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6例效果观察

赵喜艳

关键词:剖宫产后,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宫腔镜电切术
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2-2017-03间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未发生术中子宫穿孔及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7~36 min,平均23.56 min.出血量36~88 mL,平均56.2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4.50±1.18)d.术后血 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为(26.19±7.23)d,月经恢复时间为(36.26±6.34)d.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瘢痕妊娠,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90±17.20)min.术中出血量(41.82±8.34)mL.未发生脊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时VAS疼痛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Macnab评定标准,本组优良率95.65%.结论 应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症状缓解明显,术后恢复快,治疗优良率和安全性高.

    作者:南应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住院食管癌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食管癌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表对100例住院食管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情况、家庭支持、付费方式、职业、工作状况、文化水平、婚姻状况之间,患者病耻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得分为(2.47±0.84)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总健康状况的强影响因子.结论 不因为住院食管癌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不同而区别对待,应同等给予所有患者病耻感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病耻感水平,促进心理及生理健康.一般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到住院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晓娟;吴相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环境、疼痛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产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3.33%)尿潴留,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尿潴留(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调查反馈表.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悉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常见病因并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产妇术后顺利恢复,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FTS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3 d血清IgA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Ig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血清IgA指标较术前均有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FTS护理,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果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01-2016-05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近期效果和术后随访2 a的复发率和存活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 a内复发率和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未明显增加手术创伤及风险,而且淋巴结清扫数多、术后2 a内的复发率低和存活率高,效果均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严红军;毛天敏;何锦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出现低体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治疗胆管结石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16例采用改良PTCS治疗胆道结石出现低体温的发生率、胆道冲水量、手术时间及预防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总取石操作次数35次,1~4次/例,平均2.2次/例.手术时间(107.5±44.8)min/次,胆管冲水量3~36 L/次,平均14.2 L/次.正常组胆管冲水量及手术时间少于或短于低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水保暖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体温的发生与胆管冲水量和手术时间具有相关性,良好的防水保暖措施可减少改良PTCS低体温表现的发生率.

    作者:黄冰銮;彭和平;文辉清;丁榆;黄秋兰;陈松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与部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与部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08-2017-08间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将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行部分肝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4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部分肝切除术比较,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影响小,且费用低、疗程短,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陈忠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价值

    目的 分析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3-2017-03间许昌市中心医院行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a,45例患者皮瓣外观与邻近皮肤相同,手功能恢复较满意,均可从事正常工作.结论 以第一节掌背动脉为蒂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及皮肤缺损,皮瓣的血运、感觉、功能、外观良好,修复效果满意.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4-2017-03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实施直肠癌Miles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采取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2组出院时QLQ-C30及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QLQ-C30及AES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

    作者:李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5 d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2 d内即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行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免疫指标、住院时间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CD+3细胞、CD+4细胞、CD+4细胞/CD+8细胞、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邢怀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01-2017-03间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CT及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和分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对Ⅰ级、Ⅱ级病变及软组织肿胀、腰5骶1关节突病变、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及关节侵蚀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对0级、Ⅲ级及Ⅳ级病变及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面增生硬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比较,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效果较好,易于发现滑膜炎、骨髓水肿等急性炎性改变.

    作者:段惠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与体会.方法 选取2011-01-2017-12间在宜阳县中医院接受LC的6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96.77%)成功完成LC,中转开腹2例(3.23%).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58 min.未发生胆总管损伤、继发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8 d,均顺利出院.结论 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有效的.熟练掌握LC的操作技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金光;闫绍宏;卢红立;李旭宾;姚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优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濮阳市中医院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39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并积极完善各项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疼痛及管道护理等优质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术后出现3例(7.69%)并发症,均给予对症处理痊愈.住院时间8~15 d,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发放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反馈表,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00%.结论 根据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围术期精心实施规范、合理且适应个体需求的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手术顺利完成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娄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长抑制因子2(ING2)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制因子2(ING2)早作为肿瘤抑制基因被发现,后来被发现对肿瘤发生有着促进作用.它在基因转录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调控、DNA复制调控、核苷酸切除后修复调控、精子形成、肌分化和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其中的分子机制并探讨了ING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邢富臣;齐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09-2017-06间在太康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术脑室外引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引流.比较2组术中、术后第7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第7天,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预后较为良好.

    作者:李伟强;宋振声;孙传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80例老年肠梗阻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2间8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4例,痊愈13例、好转11例.手术治疗56例,痊愈34例、好转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老年性肠梗阻患者应及时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术后加强支持营养等,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江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2组,各53例.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术后观察组月经量、经期、月经周期、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黏膜下肌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

    作者:李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46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个或多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46例面颈部瘢痕患者的面颈部正常皮肤下,经注水扩张后,再将扩张的皮肤软组织合理转移到要修复的瘢痕区整形缝合.观察术后皮瓣成活率、皮肤色泽、瘢痕恢复情况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面部扩张器埋置术后感染,3例出现面部皮瓣下血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对手术效果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无扩张失败终止治疗病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面颈部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色泽正常,外形良好,无功能障碍,面颈部为线状瘢痕,较为平整,无增生性瘢痕出现.结论 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是皮肤烧伤整形外科中修复创面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国团;陈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72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在新密市中医院接受LC的72例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关怀、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中转开腹,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1.26±2.24)h.术后发生皮下气肿2例,切口感染1例,未发生胆漏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06±1.08)d.结论 对老年LC患者围术期精心实施规范、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陈新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乳房外观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乳房外观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外观美容效果好、生存质量高.

    作者:宗洪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