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彩风;林松;吴强;滕军燕;孙永强;李无阴
目的 探讨耳后皮肤推进瓣急诊即刻修复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6-12间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急诊即刻修复手术治疗的48例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患者.均采用耳廓缺损的耳后皮肤做推进瓣,保留耳廓损伤部分的软骨去皮,缝合耳廓断端间的软骨形成支架,用作推进瓣的皮肤部分卷曲进行缝合,形成耳轮结构.结果 本组48例患者经过急诊即刻修复手术后,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随访3~10个月,患者耳廓形态稳定,外形良好,且未发生耳软骨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耳后皮肤推进瓣急诊即刻修复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能快速恢复受损的耳廓外形,治疗周期短,外形效果满意.
作者:赵国青;赵国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压疮与难免压疮的护理管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住院患者压疮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压疮原因和诱因,制定有效的预防压疮及难免压疮的护理管理及干预措施,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干预举措.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及干预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由护理管理及干预措施实施前的5.1%下降至1.4%.结论 应用预防压疮和难免压疮的护理管理及干预措施,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护理内涵质量.
作者:李琳琳;黎丹东;马珍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凝技术(HIFU)联合根治性放疗、顺铂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收集河南辉县市人民医院2014-04-2015-10间收治的14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根治性放疗和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HIFU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消化道反应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数不良反应较轻微.2组的1 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a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联合根治性放疗、顺铂化疗,有助于控制宫颈癌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陈娟;司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新护士所受的锐利器械伤害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皮肤而导致有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1].医院一般每年都会招收新护士.新护士在刚刚进入医院手术室工作时,对医院手术室环境和同事等都很陌生,工作中非常容易受到锐利器械的伤害.
作者:孙亚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盆底重建术与腹腔镜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行盆底重建术.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POP-Q分度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利于缓解或消除子宫脱垂,促进盆底肌力恢复.
作者:林耀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4-2017-03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实施直肠癌Miles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采取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2组出院时QLQ-C30及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QLQ-C30及AES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
作者:李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2015-03-2017-10间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疗的5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果 存活50例,2例死亡.1例死于继发性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5~11 d,平均5.82 d.50例获6个月随访,出现1例脑积水,1例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末次随访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判定疗效.良好13例,轻残24例,重残11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 对脑室出血患者实施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成功率高,血肿清除时间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王东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护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09-2017-09间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血肿液化、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清除脑室内积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持续颅内压监护.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再出血率、GCS评分、致残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重度残疾率、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持续颅内压监护,根据患者颅内压监测数值动态变化合理调整引流管的高度及引流量等指标,并合理把握手术时机,有利于预防和改善恶性颅高压及脑疝形成,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王瑞星;麻来峰;刘瑞芳;孙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杨令魁;陈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的应用及其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4-2017-09间在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62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产前胎心听诊,观察组采取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测(NST)及产时电子胎心监测.比较2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发生情况.分析NST分型与围产期胎儿异常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分级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结论 胎心监护有利于医生对产妇宫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宫内异常情况,并选择佳的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以及剖宫产率.
作者:李广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为结肠息肉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5-02-2016-12间收治的58例(72枚)结肠息肉患者,均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无中转开腹治疗.手术时间(30.46±5.27)min,术中出血量(14.97±2.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6±0.54)d,住院时间(3.85±1.26)d.术中未发生灼伤、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3例轻度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腹腔感染、迟发性大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炎性息肉20枚,增生性息肉16枚,腺瘤性息肉36枚.患者术后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2例(3.45%)非原位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微创、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作者:杨雅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9-2018-02间收治的8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手术前后GCS评分及术后1、3、5 d颅内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3、5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可改善颅内压和昏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孟鹏飞;任志强;张定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39例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期间,给予术前心理支持、完善手术准备及术后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依据Ikeuchi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87%.结论 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全面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满意.
作者:宋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囊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FG)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02-2016-10间,采用20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对25例腘窝囊肿患者行囊肿穿刺抽吸后囊腔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定期随访,依据疗效评定标准观察其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注射,FG注射量5~14 mL,平均7.3 mL.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失访2例.依据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1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6.9%.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腘窝囊肿,简单、安全、微创,效果满意.
作者:苏彩风;林松;吴强;滕军燕;孙永强;李无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2015-01-2017-01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行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
作者:彭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体会.方法 将5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PPH组行PPH,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PPH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陈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治疗7 d,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玉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阴囊纵隔肉膜、包皮皮下筋膜瓣双重覆盖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01-2012-09间行标准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1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10-2015-01间应用阴囊纵隔肉膜、包皮皮下筋膜瓣双重覆盖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的213例患儿为观察组.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Ⅰ期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道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阴囊纵隔肉膜、包皮皮下筋膜瓣双重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形成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保证良好的血供,是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星;李梁斌;杨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做好术前心理疏导、术后病情监测、胃肠减压、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 56例患者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均经更换敷料后愈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50±2.46)d.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复查胃镜,溃疡均愈合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围术期间应做好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小结节经三维动态生长指标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的鉴别价值.方法 39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经肺部CT薄层平扫2次以上使图像重建层厚0.70 mm;结节容积测量采用三维分析软件VCAR,通过计算容积生长率与倍增时间值对其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良性组平均结节容积远小于恶性组;而良性组结节的倍增时间很长且容积生长缓慢甚至为负,而恶性组却以更短的时间达到更高的容积生长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积生长率和倍增时间联合作为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虞桂平;蒋侠;黄斌;秦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