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振华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王萍

关键词: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李振华, 名医经验
摘要:李振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通过潜心研究总结出:肠易激综合征多虚实夹杂之证,以脾虚为本,气机不畅,湿邪困阻为致病之标,提出疏肝健脾、祛湿止泻为法,以使气机调达、脾气健旺,标本兼顾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针灸治疗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总结针灸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关缓解临床癌性疼痛、减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静脉炎、顽发热症状等病症,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中的作用.肯定针灸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值得更广泛应用与深入研究.

    作者:许晓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术汤加味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60例

    目的 观察二术汤加味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二术汤加味汤剂口服,一日一剂,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用双歧杆菌、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二术汤加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双歧杆菌、蒙脱石散对照组(P<0.05).结论 二术汤加味治疗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疗效高、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霄玲;林瑜;徐艳萍;周鑫;林锋;李超医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养老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50例

    目的 观察针刺养老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患者采用针刺养老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结果 50例中,痊愈46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 针刺养老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有着良好效果.

    作者:陈万辉;赵燕琼;冉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骨伤实验教学探索

    骨伤科是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骨伤实验教学对于学好骨伤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实验项目偏重手术操作,而考虑到现在的医疗需求、社会发展、疾病谱变化等方面的改变,这样的项目设置已经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项目设置上要进行合理调整.

    作者:聂爱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周次清教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的范畴,临床典型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常伴有失眠、胸闷、气短、健忘等.周次清教授秉持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本文介绍周次清教授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归纳为:1)滋阴降火法2)清心化痰法3)益气养阴法4)交通心肾法5)疏肝理气法6.滋阴潜阳法.并从阳气偏盛、阴液不足两方面论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脏腑辨证,以求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孙宁宁;张蕴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是针对上岗之后的卫生技术工作人员,继续学习医学科学发展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一种终身教育.本文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云南省中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医院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就医院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几点心得体会,对综合性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作者:方琴;姜丽娟;童晓云;刘晓萍;谢娅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肺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1例,对照组在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总疗程为7天,比较2组治疗效果、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与对照组83.87%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肺炎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中西药联合应用达到了标本同治的效果,有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作者:郭发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症状因子在冠心病健康管理的运用

    冠心病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冠心病早期筛查及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的形成具有时间性,心绞痛作为其主要症状及诊断依据,相对滞后,不利于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探讨中医症状因子在冠心痛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其民;宋朝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治疗长期发热65例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在长期发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长期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菌药物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连续治疗1个疗程(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经过2周连续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8.5%,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热症状复发6例,复发率9.2%;对照组患者复发11例,复发率16.9%,二者相比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长期发热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确切,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德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顾植山教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浅析

    顾植山教授用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经方的临床应用,是龙砂医学流派三大特色之一.本文以顾植山教授用开阖枢理论指导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3则,阐述当疾病由少阳刚入太阴时通过调理少阳枢机,可枢转回少阳而解,当病在厥阴亦可通过调理少阳枢机使病出表至少阳而愈.只要抓住这两种病机,不必“诸证悉具”,就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临证时应遵循古法煎服,注意煎服时间,并要确保柴胡为北柴胡.

    作者:叶新翠;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情景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作用的探讨

    目的 通过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探讨情景教学法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1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名.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后进行实践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问卷调查反馈,该教学法的采用得到实验组学生的好评.结论 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党惠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饮片在药店零售经营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在药店零售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和实地调查,了解中药饮片在药店零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 中药饮片在药店零售经营中在采购、验收与贮存、销售、代煎服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结论 药店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经营,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再教育和技艺评比;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中药饮片的检查、抽检力度,注重对中药饮片用药安全的宣传;建议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探索中药饮品全过程监管的方式、方法.

    作者:刘颖铄;莫颖宁;张智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结合治护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护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症状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方案可积极促进病症好转,提升临床疗效并良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75例

    目的 探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添加益肾清利活血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p(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BUN(尿素氮)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传统禅学文化对培养中医学生中医思维的启示

    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医的思维方式也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传统禅学文化的角度,探讨禅学对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启示.

    作者:郭凤鹏;樊尊峰;崔利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膝痛宁熏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31例

    目的 观察中药膝痛宁熏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患者,术后2周内给予主动锻炼,辅以小幅度CPM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机功能锻炼;从术后第3周开始,给予中药膝痛宁熏蒸和关节松动术治疗,期间继续使用CPM机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2、3月各随访1次,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失访,参照Judet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7例,无并发症.结论 中药膝痛宁熏蒸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作者:邱小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思力华治疗COPD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与思力华联合使用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8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雾化思力华(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FEV1(63.11±16.44)%、FEV1/FVC(54.13±14.59)%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思力华联合使用对COPD患者疗效显著且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参苓白术散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应用理中汤与参芩白术散联合对患有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收治的88例患有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西医用药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理中汤与参苓白术散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泻症状用药后彻底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腹泻疾病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理中汤与参芩白术散联合对患有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黄晓超;侯满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郑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举隅

    目的 探讨郑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 归纳总结郑建民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郑建民教授针对病情辨证施治,抓住“虚、瘀、浊、毒”这一病机关键,从益气养血、健脾补肾,通腑和胃、泄浊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三大方面着眼去审视病情,标本兼顾,注意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艳芳;郭云协;薛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陈绍宏教授运用膈下逐瘀汤的临床经验

    膈下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用于治疗膈膜以下、上腹部血瘀积块等疾患;陈绍宏教授在继承王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膈下逐瘀汤临床运用拓展,用于治疗肺纤维化、乳腺增生症、冠心病、胸腹慢性炎症等疾病,疗效确切;为膈下逐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值得借鉴.

    作者:何金波;张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