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淑辉
目的:对小针刀综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 ,并且辅以手法、封闭以及功能训练等.对照组患者予以推拿、颈部牵引、中频电刺激以及功能训练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VAS)都得到显著的改善(P<0 .05) ,而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明显(P<0 .05).结论:小针刀综合疗法用于慢性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情况 ,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值得推广.
作者:姚亚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6例气管异物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1 .0μg/kg瑞芬太尼、1 .5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 ,对照组:1 .0mg/kg氯胺酮、1 .0mg/kg异丙酚静脉泵入麻醉.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 ,待患儿熟睡后手术开始.术中麻醉维持 ,观察组:瑞芬太尼以每分钟0 .2~0 .5mg/kg ,异丙酚以每分钟2 .0~3 .0mg/kg的剂量持续静脉泵入 ;对照组根据患儿个体麻醉情况 ,追加氯胺酮.1% 丁卡因进行喉部和气管内表面麻醉.置入硬质支气管镜 ,侧孔连接高频通气.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置镜条件和置镜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置镜顺利程度和置镜次数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 ,麻醉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少.
作者:温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9例 ,其中首次剖宫产者20例 ,设为对照组 ,二次剖宫产者19例 ,设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全部产妇都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 ,对照组选择下腹部横切口 ,切除观察组产妇的原手术疤痕后进腹 ,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和粘连情况、开始手术至娩出胎儿的时间(T1 )与总手术时间(T2 )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产妇术中未出现粘连(0% )与术中出血状况(0% ) ,观察组产妇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粘连(100% ) ,术中出血者4例(21% );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T1 、T2 均少于观察组产妇 ,差异显著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二次生产孕妇应加强护理 ,并明确剖宫产的指征 ,尽可能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血液常规检测中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体检的92例体检人员作为分析对象 ,对其血液样本于不同放置时间分别进行血液常规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h之内 ,WBC、RBC、HGB以及 PLT 等在各个放置时间点的测量值无明显的变化(P>0.05) ,而MPV在不同放置时间点的测量值呈现上升的趋势 ,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于血液常规检测的结果会产生一些影响 ,应尽量使血液标本在2h内得到检测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乐明伟;虞红波;李文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 ,以随机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 ,综合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02 .6 ± 5 .8 )m l、(162 .4 ± 3 .3 )m l、34 .00% ,观察组产妇分别为(84 .6 ± 11 .2 )m l、(136 .3 ± 7 .4 )m l、8 .00% ,两组产妇对比差异性比较明显 ,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表明 ,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 ,是确保患者护理效果的重要措施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余银英;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式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 ,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100例老年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之后 ,其手术成功率为96 .0% ,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 .9d.结论: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式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 ,其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卢精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中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习惯性便秘的中老年患者 ,按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口服四磨汤治疗 ,对照组患者服用番泻叶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 .67% (46/60 )、20 .00% (12/60 )、3 .33% (2/60 )和96 .67% (58/60 ) ,与对照组的43 .33% (26/60 )、31 . 67% (19/60 )、25 .00% (15/60 )和75 .00% (45/60 )相对比占有显著优势 ,P<0 .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中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 ,服用简便 ,值得推荐.
作者:马建忠;王超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胎漏、胎动不安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安胎是中医妇产科的优势和特长之一 ,叶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 ,运用固肾健脾安胎法治疗崩漏、胎动不安 ,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牛倩男;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初步了解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孕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分娩的1010名产妇资料 ,分析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25例(22 .3% )产妇在孕期至少使用一种抗生素.妊娠期常用抗生素依次为二代头孢菌素 92 例(40 .9% )、一代头孢菌素 62 例(27 .6% )、青霉素类药物 41 例(18.2% ) ,其他药物30例(13 .3% ).有妊娠并发症(OR=7 .3 ,95% CI:5 .0~10 .7)、孕期住院(OR=3 .4 ,95% CI:2 .2~5 .3)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生素的风险更高.结论:妊娠期使用抗生素常见 ,有妊娠并发症、孕期住院等因素的孕妇妊娠期使用抗生素风险更高.
