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王瑞

关键词:奥曲肽, 恶性肠梗阻, 有效性,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病症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注射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实验组治疗后胃液引流情况和治疗3d、7d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以及腹部X线检测等情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实验组2例患者出现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结论: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父系表达基因10(PEG1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EG10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8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EG1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EG10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PEG10阳性与低分化等级、Ki67(+)及mDFS缩短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EG10阳性表达提示肝细胞癌预后较差。

    作者:李晓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金刚藤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附件炎包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金刚藤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附件炎包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慢性附件炎包块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应用金刚藤胶囊+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9个月时病情复发率分别为0%、2.0%、8.0%,远低于对照组的28.0%、44.0%、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附件炎包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远期病情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白细胞介素8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深入研究以及其血管内皮炎症病理基础的确立,一些促炎及抗炎因子已被验证是血管损伤病理变化过程的潜在媒介。自1987年白细胞介素8(IL‐8)被首次描述,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尤其是在白细胞运输和激活中的作用已被广大科研学者反复论证。研究表明,IL‐8在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将细胞研究和动物模型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尚未明确。本文对目前IL‐8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宁;庄艺;涂玥;董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泌尿外科微创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慢性出血现象的影响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微创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慢性出血现象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行微创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不同营养支持对慢性出血现象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营养支持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微创术后的慢性出血现象,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潘婷婷;刘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服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服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子旋;严维;周璇;王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脊柱手术微创治疗进展

    随着医用手术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微创技术不干扰正常脊柱生物力学结构,保持脊柱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大限度地减少传统手术方式中出现的医源性损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概述各类脊柱微创技术的特点、优势、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

    作者:赵基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8月-2015年5月接受体检的260例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2岁时有无贫血将入选婴幼儿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每组130例。采用纵向监测的方法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并定期对婴幼儿的身高、体重、行为、智力发育及精神指数等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与分析,发现贫血组婴幼儿体重、体重增长率、智力发育及精神指数明显低于非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与其精神指数与智力发育情况成正相关;贫血组婴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婴幼儿智力发育迟缓。积极的干预与治疗是保证婴幼儿正常发育的关键。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健康课堂与微信随访干预措施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采用健康课堂及微信随访等方式干预后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干预组110例患者参加健康课堂并定期通过微信方式了解患者近期血压控制情况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管理,对照组97例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比较6个月、12个月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各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SBP、DBP、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一般疾病管理自我效能、体育锻炼、认知症状管理、与医生沟通情况、精神健康8个方面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这8个方面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改善。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SBP、DBP、症状管理自我效能、一般疾病管理自我效能、体育锻炼时间、与医生沟通情况和精神健康评分7个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干预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健康课堂及微信随访的干预模式较普通的高血压三级预防模式更具有优势。

    作者:张彩红;周伟;蒋琴;陶晔;王绘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1-2015年武陟县布鲁氏杆菌病流行动态及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武陟县布鲁氏杆菌病(布病)流行动态及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1-2015年武陟县各个乡镇布病发病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以及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情况。结果:2011-2015年武陟县共报告布病病例276例,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报告。其中2011-2014年武陟县布病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而2015年布病发病率有所降低。布病多以春夏季发病率较高,而秋冬季发病率有所降低。布病多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总发病率居前三的地区依次为嘉应观乡、圪当店乡、大封镇。结论:加强对布病的防治及宣传工作,落实政府与乡镇的防控职责,不断培训基础医务人员技能,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从多个方面综合管理,有助于彻底降低布病的发病率以及促进布病防治工作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作者:石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细胞耐药性与 Keap1/Nrf2/p62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耐药性是导致化疗失败及愈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在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Keapl/N rf2通路上调,N rf2及其介导的下游二相抗毒酶表达增高,是导致肿瘤细胞耐药性升高的重要机制。近年来有报道认为自噬通过促进肿瘤细胞产生凋亡抵抗从而产生耐药性。p62参与调节Keapl/Nrf2通路,影响了Keapl的基础水平和Nrf2的基本活性,对肿瘤细胞耐药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肿瘤细胞耐药性与p62/Keapl/Nrf2通路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亚娟;刘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治疗在强迫症治疗中应用进展

    强迫症(OCD )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1]。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作者:赵艳卓;韦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护理和并发症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和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院急诊和住院收治行急诊介入栓塞手术治疗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急诊手术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3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7.62%)高于常规组(80.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9月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满意,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肺炎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 CRP 、N 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炎作为观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全身炎性反应分为SIRS组(32例)和非SIRS组(38例),比较三组CRP、NT‐proBNP水平。结果:SIRS组及非SIR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IRS组 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与体温、心率呈正相关,与CO2分压、中性粒细胞分数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NT‐proBNP对诊断肺炎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赣州市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近年来,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预防与康复工作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是患者融入社会、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赣州市精神疾病防治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精神专科医院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重视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家庭支持,建立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以促进精神疾病患者更好的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

    作者:郑亚楠;胡明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448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以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32例患儿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或家长相关健康知识知晓得分与健康行为形成得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儿与家长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更加符合其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梁雪梅;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已确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00例,统计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47例(82.33%)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174例(58.00%)发生2种及以上并发症;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χ2=6.589,P=0.01),不同年龄层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升高(χ2=27.054,P<0.001);老年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神经病变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多种并发症并存,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及时采取护理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薛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Seminar 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Seminar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泌尿外科见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3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在临床带教中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果:3个月临床见习结束后,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发现实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各单项得分及总分中,Seminar教学评价均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探索和团结协助能力。

    作者:许宁;林婷婷;薛学义;魏勇;蔡海;郑清水;李晓东;林云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宜都市1252例孕期营养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宜都市1252例孕期妇女体成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总体水)基础代谢率的现状及变化规律,通过能量来源、营养素和膳食结构分析,为孕期保健健康营养指导提供参考数据和工作努力方向。方法:选择2015年3-12月在宜都市妇幼保健院1252例孕妇进行孕期营养监测,由专人按标准进行营养检测,同时采用设备自带问卷调查对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准确记录1d的饮食量、种类、辅食添加情况及户内外运动情况。结果:1252例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体成分、膳食结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施行孕期营养指导、参加主/被动运动、健康的个人饮食嗜好及孕期合理补钙等是孕期营养的有利因素。结论:建立了宜都市孕期营养监测膳食营养的正常范围值,为今后孕期膳食营养指导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杨虹;朱诗明;王蓉;柳家珍;胡红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华蟾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沙利度胺和华蟾素注射液,对照组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输血为主的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11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血液学改善5例,总有效率为63.64%;对照组12例中无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例,血液学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输血需求,耐受性好。

    作者:林梅英;莫苑君;尹芳;于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