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

严治梅;吴玉强;薛文翰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胆胰合症方, 拉米夫定
摘要:目的 观察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来自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胆胰合症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肝功能(ALT、AST)复常率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ALT、AS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提高HBV-DNA转阴率,明显改善肝功能,且能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候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补虚祛浊通络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ISI、瘦素、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应用“补虚祛浊通络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进行干预,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既往存在疾病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虚祛浊通络方,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AS-Cog量表延迟词语回忆(ADAS-COG-DV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脂联素(APN)、瘦素(LP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3.3%,优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及2组认知量表(MMSE、ADAS-COG-DVR)积分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PN水平升高,血清LPN水平降低,ISI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研究证实,补虚祛浊通络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损害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该方可能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丽华;赵振;刘艳秋;孙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Mini-CEX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体会

    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通过Mini-CEX对学生进行测评及指导后,认为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Mini-CEX可以增加问诊技能的培养、强化体格检查的培训、明确四诊合参的意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双向激发师生学习主动性、完善医德教育、改进《中医内科学》课程设置、提升中医内科临床带教质量、完善师资力量培育,增强临床教师使命感,今后应在中医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孙妲男;郑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当代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综合设计实验开展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下,医学生物学实验课体系在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做出相应的改革,由简单的形态学观察逐渐向综合性实验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赵珍珍;李伟;马素珍;潘晓丽;张方方;刘丹丹;郝万清;石宁;张明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古代医籍中产后缺乳用药规律浅析

    目的 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产后缺乳的用药规律.方法 运用《中华医典》检索古代医籍中有关产后缺乳的相关方药并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研究发现治疗产后缺乳的常用药物为甘草、酒、穿山甲、天花粉等;常用药对为当归、茯苓,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常用药组为漏芦、甘草、天花粉,白术、茯苓、当归等.结论 由组方规律可以看出,治疗产后缺乳主要以行气活血通络、健脾益气养血两类药物为主,其常用的药味配伍,可为现今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孙碧晨;代春燕;刘超;骆璐瑶;周子正;赵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内科学》之心悸篇说课稿的构思与设计

    说课是教学准备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质量的综合反映.本文以《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章心悸的说课设计为例.以第一临床学院中医学(英语班)学生为教学对象,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内科学说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简要阐述对说课的重要性和现存弊端,强调应重视说课的作用与功能,促进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精研教学内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

    作者:吴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脐疗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治疗组予以双膝部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脐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6.0±2.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Womac关节炎指数治疗后为(19.3±3.8);2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中医药脐疗法治疗老年双膝骨关节炎疗效可靠,奏效迅速,操作方便,依从性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浅谈中医教育

    培养合格的全面的实用型中医学人才,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是两个关键的环节.围绕中医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从老师的导向作用、中医经典学习、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中药学习等几个方面的探讨,完善本科阶段中医教学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成功培养出从事中医特色临床诊疗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古力沙尔阿·吐尔逊;牛相来;景福权;周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二中医院与2015年1月一2015年11月期间,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奇数日期入院的为观察组,偶数日期入院的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护理.在中药熏蒸治疗2个疗程后(20天后)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气滞胃痛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气滞胃痛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吉安市青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5 g/次,3次/日.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93.3%;研究组胃镜总有效率95.0%;经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13例.研究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九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疏肝活血法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黄褐斑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和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中药方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体高;相勇;闫毅;钟瑞平;曾衍胜;曾祥康;陈罗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火针钯点焠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

    目的 观察火针钯点蟀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速刺散刺畸形关节的伸面,同时结合全身整体辨证分型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晨僵时间、20 m步行时间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钯点焯刺法结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作者:马小平;高广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活络消痹熏蒸方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活络消痹熏蒸方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活络消痹熏蒸方治疗,30m 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30m in/次,1次/d,2组均治疗14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绪变化及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中患者治愈21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7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情绪改善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活络消痹熏蒸方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陶江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成药在西医院校中医感冒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让西医院校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方法,结合传统医学辨证论治的治病精髓,在西医院校的课堂上,加入中成药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学习如何合理选择中成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以感冒为例,按病因病机症状,传统医学将感冒分寒、热、暑湿、气虚,通过教授学生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中成药,便于学生对感冒证型及用药的理解.

    作者:叶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患肢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偏瘫后患侧肢体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熏洗配合艾灸)、艾灸组、对照组.采用相应方法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肢水肿情况.结果 治疗组、艾灸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5%,7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和针灸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患肢水肿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未雨绸缪论中医药信息的安全与发展

    文章针对目前在传统中医复兴和中医药发展时期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笔者郑重提出了加强和关注中医药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的技术及新成果的保护,守住侵入性生物污染等突发事件的中医防线,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同时提出信息安全问题的几点想法,借助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这个平台,与广大中医研究人员,政府管理人员共同探讨.

    作者:王智芳;邹栫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对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便秘、腹泻)两种不同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探索针刺对治疗功能性肠病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筛选60例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便秘组30例、腹泻组30例),左右交替针刺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采用20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第1~2周每周治疗5次,第3~4周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共做16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心理状态评估(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便秘组和腹泻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得到显著改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同组治疗4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论对便秘还是腹泻,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对功能性肠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作者:钟峰;罗容;曹越;石文英;李里;余兆安;潘江;章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5例

    目的 观察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0例来自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胆胰合症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肝功能(ALT、AST)复常率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ALT、AS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胰合症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提高HBV-DNA转阴率,明显改善肝功能,且能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候群.

    作者:严治梅;吴玉强;薛文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灵芝孢子多糖含量不同方法测定的比较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方法测定灵芝孢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灵芝药材项下收载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白鸿主编)中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和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灵芝孢子中多糖含量.结果 10批灵芝孢子中,药典蒽酮硫酸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2.05%;苯酚-硫酸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2.72%;葡聚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1.09%.结论 3种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灵芝孢子的多糖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罗爱勤;陈亮;李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情志护理路径干预对中风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和研究针对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风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而试验组中风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进行干预.结果 结果显示,试验组中风患者护理后的各个阶段的神经功能恢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别,P< 0.05.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自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 0.05.结论 不同护理方式在临床治疗中风疾病的护理上都有一定的作用价值,但是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作者:黄艳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30例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电脑生成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2周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拔罐加电针,隔日1次,每周3次,4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BMI、腰臀比(WHR)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埋线疗法与针刺加拔罐疗法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2种治疗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腰围、BMI指数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在提高减肥疗效优于拔罐加电针.穴位埋线疗法因其安全、简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玲;杨才德;罗会用;冯庆奎;张逸;胡可慧;任正强;梁瑞歌;安嘉懿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