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玉红

关键词:宫颈癌, 癌前病变,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同期体检的78例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月经初潮时间、初次性生活年龄、吸烟史、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宫颈慢性炎症、避孕药使用情况、HPV感染情况、定期体检等。将上述研究所得各项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初次性生活年龄<18周岁、患有宫颈慢性炎症、具有避孕药物使用史、具有吸烟史、存在HPV感染、流产次数≥2次、未定期体检、分娩次数≥2次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初潮时间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各项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女性人群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体会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痛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对80例脾胃虚寒型病例用黄芪建中汤化裁治疗。结果:痊愈48例,显效25例,进步3例,无效4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黄芪建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效果颇佳。

    作者:黄世珍;熊玉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肺疾病患者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媛媛;赵松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11例进行临床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9%,对照组为81.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对照组为7.27%,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案。

    作者:彭连红;傅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积极心理学在外科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以帮助人们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各类问题和挑战为目标的新兴心理学学科,其有助于个人培养乐观、自信、感恩等积极特质的人格。经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外科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中,发现其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情绪中正性积极力量,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作者:刘洪;曹萍;明英姿;成柯;牛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同时选取稳定期患者20例作为COPD稳定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血清CRP及PCT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RP及PCT 表达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RP及 PCT ,对治疗AECOPD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大锐;田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沈阳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环境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环境空气消毒工作现状,分析我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预防和控制因空气传播的院内感染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类别环境空气消毒质量进行采样监测分析。结果:抽检各级医疗机构81家,采集样品总数690份,合格525份,合格率76.09%,市级、区县、厂矿、民营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85.96%、76.51%、71.55%、6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类别环境中,Ⅰ类环境、Ⅱ类环境、Ⅲ类环境、Ⅳ类环境空气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0%、64.38%、78.50%、7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沈阳市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效果在不同级别医院及不同类别环境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Ⅱ类环境及民营医疗机构的空气消毒效果监督和管理。

    作者:贾平骜;黄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小儿哮喘缓解期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30%,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高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 resepsin 对急诊患者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Presepsin(可溶性CD14亚型)为一种新型脓毒症诊断标志物,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在国内报道较少,因此,笔者前瞻性纳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评价Presepsin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满足SIRS患者,收集患者血清,评价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 )、Presepsin等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91例患者,包括84例非感染性SIRS患者与107例脓毒症患者。三种标志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Presepsin)、0.85(PCT)、0.76(CRP)。Presepsin与 PCT 两者之间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标志物,Presepsin展现出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的鉴别价值与对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金腊梅;蒋明勇;韦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积极配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有利于临床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振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性别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且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88例患者为病例组,按年龄和性别1∶1匹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将脑卒中患者分为老年、中年和青年,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将收集到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而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获得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TC、FPG相关;中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相关;青年人群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收缩升高、高血压病史相关;男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LDL-C和SUA有关,女性发生缺血性脑梗死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史、TC、SCr和高舒张压有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年轻的收缩压升高者罹患风险越大;空腹血糖高的男性较女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高舒张压的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罹患风险。

    作者:朱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科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等活动。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使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前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由60%达到80%,超过预定值。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开始重视洗手,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来香;范海静;邵荣峰;邵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深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产科1例以神经系统抽风为主要表现的产妇的诊断、误诊,终确诊后给予血浆置换与激素治疗[1]。结果:血浆置换与激素治疗效果明显,而输注血小板效果不佳。结论:一定要通过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来提高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否则易诊断错误,延误治疗。

    作者:曲文洁;徐雪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高脂标本消除生化检测干扰的探讨

    目的:探讨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高脂标本消除高乳糜微粒对生化项目检测干扰的效果。方法:将体检收集到的标本经常规低速离心10min后,分为血清外观澄清、无溶血、无黄胆正常组和血清混浊高脂标本组(甘油三酯>12.0mmol/L ),分离血清用1.5ml微量管分装,再经低温高速离心30min ,弃去乳白色上清液,混匀下清液,分别测定两种离心方法的生化项目,进行两种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结果比对。结果:血清外观正常组经低温高速离心前后生化项目部分结果无差异,高脂标本组低温高速离心后,消除乳糜微粒的影响,生化结果明显改善。结论:利用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高脂标本可以消除高乳糜微粒对生化检测项目的干扰。

    作者:谢艳艳;余孙兴;尹莲花;陈海燕;方喜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Ⅲ型副流感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Ⅲ型副流感病毒PIV3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12月收治的49例PIV3肺炎患儿发病季节、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肺功能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春夏季39例(79.59%),发病年龄<1岁30例(61.22%),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喘息、肺部粗湿啰音,喘息患儿易合并肺功能异常,胸片以双肺受累多见,少部分患儿有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49例均治愈出院,出院1周随访肺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春夏是PIV3肺炎的高发季节,婴儿为高发人群,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喘息,并发症少,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极少数合并细菌感染者需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前期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操作技能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临床前期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这些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初步分析了目前学生临床前期口腔修复学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探讨教学改革的途径,如在教学中运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模拟诊疗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李昊;廖红兵;卢国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 、NSE 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7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A组加用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治疗,B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NSE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变化。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B组的80.77%(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A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7d及14d两组的血清NSE及hs-CRP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ACI能够显著降低hs-CRP及NSE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玉龙;赵佩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抽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43)予以奈达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对照组(n=43)予以顺铂周疗(40mg/m2)+放疗,共4~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中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肾脏毒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奈达铂与顺铂周疗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显著,两者疗效相似,但奈达铂周疗同步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及肾脏毒性低,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张兰胜;李彩红;陈方荟;周立建;朱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在急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炎患儿中,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肺炎患儿,均给予消炎、止咳、平喘等临床治疗。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另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急性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方案,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增加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朱若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外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脑外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了我院脑外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在我院进行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受培训对象为我院脑外科护理人员23名。比较培训前与培训后的安全隐患情况。结果:我院经脑外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后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培训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防范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进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再手术的原因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M esser-klinger术式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65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术后鼻腔药物冲洗,结合术后弱激光术腔照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病变清除彻底,窦口开放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症状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10例。结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再手术适合于鼻腔黏连、堵塞、病变清楚但手术不彻底的患者,围手术期联合药物及弱激光的综合治疗及术后随访可提高手术后疗效,对于术后短期内即发生术腔疤痕粘连、肉芽增生严重及鼻息肉病患者疗效不佳。

    作者:张清;赵瑞;张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