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涂长英;曾笑影;芦盛贞

关键词:手穴点穴, 隔药饼灸, 支气管哮喘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运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咽喉科症状整合结合TBL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的 以症状为主线的整合教学理念和T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 通过撰写“上呼吸道呼吸困难”为主线的整合教案,采用TBL授课法,分析并阐述以症状为主线的整合教学和TBL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体会.结果 症状整合教学重点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相关章节内容之间彼此独立脱节的问题,从纵向向横向拓展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临床思维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与TBL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逻辑分析、综合理解、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作者:张淳;张华;万汉锋;陈燕青;石嘉俪;李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陈镜合教授辨治胃肠疾病经验撷要

    随着现代人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的增大,生活规律紊乱,致使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本文将陈镜合教授辨治胃肠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包括病机认识,辨证论治及临证特点.

    作者:林永杰;谢欣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和医派肿瘤治未病理论初探

    通过“中和”医派思辨方法研究,分析其与肿瘤相关的防治与调护理论,对恶性肿瘤的预防与养生,病变的早期发现,已知肿瘤的辨证,疾病治疗后的调养等方面进行讨论,力求通过观察中医角度下肿瘤防治,为易患人群提供早期发现肿瘤的方法,对已知肿瘤发病患者提供适当的调养、治疗、预后防复发的方法;结合相应辨证方法辨析疾病的发展规律,阐述中医理论下的恶性肿瘤治未病观点和方法.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结合治护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护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可积极促进病症好转,提升临床疗效并良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症状因子在冠心病健康管理的运用

    冠心病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冠心病早期筛查及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的形成具有时间性,心绞痛作为其主要症状及诊断依据,相对滞后,不利于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探讨中医症状因子在冠心痛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其民;宋朝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金银花液配合碳酸氢钠溶液预防吸入激素致口腔疾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金银花液联合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应用于哮喘病人,预防吸入用激素致口腔疾病疗效的观察.方法 选择130例支气管哮喘使用表面激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采用金银花液配合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65例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治疗7d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阳性、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0.76%、9.2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29.23%.结论 金银花液配合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应用于吸入性激素病人,可有效减少真菌感染及口腔溃疡的发生.

    作者:曾笑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孕不育症的中医辨治经验

    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球约有1亿不孕不育患者.一般认为其病因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流产比率增加等因素相关.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源远流长,优势明显.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为不孕不育症与肾、心、肝、脾相关,辨证论治,效果颇佳.

    作者:盛拥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75例

    目的 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添加益肾清利活血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p(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BUN(尿素氮)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镜中心护理管理中的集约化管理实践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内镜中心护理管理当中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内镜中心患者共12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62例对照组和66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集约化管理模式,将2组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内镜中心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集约化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具备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学教学中的汇通中西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成效如何与学生未来的临床医疗水平密切相关,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国策和方针,为了不和医疗实际相脱节,避免学生由于中西医药理论认识的巨大差异而面对临床用药无所适从,就需要教学中在保持“中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化、药理成果,对中药的性能、功效、适应病证和使用注意等内容进行讲解,汇通中西.

    作者:金素安;袁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野生赤芍无机元素分析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野生赤芍无机元素含量差异,并从无机元素角度评价不同产地野生赤芍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对不同产地的野生赤芍药材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建立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赤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赤芍药材中钙(Ca)元素含量高,含量8.701~28.211g/kg;其次为钾(K),含量2.381~6.054 g/kg,镁(Mg)、铝(Al)和磷(P)元素的含量也较高,P元素含量在不同的样品间差异较大;微量元素中铁(Fe)和锶(Sr)含量较高,其次为钡(Ba)、锌(Zn)和锰(Mn);大部分元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区分黑龙江和内蒙古两个产地的样品.结论 赤芍中主要含Ca、K、Mg、A1、P、Fe、Sr、Ba、Zn和Mn等元素;从无机元素角度分析,黑龙江产的赤芍药材质量较好.

    作者:孔德平;姚兰;陈盛君;杨欢;吴德康;祁乃喜;刘圣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处方分析在中药药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2000份中药处方,统计其不合理情况.结果 不合理处方原因主要为诊断与方剂不符、用量错误、药物配比不当、用药重复、未标脚注.结论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环节,对其进行有效完善可以提高药学服务.

    作者:李海涛;刘丹;蔺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陈绍宏教授运用膈下逐瘀汤的临床经验

    膈下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用于治疗膈膜以下、上腹部血瘀积块等疾患;陈绍宏教授在继承王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膈下逐瘀汤临床运用拓展,用于治疗肺纤维化、乳腺增生症、冠心病、胸腹慢性炎症等疾病,疗效确切;为膈下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值得借鉴.

    作者:何金波;张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RO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在治疗颈源性头痛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滕梦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方临证——桂枝汤类方

    通过对《伤寒论》中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去芍药加葛根汤等类方应用病例介绍,分析总结桂枝汤类方的应用范围、禁忌证及临证要点,进一步挖掘张仲景在杂病治疗方面的精髓,以展示经方巨大的临床魅力.

    作者:郝建桥;钟道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皮肤病防治中的运用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随着皮肤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如何“防治”皮肤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中医学“治未病”理念运用到皮肤病的防治中,对延缓疾病发展,防止疾病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妍;叶建州;滕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李振华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李振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通过潜心研究总结出:肠易激综合征多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虚为本,气机不畅,湿邪困阻为致病之标,提出疏肝健脾、祛湿止泻为法,以使气机调达、脾气健旺,标本兼顾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预防医学问题引导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预防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流行病学方法一直是学生认为比较枯燥和难理解的内容,而且该课程是限选考查课.因此本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2013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一班97人设为对照组,2013级针灸推拿学专业二班98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案例导入传统教学法(仅借助案例授课),实验组实施“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并用,探讨其教学效果,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刘晓蕙;裴兰英;闫国立;徐学琴;孙春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目的 探讨应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运用手穴点穴配合隔药饼灸治疗支气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涂长英;曾笑影;芦盛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周次清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的范畴,临床典型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常伴有失眠、胸闷、气短、健忘等.周次清教授秉持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本文介绍周次清教授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归纳为:1)滋阴降火法2)清心化痰法3)益气养阴法4)交通心肾法5)疏肝理气法6.滋阴潜阳法.并从阳气偏盛、阴液不足两方面论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脏腑辨证,以求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孙宁宁;张蕴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