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37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分析

李新才;林玉梅;黄超林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营养状况, 电化学发光
摘要:目的:了解龙岩市本地人群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为该地区人群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对在2015年4月-2017年2月间来我院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7例25-羟基维生素D的平均浓度为(47.72±21.17)nmol/L,其中处于严重缺乏160例(14.07%),缺乏491例(43.18%),不足364例(32.01%),充足122例(10.73%).男性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5).不同年龄组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4.24,P<0.05).不同年龄组25-羟基维生素D严重缺乏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χ2=20.61,P<0.05).夏秋季检测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冬春季检测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t=4.44,P<0.05).结论:应加强该地区人群维生素D的摄入量和冬春季户外活动,尤其需加强60岁以上的老人或女性人群的维生素D摄入量.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腋窝入路腔镜下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转归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喉返神经麻痹、低血钙、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皮下气肿和淤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前胸疼痛和不适、术后疼痛、总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采用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旭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与茶多酚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茶对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GCF)、牙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各项指标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GCF、TM、PLI、AL、SBI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和龈上洁治术联合茶多酚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均有良好的效果,但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效果更佳,并且临床满意度高,应用方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凤峡;孙喜龙;王胜涛;王志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西地那非+硫酸镁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将西地那非、硫酸镁同时用于辅助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西地那非联合呼吸机对患儿进行医治,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使用两种方式进行医治后的临床效果做出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现象,且实验组患儿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方式可显著减少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联合使用西地那非、硫酸镁辅助治疗,可以加快患儿病情的康复.

    作者:刘玉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对鼻咽癌放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对鼻咽癌放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1例鼻咽癌患者为例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在放疗过程中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放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护理、饮食干预、功能锻炼、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配合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A rtem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Artem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标本及3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按术后病理分为肺腺癌组(Ⅱa、Ⅱb、Ⅲa期)、肺腺癌组(Ⅰa、Ⅰb期)、肺鳞癌组及正常肺组织组,检测各组组织中Artemin的表达量.结果:肺腺癌组(Ⅱa、Ⅱb、Ⅲa期)Artemin表达量高,肺腺癌组(Ⅰa、Ⅰb期)Artemin表达量次之,肺鳞癌组与正常肺组织组低.结论:Artemi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腺癌的侵袭转移相关联.

    作者:代祖建;林旭;叶建刚;陈树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探究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抑郁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患者有效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相同的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似,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比帕罗西汀快,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芹;徐领先;王文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 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2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为对象.根据机械通气7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6例)和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通气前后PTC和WBC水平,按照PCT≥0.5ng/ml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PCT诊断VAP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VAP组机械通气后PCT和WBC显著高于非VAP组和通气前(P<0.05).通气后,VAP组不同水平分布(<0.5ng/ml、0.5~2.0ng/ml、2.0~10.0ng/ml、≥10.0ng/ml)与非V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ng/ml为阳性.结论:PCT诊断VA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用于VAP的早期诊断.

    作者:赵白兰;朱红艳;张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常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不够满意,副作用明显,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其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延缓患者病情进展等.因此,本文就近些年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综合论述.

