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绍宏教授运用膈下逐瘀汤的临床经验

何金波;张晓云

关键词:陈绍宏, 膈下逐瘀汤, 临床经验, 名医验案, 咳喘, 乳癖, 心悸, 痛证
摘要:膈下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用于治疗膈膜以下、上腹部血瘀积块等疾患;陈绍宏教授在继承王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膈下逐瘀汤临床运用拓展,用于治疗肺纤维化、乳腺增生症、冠心病、胸腹慢性炎症等疾病,疗效确切;为膈下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值得借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IgA肾病中西医治疗进展

    目的 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小儿IgA肾病的文献进行总结,了解小儿IgA肾病的治疗现状,以期为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并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小儿IgA肾病的中西医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部分治疗仍存在争议.结论 中西医治疗小儿IgA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缺乏更多的循证依据及经验总结,且需长期的随访.

    作者:翟文生;李冰;赵永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9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89例.2组患儿均给予包括降温、止咳、抗感染等处理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 2组病例接受综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的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更为明显且迅速的改善作用,及时预测患者的潜在危险,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晓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陈镜合教授辨治胃肠疾病经验撷要

    随着现代人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的增大,生活规律紊乱,致使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本文将陈镜合教授辨治胃肠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包括病机认识,辨证论治及临证特点.

    作者:林永杰;谢欣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是针对上岗之后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继续学习医学科学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一种终身教育.本文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云南省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医院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就医院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心得体会,对综合性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作者:方琴;姜丽娟;童晓云;刘晓萍;谢娅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结合治护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护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可积极促进病症好转,提升临床疗效并良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在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在急诊实习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典型病例为切入点,将思维导图引入急诊实习带教教学中,将60个实习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的带教方法,2组学生实习前后均进行考试.结果 2组学生在实习前的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实习后,2组学生的成绩均有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更显著.结论 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提高急诊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李云华;杨若俊;马俊彦;苏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顾植山教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浅析

    顾植山教授用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经方的临床应用,是龙砂医学流派三大特色之一.本文以顾植山教授用开阖枢理论指导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3则,阐述当疾病由少阳刚入太阴时通过调理少阳枢机,可枢转回少阳而解,当病在厥阴亦可通过调理少阳枢机使病出表至少阳而愈.只要抓住这两种病机,不必“诸证悉具”,就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临证时应遵循古法煎服,注意煎服时间,并要确保柴胡为北柴胡.

    作者:叶新翠;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47例

    目的 评价中药灌肠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过程中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列入统计95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星蒌承气汤灌肠,对照组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疗程均为(5±2)天,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后分别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候评价量表、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7天、14天的NIHSS评分、痰热腑实证候积分、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中药灌肠法可通过通腑气、化痰热缓解病势,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申斌;于川;王磊;刘福奇;徐寅平;邹忆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薤白防治胸痹作用探析

    本文结合古人经验和现代文献综合分析胸阳痹阻是胸痹的主要原因,阳微阴弦为胸痹病机之关键,又通过古籍考证了薤白防治胸痹的功效,探讨了薤白防治胸痹的临床疗效,及防治心血管病现代药理作用,指出薤自在防治胸痹方面具有理论依据,同时具有临床和药理依据,提示薤白防治胸痹药用价值较高,未来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作者:李鑫辉;杜建芳;黄淼鑫;李雅婧;胡方林;许福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皮肤病防治中的运用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随着皮肤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如何“防治”皮肤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中医学“治未病”理念运用到皮肤病的防治中,对延缓疾病发展,防止疾病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妍;叶建州;滕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统禅学文化对培养中医学生中医思维的启示

    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医的思维方式也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传统禅学文化的角度,探讨禅学对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启示.

    作者:郭凤鹏;樊尊峰;崔利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学专业“RNA的生物合成”教学设计案例

    中药学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根据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生物化学课程《RNA的生物合成》章节的教学设计,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板书设计、教学互动环节、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授课效果.

    作者:马利刚;郑晓珂;赵乐;韩永光;武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术汤加味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60例

    目的 观察二术汤加味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二术汤加味汤剂口服,一日一剂,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用双歧杆菌、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二术汤加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双歧杆菌、蒙脱石散对照组(P<0.05).结论 二术汤加味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霄玲;林瑜;徐艳萍;周鑫;林锋;李超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野生赤芍无机元素分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野生赤芍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并从无机元素角度评价不同产地野生赤芍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对不同产地的野生赤芍药材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建立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赤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赤芍药材中钙(Ca)元素含量高,含量8.701~28.211g/kg;其次为钾(K),含量2.381~6.054 g/kg,镁(Mg)、铝(Al)和磷(P)元素的含量也较高,P元素含量在不同的样品间差异较大;微量元素中铁(Fe)和锶(Sr)含量较高,其次为钡(Ba)、锌(Zn)和锰(Mn);大部分元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区分黑龙江和内蒙古两个产地的样品.结论 赤芍中主要含Ca、K、Mg、A1、P、Fe、Sr、Ba、Zn和Mn等元素;从无机元素角度分析,黑龙江产的赤芍药材质量较好.

    作者:孔德平;姚兰;陈盛君;杨欢;吴德康;祁乃喜;刘圣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青黛散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21例

    目的 观察青黛散外用治疗性病性或非性病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疗效.方法 所有21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轻症者单用青黛散干扑或麻油或冷开水调敷外用,反复不愈者合用口服抗真菌药,疗程4~11天不等,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表明青黛散在治疗性病性或非性病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方面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5.2%.结论 青黛散治疗性病性或非性病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疗效显著、实用、安全、简单、经济,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金龙;廖水香;吴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重点学科的多层次中医康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环节,标志着高校的综合实力与教学科研水平.我校以“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思路,将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技术融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多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中医康复人才培养.

    作者:谭洁;张泓;艾坤;曾序求;易细芹;邓石峰;周予婧;李跃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2000份中药处方,统计其不合理情况.结果 不合理处方原因主要为诊断与方剂不符、用量错误、药物配比不当、用药重复、未标脚注.结论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环节,对其进行有效完善可以提高药学服务.

    作者:李海涛;刘丹;蔺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方临证——桂枝汤类方

    通过对《伤寒论》中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去芍药加葛根汤等类方应用病例介绍,分析总结桂枝汤类方的应用范围、禁忌证及临证要点,进一步挖掘张仲景在杂病治疗方面的精髓,以展示经方巨大的临床魅力.

    作者:郝建桥;钟道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止血、脱水、神经保护及支持对症治疗),并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脱水、神经保护及支持对症治疗),除此之外不加用任何其他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治疗愈后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愈后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7d、14d和28 d后,治疗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出血神经功能障碍有明确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昭;张毅;周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