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忱光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4% VS 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 VS 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梁玲;杨秋;余燕;刘洪碧;何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对降低口腔科门诊感染率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口腔科门诊内空气、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部等多处进行采样与细菌学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对比《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推行前后口腔科门诊细菌学检出情况及感染率差异.结果:(1)《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推行前口腔科门诊空气、器械表面及医护人员手部菌落计数分别为(47±14)cfu/g、(32±6)cfu/g和(29±8)cfu/g,明显高于推行后检出的(22±8)cfu/g、(16±7)cfu/g和(6士6)cfu/g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推行前口腔科门诊空气及医护人员手部菌落监测合格率分别为25.0%和62.5%,明显低于推行后的93.8%和93.8%,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表推行前、后我院医疗器械表面菌落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5.0%和10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推行前感染发生率为27.4%,明显高于推行后的10.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科门诊推行《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可有效减少诊室空气、器械物品及医护人员手部等多处细菌学检出率,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彩军;田军;黄亮;曾巧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 (Omentin-1)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GDM合并孕前肥胖孕妇60例(孕前肥胖组),另66例GDM合并孕前体重正常孕妇(孕前正常组);同时选取60例正常健康孕妇(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Omentin-1水平,同时测定糖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孕前肥胖组、孕前正常组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前肥胖组的FINS、HOMA-IR高于孕前正常组(P<0.05).血清Omentin-1水平比较孕前肥胖组低,孕前正常组稍高,正常组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与FPG、BMI、FINS及HOMA-IR呈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GDM患者FINS、FPG、BMI等指标的变化是影响血清Omentin-1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GDM患者的血清Omentin-1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且合并肥胖的GDM孕妇其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因此可以推测血清Omentin-1水平的降低参与了GDM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婉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仪对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鼻骨缺失、静脉导管A波的联合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产前常规彩超筛查的867例孕妇,测量其胎儿的NT厚度、鼻骨缺失及静脉导管频谱等项目,若初诊为染色体异常,再通过胎儿羊膜腔或脐静脉穿刺,分析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检测结果:NT增厚(≥2.5mm)19例,鼻骨短小或缺失18例,静脉导管A波消失或倒置14例,联合检查诊断胎儿异常13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CA 6例,其中21、18、13-三体综合征分别为3例、2例、1例.较之单独检测,联合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仪对胎儿NT厚度、鼻骨缺失、静脉导管A波的联合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早孕期CA诊断精确度,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黄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与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8 84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出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 842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 47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267株,占65.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5.9%和48.1%,对三代头孢耐药率均很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很低;革兰阳性球菌981株,占28.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224株,占6.5%.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在用药前积极寻找病原菌并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杨华;欧阳晓玲;熊劲芝;张林;黄红卫;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超声心电图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治疗1年后超声心电图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减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楚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期间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为关注留守儿童并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住院治疗的农村儿童进行SDQ长处与困难问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比例等情况,分析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困难与长处的分值,并用困难分值与情绪分量的情况为自变量,分析影响其情绪与行为的因素.结果:留守儿童在住院期间的情绪较非留守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留守男童的易怒行为较留守女童更明显(P<0.05),且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较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因素主要有三点:是否有专人看护,看护人的文化程度情况,看护人的看护态度.结论:农村的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住院期间出现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比例高,怎样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的研究和关注.
作者:甘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并总结2013年1月-2014年3月92例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适当延长在PACU观察治疗时间.结果:92例老年患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均平安送回病房.结论: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有预见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闭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舒喘灵气雾剂200μg/次,症状消失后停药.对照组加用酮替芬片1mg,2次/d,口服,连用3个月.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10mg,1次/d,口服,连用3个月.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94.74% VS 78.95%)(x2=4.15,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7例,治疗组出现5例,均较轻,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x2=0.40,P>0.05).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组患者的半年和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2.22%和3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和56.67%(x2=4.40和4.57,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相对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赖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OLI-74)得分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GQOLI-74的得分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GQOLI-74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实施中,给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轻患儿被病魔缠绕的痛苦,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学习运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4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阿比多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比多尔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在快速缓解患者临床不适之症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雪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ICU护理方案,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整体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3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邱海芳;李冬冬;陈少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术器械也在不断改进,手术刀中钢刀、电刀、超声刀、激光刀、射频刀等普遍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而每种手术刀都有各自的优势.近年来,针对不同手术工具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也逐步的增多,根据每种手术刀不同的特性和优势,合理地选择不同手术刀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针对几种手术刀各自的原理、应用及优势等方面做一阐述.
作者:王锦航;董福生;董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症状缓解率、复发情况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月经量,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比刮宫术效果更佳,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首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MMSE-R积分高于对照组;ADL-R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发病率较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巍;郭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方法:选择4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41例无高血压病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经过6周的临床实验,对两组实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的t-PA、ANP、PAI活性、IS、ET等水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PAI、ET、ANP各项测定的数据指标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PA与IS的数据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心血管内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139例我院疾病筛查所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研究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对诊断CH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2月疾病筛查所确诊为CH的患儿139例作为观察对象,10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治疗2~3年后,再次进行诊断,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现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及智力等情况和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的疾病筛查对于诊断及治疗CH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道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性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就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另外,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泽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后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TIA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仅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总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与血小板计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平均斑块发生率、平均低回声斑块发生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平均强回声斑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IA患者行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血脂、血小板指标,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60例,采用随即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组(8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水平等.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SAQ评分及BMI、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水平等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先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