    作者:张小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旋、摸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灵酊剂涂擦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马建辉;刘博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使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100例实施脊髓脊柱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引流量以及脑脊液停漏时间显著较好,护理满意度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感染指数显著好转(P<0.05).结论:对于实施脊髓脊柱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3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彩超、立位平片及CT检查3种不同方法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以优化急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腹部平片、彩超及腹盆腔CT检查,对比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准确性.结果:腹部CT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梗阻部位以及是否出现肠绞窄与腹部彩超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病因的诊断,腹部CT检查优于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平片检查在各方面诊断准确性均低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肠梗阻影像学检查中,多层CT及腹部彩超检查诊断准确性均较高,且以CT优,但彩超检查具有无射线影响、经济及无创的优点,更适宜作为首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颜雷;拜文涛;宋慧萍;张志明;刘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类克治疗克罗恩病输液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情况及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用类克治疗的67例克罗恩病患者,调查其可能影响输液反应的因素,观察其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11.9%)发生了输液反应,其中荨麻疹5例,皮肤瘙痒2例,寒战1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有过敏史者更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6.606,P=0.035),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生输液反应(O R=12.343,P=0.004).结论:类克治疗克罗恩病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不严重,用药时多关注患者个体因素影响.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不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肠镜诊疗患者92例分为两组,每组46例,口头组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规范组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采用规范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就两组患者肠镜诊疗知识认知、肠道准备配合度和肠道清洁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规范组肠道清洁度明显高于口头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口头组,患者肠镜诊疗知识认知、肠道准备配合度均明显优于口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规范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显著比口头组好(P<0.05).结论:不同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对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效果的作用不同,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方式可更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对肠镜诊疗知识的认知和肠道准备配合度,提高肠道清洁度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谭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防治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发病率高,患者众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阻碍患者治疗的进程,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放射线和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损伤骨髓造血系统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化疗药物还能通过加快血小板的凋亡速率或增强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清除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临床上可通过血小板输注、生物药物、化学药物及中医药的应用,来防治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提升血小板水平的同时,还能达到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副反应较少,优势明显,未来可加强相关中成药的研发,以实现该症的理想防治.

    作者:李芳;余梦瑶;江南;许晓燕;贺黎铭;罗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沟通技巧在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5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统一带教以及集中学习常规教学法,观察组于常规教学基础上加入一定沟通技巧,对比两组学习后血液透析考核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考核分数为(90.67±5.38)分、患者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5±4.26)分、76.00%(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技术操作教学过程中,采取沟通技巧,能显著提升实习护士透析操作技术水平,优化护理质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陈恒梅;黄巧萍;林钰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细菌涂片镜检辅助诊断腰椎结核术后肠瘘1例

    腰椎结核常并发寒性脓肿,但穿破腹腔形成肠瘘的则属罕见,国内报道极为少见.近,笔者在利用原始标本细菌涂片镜检时,于第一时间与影像科医生一起为临床医生及时诊断了1例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肠瘘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剑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孕期抗菌药物使用对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抗菌药物使用对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4例妊娠期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分为观察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与对照组(未采用抗生素治疗),每组62例.详细统计患者的感染类型及观察组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比较两组不良妊娠发生率及分娩前胎儿末次B超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感染的疾病类型主要以梅毒、淋病、支原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生殖器疱疹等为主;观察组所用的抗菌药物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70.79%)使用多,青霉素(37.10%)次之;观察组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B超检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妊娠期感染性疾病能有效减少妊娠期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习小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改善不同年龄阶段白血病患儿的不良情绪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治疗对儿童白血病的作用.方法:选择68例白血病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和心理干预治疗2周后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制定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紧张、恐惧、抗拒的不良情绪变化,同时让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经过心理干预治疗后12岁以下的患儿不良情绪显著降低(P<0.05),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儿童白血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林婷;翁依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下肢关节畸形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患儿接受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患儿40例,通过数学随机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接受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和GM FM评分的改善幅度、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和GMFM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下肢关节畸形患儿接受针刀微创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使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加大,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谭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1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活动时心前区不适2个月,加重1d来院.既往体健. 查体:BP 确 130/80mmHg (1mmHg =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及杂音.心电图示:V1 ~ V4 导联 ST 段压低 0 .1 ~0.2mV,T波直立.入院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拜阿司匹林、波立维、阿托伐他汀钙、美托洛尔缓释片、依诺肝素等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及胸片、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冠脉造影见:LAD近段次全闭塞,遂于LAD近段狭窄处置入支架1枚.术后停用波立维,更换为替格瑞洛联合抗栓,先给予负荷剂量180mg,继而维持剂量90mg po bid.当日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夜间明显,能平卧,睡眠不佳 ;次日夜间又出现相同症状,复查心电图均大致正常.出院后继续服用,夜间症状渐加重,不能平卧,常被憋醒,端坐呼吸,睡眠极差.术后4周复诊时停用替格瑞洛,再次更换为波立维联合抗栓,先给予负荷剂量300mg,继而75mg po qd,随访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消失,夜间平卧,睡眠改善.

    作者:孟凡刚;张沐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