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方琴;姜丽娟;童晓云;刘晓萍;谢娅萍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中医医院, 实践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是针对上岗之后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继续学习医学科学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一种终身教育.本文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云南省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医院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就医院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心得体会,对综合性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不孕不育症的中医辨治经验

    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球约有1亿不孕不育患者.一般认为其病因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流产比率增加等因素相关.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源远流长,优势明显.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为不孕不育症与肾、心、肝、脾相关,辨证论治,效果颇佳.

    作者:盛拥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学专业“RNA的生物合成”教学设计案例

    中药学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根据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生物化学课程《RNA的生物合成》章节的教学设计,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板书设计、教学互动环节、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授课效果.

    作者:马利刚;郑晓珂;赵乐;韩永光;武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女贞子对免疫相关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超敏反应引起的炎症等功效,并且涉及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为一种中药常用药,其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退虚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等症.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降血脂,消炎等作用.

    作者:于东波;张宏方;郑玉;于鹏龙;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方临证——桂枝汤类方

    通过对《伤寒论》中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去芍药加葛根汤等类方应用病例介绍,分析总结桂枝汤类方的应用范围、禁忌证及临证要点,进一步挖掘张仲景在杂病治疗方面的精髓,以展示经方巨大的临床魅力.

    作者:郝建桥;钟道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西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每天1次,每次0.2 mg,连服8周.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又给予了中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好于对照组88.0% (P< 0.05).观察组的大尿流量高于对照组,而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郝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肝胆病学科的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学科发展的必要因素.本文针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肝胆病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学科自身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体现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

    作者:刘鸣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47例

    目的 评价中药灌肠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过程中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列入统计95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星蒌承气汤灌肠,对照组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疗程均为(5±2)天,治疗前及治疗7天、14天后分别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候评价量表、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7天、14天的NIHSS评分、痰热腑实证候积分、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中药灌肠法可通过通腑气、化痰热缓解病势,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申斌;于川;王磊;刘福奇;徐寅平;邹忆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眩晕病(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眩晕病(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病患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单独采用天麻素、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EEV评分和单独应用天麻素、前列地尔比较,其组间、不同观察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单独应用天麻素)与对照组2(单独前列地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结果 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应用天麻素、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天麻素及前列地尔治疗眩晕病(腔隙性脑梗死)均有效,但两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令奇;王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目的 探讨应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运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涂长英;曾笑影;芦盛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9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89例.2组患儿均给予包括降温、止咳、抗感染等处理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 2组病例接受综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治疗长期发热65例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在长期发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长期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菌药物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疗程(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经过2周连续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8.5%,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热症状复发6例,复发率9.2%;对照组患者复发11例,复发率16.9%,二者相比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长期发热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确切,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德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思力华治疗COPD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思力华联合使用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8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雾化思力华(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FEV1(63.11±16.44)%、FEV1/FVC(54.13±14.59)%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思力华联合使用对COPD患者疗效显著且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统禅学文化对培养中医学生中医思维的启示

    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医的思维方式也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传统禅学文化的角度,探讨禅学对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启示.

    作者:郭凤鹏;樊尊峰;崔利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学教学中的汇通中西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成效如何与学生未来的临床医疗水平密切相关,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国策和方针,为了不和医疗实际相脱节,避免学生由于中西医药理论认识的巨大差异而面对临床用药无所适从,就需要教学中在保持“中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化、药理成果,对中药的性能、功效、适应病证和使用注意等内容进行讲解,汇通中西.

    作者:金素安;袁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在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在急诊实习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典型病例为切入点,将思维导图引入急诊实习带教教学中,将60个实习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的带教方法,2组学生实习前后均进行考试.结果 2组学生在实习前的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实习后,2组学生的成绩均有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更显著.结论 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提高急诊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李云华;杨若俊;马俊彦;苏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两面针缓释片制备工艺

    目的 确定两面针缓释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HPMC用量、乳糖用量、HPMC目数为优选因素,以2、6、12h三个时间点的释放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确定合理的两面针缓释片制备工艺.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即两面针提取物13.2 9,HPMCK4M4g,目数为180目以上,乳糖0.5g,90%乙醇液适量,1%硬脂酸镁做润滑剂.工艺重现性好.

    作者:赵森;姜黎;邹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1例,对照组在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总疗程为7天,比较2组治疗效果、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与对照组83.87%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肺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中西药联合应用达到了标本同治的效果,有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作者:郭发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是针对上岗之后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继续学习医学科学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一种终身教育.本文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云南省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医院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就医院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心得体会,对综合性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作者:方琴;姜丽娟;童晓云;刘晓萍;谢娅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周次清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的范畴,临床典型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常伴有失眠、胸闷、气短、健忘等.周次清教授秉持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本文介绍周次清教授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归纳为:1)滋阴降火法2)清心化痰法3)益气养阴法4)交通心肾法5)疏肝理气法6.滋阴潜阳法.并从阳气偏盛、阴液不足两方面论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脏腑辨证,以求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孙宁宁;张蕴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泽被万世《伤寒论》医圣千古张仲景

    《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名著之一,其对临床的重大指导意义已经被各中医学者广泛认可,但伤寒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我们首先将分析《伤寒论》在中医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其次从《伤寒论》的医德和医术角度介绍伤寒论的主要思想和特点,后分析它对于初学中医者有何重要指导意义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的具体体现.

    作者:朱宏;周彤;董春龙;范云野;许甜;赵馨;包敏;季琴;邱陈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