作者:陈汉青;邹粟花;杨建波;蔡坚;王子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心脏畸形重要的有效方法.根据国际超声协会指南的Ⅰ级、Ⅱ级、Ⅲ级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方法 ,可以排除大部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使大多数的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明确诊断 ,这样大大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减少围生期死亡率 ,对执行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胎儿心脏畸形是常见的畸形之一 ,约占存活出生儿的0.4% ~0.8% ,其发生率4倍于神经管畸形 ,5倍于宫内死产 ,6倍于染色体异常 ,又是致命性畸形 ,约占婴幼儿死亡的50% .因此开展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并提高检出率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四维彩超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 ,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检出率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翟建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7月在我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7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持续8周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健康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量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显示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艾司西酞普兰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联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完善阴道炎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7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按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 ,利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分析 ,将其分为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组 ,单纯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状况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这两种治疗方式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相当 ,而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80 .48%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率81 .82% 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率73 .13% 和77 .27% .结论:使用药物配伍硼酸对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且此种治疗方法容易被患者接收 ,增加了治疗该病的痊愈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苏彩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伤椎改善情况(包括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后凸cobb'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总有效率(95 .3% )显著高于对照组(69 .8% ) ,疗效更突出( P<0 .05 ).术后随访 ,观察治疗效果发现两患者术后1个月在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后凸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0 .05) ,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 .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 .3% )显著低于对照组(11 .6% ) ,安全性更高(P<0 .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上疗效显著 ,术后并发症少 ,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建军;肖东;李金光;艾山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 ,观察组30例使用缝合止血 ,对照组30例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性激素水平 ,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 ,患者卵巢基质内动脉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EDV )、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阻力指数(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两组促卵泡素(FSH )、促黄体生成素(LH )和雌二醇(E2 )激素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6个月 ,观察组患者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E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方式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缝合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优于双极电凝止血方式 ,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朱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经检查 ,90例甲状腺结节中钙化66例 ,约占73 .33% ;良性结节57例 ,约占63 .33% ,主要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恶性结节33例 ,约占36 .67% ,主要为甲状腺癌 ;39例为单发结节 ,51例为多发结节.恶性甲状腺结节与良性甲状腺结节均可能出现钙化情况 ,但恶性所占比例显著大于良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恶性肿瘤中出现微钙化的情况较常见 ,而甲状腺良性病变中以粗钙化情况更多见 ,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微钙化与粗钙化分别常见于恶性肿瘤与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甲状腺钙化情况对临床甲状腺疾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为患者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间接提高其生存质量 ,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何艺施;覃丽虹;梁展鹏;陈结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方案 ,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更高 ,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于单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更优 ,其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固定效果更优 ,且治疗优良率更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羊水栓塞患者成功抢救经验 ,为临床提供有效资料.方法:对我院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救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 ,1例剖宫产术中出现羊水栓塞的患者 ,经给氧、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等综合急救 ,救治成功.另外 1例以产后出血为主的羊水栓塞患者 ,经快速补充血液和凝血因子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并进行子宫切除后救治成功.结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主要因素为早期诊断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血容量及凝血因子的快速补充 ,如需切除子宫者应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邵景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 ,加用右归丸、转移因子胶囊口服 ,2周为1个疗程.休息3~5d ,进行下1个疗程 ,长期规律治疗.对照组给予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 .8% ,对照组为45 .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急性发作次数为2 .4次/年 ,对照组为4.2次/年 ,两组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赵兵;周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序贯机械通气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与主要的通气指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4h后动脉血pH值、PaCO2 及 PaO2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拔管时比较有明显改善 ,具有显著差异(P<0 .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减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再插管率显著下降 ,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序贯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 ,可改善呼吸肌劳损 ,降低再插管率与VAP发生率 ,减少ICU住院时间 ,并能够明显提高呼吸功能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仅给予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 ,比较两组出院后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临床症状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 ,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在情感功能、症状、活动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哮喘患儿出院后的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孙书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