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朱立强;黄荣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 痰液, 腺癌, 诊断, 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痰液基细胞学检查(LCT )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3-12月送检的536例肺癌患者痰液,同时进行LCT制片和常规涂片(CS),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3类:阴性、可疑为癌、癌;后两类报告为阳性,对2种方法均为阳性的126例进行分型。结果:LCT涂片阳性检出率为39.9%(214/536),CS涂片阳性检出率为24.3%(130/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0,P<0.01)。2种方法同时诊断为阳性的126例肺癌中,CS涂片准确分型率为47.6%(60/126),LCT 涂片准确分型率为72.2%(9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P<0.01)。结论:LCT制片在痰液标本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及准确分型率方面均高于CS制片,值得在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推广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他达拉非、坦洛新单用或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继发性性功能障碍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他达拉非、坦洛新单用或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继发性性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观察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继发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A组、B组及C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他达拉非单用、坦洛新单用及两种药物联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 NIH‐CPSI评分。结果:C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 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评分均显著低于A、B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他达拉非、坦洛新单用,两种药物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继发性性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排尿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促进性功能恢复。

    作者:陈厚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讨助产护理对提高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提高高龄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助产护理对提高高龄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90%,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2h内的出血量、分娩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评分以及Apgar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分娩护理上加入助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也能够有效消除产妇在分娩前的焦虑心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分娩的风险,还保障了母婴健康,因此,助产护理干预在产科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菊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胆汁、血清 CA199、hsCRP 水平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胆汁、血清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hsCRP(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水平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A组,n=51)、良性梗阻性黄疸疾病患者(B组,n=45)、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患者(C组,n=60)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患者的胆汁、血清CA199及hsCRP水平。结果:与血清CA199及hsCRP水平相比较,三组患者的胆汁CA199水平较血清升高,胆汁hsCRP水平较血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组组内血清 CA199/hsCRP比值相比较,胆汁 CA199/hsCRP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CA199/hsCRP比值与D/T比值(直接胆红素D‐BIL与总胆红素 T‐BIL的比值)在A组表现为相关关系(r=0.925, P<0.01),而在B组、C组均无相关性。结论:测定胆汁、血清CA199、hsCRP水平以及CA199/hsCRP比值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

    作者:任清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AC 在人工流产术后关爱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流产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PAC )在人工流产术后关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2-12月人工流产术后4975例,依据术后关爱指导方法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2475例,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2500例,给予PAC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HAMD评分较低,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AC在人工流产术后关爱中应用效果佳,应予推广。

    作者:张丽;卢春洁;王福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治疗在强迫症治疗中应用进展

    强迫症(OCD )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1]。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作者:赵艳卓;韦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73,P<0.05);对比患者治疗前、后Barthal指数评估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73,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急诊进行分诊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分诊护士进行预检分诊系统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预检分诊,比较实施前、后的分诊效果。结果: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实施后,患者、医生、护士对分诊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儿科预检分诊系统能有效改善儿科急诊就诊环境,缩短危重患儿的就诊时间,同时提高急诊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预检分诊系统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谭贵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严重多发伤的 ICU 监护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 U )采取监护及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8例,分为IC U监护和治疗58例(实验组),非IC U监护和治疗30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除此之外实验组进行复苏处理、病情监护及重要脏器的功能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 IC U监护和治疗多发伤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突发状况,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救治成功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住院时间短,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急救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江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脊柱手术微创治疗进展

    随着医用手术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微创技术不干扰正常脊柱生物力学结构,保持脊柱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大限度地减少传统手术方式中出现的医源性损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各类脊柱微创技术的特点、优势、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

    作者:赵基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食管嵌顿义齿自行咳出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障碍40余天”于2015年10月16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15年9月7日突发脑梗死,送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疗,病情稍稳定后,15日转入“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住院期间不慎义齿脱落,误咽入食管,查胸部CT示“食管上段异物,两肺散在炎症性改变,右下肺较明显”,胃管置入,感染控制后,转至我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无糖尿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90次/min ,R 20次/min , BP 126/70mmHg(1mmHg=0.133kPa),神清气平,言语不能,查体合作欠佳。右侧鼻唇沟稍浅。心、肺、腹(-)。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摄胸片(2015年10月16日):(1)上纵隔区致密影,结合病史及外院检查,为脱落假牙所致;(2)两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肿瘤标志物、B超、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2016年1月1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剧咳,自行将假牙呕出。18日复查胸片了解患者假牙咳出情况,胸片示两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咽喉部及胸部未见明显假牙影。胃管进食5d后逐步开始口腔进流质,于2月9日拔出胃管。

    作者:居健惠;霍永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降糖、控压、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81.6%);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九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赣州市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近年来,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预防与康复工作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是患者融入社会、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赣州市精神疾病防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精神专科医院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重视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家庭支持,建立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以促进精神疾病患者更好的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

    作者:郑亚楠;胡明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持续俯屈法接生对降低会阴切开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俯屈接生法对会阴切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3月在我院采用持续俯屈接生法分娩的273例产妇为观察组,2014年1-3月在我院采用常规助产方法分娩的227例产妇为对照组。就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助产方法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新生儿 Apgar评分、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俯屈接生法与传统阴道助产方法比较,能够降低顺产产妇会阴切开率和产后出血率,提高了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对母婴安全有保障。

    作者:李欣;徐素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病症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注射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实验组治疗后胃液引流情况和治疗3d、7d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以及腹部X线检测等情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实验组2例患者出现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结论: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结肠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结肠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直径>1.5cm无蒂及亚蒂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联合钛夹治疗,先进行黏膜下注射,然后行全齐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再用肽夹封闭创面。结果:60例患者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术中12例患者发生出血现象,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停止出血。4例患者在术后12h出血,经处理出血停止。结论:内镜下配合金属钛夹夹闭手术创面,无蒂及亚蒂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预防出血、穿孔及促进创面愈合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向荣;雷霞;王细金;梅万甜;吴琪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健康课堂与微信随访干预措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采用健康课堂及微信随访等方式干预后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干预组110例患者参加健康课堂并定期通过微信方式了解患者近期血压控制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对照组97例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比较6个月、12个月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各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SBP、DBP、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一般疾病管理自我效能、体育锻炼、认知症状管理、与医生沟通情况、精神健康8个方面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这8个方面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改善。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SBP、DBP、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一般疾病管理自我效能、体育锻炼时间、与医生沟通情况和精神健康评分7个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干预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健康课堂及微信随访的干预模式较普通的高血压三级预防模式更具有优势。

    作者:张彩红;周伟;蒋琴;陶晔;王绘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护理和并发症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和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和住院收治行急诊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急诊手术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3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7.62%)高于常规组(8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服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服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子旋;严维;周璇;王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单独行酮康唑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8.9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治疗后4、8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均存在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钱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9月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满意,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