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兰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伤椎改善情况(包括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后凸cobb's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总有效率(95 .3% )显著高于对照组(69 .8% ) ,疗效更突出( P<0 .05 ).术后随访 ,观察治疗效果发现两患者术后1个月在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后凸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0 .05) ,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 .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 .3% )显著低于对照组(11 .6% ) ,安全性更高(P<0 .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上疗效显著 ,术后并发症少 ,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建军;肖东;李金光;艾山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在提高住院医师急救技能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 ,对5年内156名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进行对照研究 ,随机分为实验组(78名)和对照组(78名) ,实验组采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进行培训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理论授课、操作示范、模拟人培训)进行培训 ,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技能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 ,综合应急能力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项目内容中除CPR技能、抢救药品与CPR指南相关知识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模拟教学结合PBL法对住院医师急救技能进行培训 ,能明显提高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水平 ,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益芬;张宁;刘玉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 ,加用右归丸、转移因子胶囊口服 ,2周为1个疗程.休息3~5d ,进行下1个疗程 ,长期规律治疗.对照组给予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0 .8% ,对照组为45 .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急性发作次数为2 .4次/年 ,对照组为4.2次/年 ,两组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右归丸配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缓解期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赵兵;周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者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周期中睡眠异常的护理治疗与干预.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将本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不孕症睡眠异常的患者405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0例 ,其中包括IUI术134例 ,IVF术66例.对照组205例 ,其中包括IUI术139例 ,IVF术66例.手术前后均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 ,进行心理状态分析.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并将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前后的PSQI评分结果以及试验组与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睡眠满意度及妊娠率两个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后 ,其睡眠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妊娠率方面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IUI、IVF治疗周期中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和干预 ,能明显改善睡眠 ,提高IUI与IV F周期的妊娠率.
作者:胡艳萍;刘萍;徐霞;陈双双;陈婷;孙焕;张贵伟;张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完善阴道炎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17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按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 ,利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分析 ,将其分为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组 ,单纯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状况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这两种治疗方式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相当 ,而药物配伍硼酸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80 .48%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率81 .82% 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率73 .13% 和77 .27% .结论:使用药物配伍硼酸对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且此种治疗方法容易被患者接收 ,增加了治疗该病的痊愈率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苏彩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症涂阳肺结核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所登记治疗的121例重症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男98例 ,女23例 ,初治105例 ,复治16例 ,年龄超过65岁者38例 ,小于45岁者41例 ,121例患者中规则治疗75例 ,规则治疗率62 .0% ,治愈89例 ,治愈率73 .6% ,治疗失败7例 ,死亡 3例 ,中断治疗22 例.结论:重症肺结核不规则治疗率高 ,治愈率低 ,应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健康促进工作 ,重视重症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 ,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减少耐药病例的发生.
作者:黄智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 ,将其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儿童临床护理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干预组患儿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干预结果 ,并统计患儿家属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 .00% )高于对照组(73 .33%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干预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100 .00% )高于对照组(70 .00% ) , P<0 .05 ,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对患儿康复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改善治疗结果 ,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段绍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误诊原因 ,分析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胎盘早剥8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无明确发病诱因的患者占75 .0% .经B超检查、胎心监测、凝血功能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 .0% 、62 .5% 和50 .0% .结论:胎盘早剥发生并无十分显著的诱因 ,误诊率比较高 ,超声、胎心监测等诊断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诊断处理.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丹参酮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15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例选择联合治疗方式 ,对照组56例选择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在对应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93 .0% 的ALT复常率和95 .0% 的TBil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 .4% 和66 .1% ;研究组62 .0% 的HBV DNA阴转率和8 .0% 的 HbeAg阴转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 .1% 和3 .6% .结论:应用丹参酮和苦参素联合对慢性乙肝治疗的效果良好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和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好100例(66 .67% ,100/150 ) ,依从性差50例(33 .33% ,50/150 );单因素χ2 检验两组患者之间10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为自费治疗(OR=4 .42)、溃疡性结肠炎认知缺乏(OR=3 .88)、负性心理(OR=3 .54)、药物不良反应(OR=2畅97).结论:多种因素的存在降低了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依从性,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提高药物依从性.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尘肺与肺结核疾病特征 ,分析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 ,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案记录的34例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4例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中 ,包括18例尘肺并存继发性结核 ,13例尘肺并存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例尘肺误诊并存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其X线表现分别为:单纯粟粒状改变10例 ,粟粒状合并增殖性改变24例.结论: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相类似 ,容易造成误诊 ,因此 ,必须联合职业史、既往患病史、家族史等进行综合评价 ,方能做出终判断.
