家鼠,其中褐家鼠占92.73%;乡村鼠类群落结构为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臭鼩鼱、大仓鼠、大林姬鼠组成,其优势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分别占41.59%、28.76%、21.68%;臭鼩鼱、大仓鼠、大林姬鼠分别占6.64%、0.89%、0.44%.下水道鼠盗食率为49.74%.结论 青岛市城区特殊行业和下水道,乡村农户和田野丛林是鼠类防制的重点场所.
作者:姜洪荣;王洪林;薄涛;赵勇进;曲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