作者:郝雪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科疾病 ,其中输尿管结石占45%左右 ,发病率较高.一般情况下 ,输尿管结石的结石横径>7mm ,因此自行排石的难度很大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手术处理.针对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体外微波碎石、腹腔镜手术、输尿管镜手术等等 ,而其中应用为广泛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手术创伤 ,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进度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临床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祝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心脏畸形重要的有效方法.根据国际超声协会指南的Ⅰ级、Ⅱ级、Ⅲ级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方法 ,可以排除大部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使大多数的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明确诊断 ,这样大大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减少围生期死亡率 ,对执行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胎儿心脏畸形是常见的畸形之一 ,约占存活出生儿的0.4% ~0.8% ,其发生率4倍于神经管畸形 ,5倍于宫内死产 ,6倍于染色体异常 ,又是致命性畸形 ,约占婴幼儿死亡的50% .因此开展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并提高检出率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四维彩超时空关联成像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 ,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检出率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翟建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并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解痉、祛痰、氧疗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 P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慢性肺心病右心衰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志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我国孕产妇产时的保健利用状况 ,对影响保健服务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随机选取阳高县人民医站2011年2月-2013年11月分娩的1 945例分娩妇女作为观察对象 ,运用SPSS13 .0建立数据库对观察对象的相关数据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 ,1 945例妇女中住站分娩率为98 .61% ,城市的孕产妇住站分娩率为99 .18% ,居住在农村的孕产妇住站分娩率为98 .04% ,并且在住站分娩的孕产妇中 ,剖宫产率为33 .42% (城市为47 .85% ,农村为22 .31% ) ,顺产率为65 .95% (城市为58.37% ,农村为73 .68% ) ,另外 ,难产妇女占0 .63% (城市占0 .31% ,农村占0 .95% ) ,由此可见 ,当前影响孕产妇产时保健服务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居住地情况等.结论:应加强孕产妇孕产期的健康宣传 ,提高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住站分娩率 ,有效降低孕产期妇女的剖宫产率 ,促进孕产妇产时的保健服务.
作者:李铭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酚妥拉明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 ,随机分为小剂量酚妥拉明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 .05) ,同时治疗组入选后 24h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差异极显著(P<0 .01).结论: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治疗感染性休克 ,可改善内脏的灌注及组织缺氧 ,降低血乳酸水平 ,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理想选择.
作者:韦艳萍;龚冀荣;黄勤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初步了解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孕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分娩的1010名产妇资料 ,分析妊娠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25例(22 .3% )产妇在孕期至少使用一种抗生素.妊娠期常用抗生素依次为二代头孢菌素 92 例(40 .9% )、一代头孢菌素 62 例(27 .6% )、青霉素类药物 41 例(18.2% ) ,其他药物30例(13 .3% ).有妊娠并发症(OR=7 .3 ,95% CI:5 .0~10 .7)、孕期住院(OR=3 .4 ,95% CI:2 .2~5 .3)的孕妇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生素的风险更高.结论:妊娠期使用抗生素常见 ,有妊娠并发症、孕期住院等因素的孕妇妊娠期使用抗生素风险更高.
作者:陈汉青;邹粟花;杨建波;蔡坚;王子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兴山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 ,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1-2013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 ,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年代该县属于疟疾高度流行区 ,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 231 .69/10万 ,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0 .49% ,60~9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7 .17、141 .55、39 .96和3 .70/10万 ,2000-2013年仅为0.48/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89 .50% 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 ,2010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 ,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结论:兴山疟疾已消除 ,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作者:王大军;徐留森;崔雪峰;龚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 ,对照组单纯予以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 ,观察组予以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且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显著(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而在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面 ,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相较对照组更低 ,且差异显著(P<0 .05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疗效显著 ,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邓冬英;郭年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评估心电图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患者的预警作用.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未伴心律失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心电图监测 ,记录患者Q-T间期、QRS时间、J波、T p-e间期等指标变化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值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 ,统计心脏性猝死发生率 ,并分析临床危险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高危患者中的预警作用.结果:观察组Q RS时间为(125 .7 ± 36 .3 )m s ,高于对照组 ,Q-T d值为(86 .3 ± 19 .3 )m s ,T p-e值为(156 .5 ± 20 .7 )m s ,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14例出现J波 ,占23 .3% ,高于对照组的6 .0% ,有碎裂Q RS波群18例 ,占30 .0% ,高于对照组的10 .0% ,心脏性猝死30例 ,占50 .0% ,同样高于对照组的30 .0% ,且其LVEF值为(47 .1 ± 10 .2)% ,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J波的出现、Tp-e间期的延长与LVEF值的降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 ,其中 Tp-e关联性强 ,危险度高.临床上必须重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间期的监测 ,以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范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