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出现低体温的临床分析

黄冰銮;彭和平;文辉清;丁榆;黄秋兰;陈松伟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道镜, 胆石症, 低体温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治疗胆管结石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16例采用改良PTCS治疗胆道结石出现低体温的发生率、胆道冲水量、手术时间及预防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总取石操作次数35次,1~4次/例,平均2.2次/例.手术时间(107.5±44.8)min/次,胆管冲水量3~36 L/次,平均14.2 L/次.正常组胆管冲水量及手术时间少于或短于低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水保暖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体温的发生与胆管冲水量和手术时间具有相关性,良好的防水保暖措施可减少改良PTCS低体温表现的发生率.
河南外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乳房外观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乳房外观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外观美容效果好、生存质量高.

    作者:宗洪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抽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02-2017-08间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4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精心实施术前准备、心理支持、穿刺配合、病情监测、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1例患者出现心脏压塞,及时终止手术并配合医生处理后好转.其余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肺静脉狭窄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实施全面、规范、科学的整体护理,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作者:郭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VEGF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9-2017-12间在一五九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比较2组血浆VEGF浓度及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24 h,观察组血浆VEGF浓度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7天,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行肺癌根治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VEGF浓度,并避免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杨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上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胃上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01-2017-02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4例胃上部癌患者,将接受近端胃切除术的31例作为对照组,行全胃切除术的53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生活质量高,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双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耳后皮肤推进瓣急诊即刻修复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耳后皮肤推进瓣急诊即刻修复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6-12间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急诊即刻修复手术治疗的48例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患者.均采用耳廓缺损的耳后皮肤做推进瓣,保留耳廓损伤部分的软骨去皮,缝合耳廓断端间的软骨形成支架,用作推进瓣的皮肤部分卷曲进行缝合,形成耳轮结构.结果 本组48例患者经过急诊即刻修复手术后,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随访3~10个月,患者耳廓形态稳定,外形良好,且未发生耳软骨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耳后皮肤推进瓣急诊即刻修复创伤性耳廓部分缺损,能快速恢复受损的耳廓外形,治疗周期短,外形效果满意.

    作者:赵国青;赵国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效果.方法 选取156例于郑州儿童医院出生的CHPS新生儿.按照出生顺序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幽门肌切开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恢复哺乳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切口愈合不良率、术后3 d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内,2组患儿幽门黏膜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CHPS,效果好且安全,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谢文雅;王献良;邵雷朋;潘登;孙忠源;穆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予以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2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改善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外固定支架治疗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

    作者:施战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3-06-2017-06间长葛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分为2组,各29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B超导引下清宫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联合清宫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 β-HCG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可有效降低 β-HCG水平,提高清除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曹鹏云;张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12-2017-12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的56例老年患者.术后做好管道固定、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及正确记录引流情况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56例患者中发生1例腹壁引流管戳口感染,经更换敷料后痊愈.2例引流不畅,经冲洗及调整体位后恢复通畅引流.未发生引流管非计划拔脱、引流液逆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7 d均按医嘱顺利拔管,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老年患者,切实加强引流管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及性生活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03-2016-03间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结合和自愿原则分为2组,各60例.出院1周后,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仅进行盆底肌锻炼.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级别及SUI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级别、SUI分度及性生活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能有效预防及降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出现低体温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治疗胆管结石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16例采用改良PTCS治疗胆道结石出现低体温的发生率、胆道冲水量、手术时间及预防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总取石操作次数35次,1~4次/例,平均2.2次/例.手术时间(107.5±44.8)min/次,胆管冲水量3~36 L/次,平均14.2 L/次.正常组胆管冲水量及手术时间少于或短于低体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水保暖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体温的发生与胆管冲水量和手术时间具有相关性,良好的防水保暖措施可减少改良PTCS低体温表现的发生率.

    作者:黄冰銮;彭和平;文辉清;丁榆;黄秋兰;陈松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6-2017-01间上蔡县协和医院行PFNA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3.04±11.38)min、术中出血量(173.05±40.27)mL、住院时间(5.2±0.8)d、开始负重时间(24.5±4.2)d、骨折愈合时间(10.81±1.44)周.随访12个月,其间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断裂、脱落、折断、螺钉松动及髋内翻等并发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2.83±3.16)分.结论 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实施PFNA,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80例老年肠梗阻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01-2017-02间80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4例,痊愈13例、好转11例.手术治疗56例,痊愈34例、好转20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老年性肠梗阻患者应及时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术后加强支持营养等,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江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旋切术与常规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微创旋切术与常规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7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旋切术.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瘢痕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并发症率低、患者恢复快、效果显著.

    作者:陶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效果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免疫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5 d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2 d内即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行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免疫指标、住院时间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CD+3细胞、CD+4细胞、CD+4细胞/CD+8细胞、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邢怀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为结肠息肉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5-02-2016-12间收治的58例(72枚)结肠息肉患者,均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无中转开腹治疗.手术时间(30.46±5.27)min,术中出血量(14.97±2.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6±0.54)d,住院时间(3.85±1.26)d.术中未发生灼伤、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3例轻度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腹腔感染、迟发性大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炎性息肉20枚,增生性息肉16枚,腺瘤性息肉36枚.患者术后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2例(3.45%)非原位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微创、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作者:杨雅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72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背景剂量为1μg/kg,10 min内泵完改为0.5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约30 min停止泵注.对照组同样方式泵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入室时(T0)、切皮时(T1)、拔管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24 h、48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T0时HR、MAP与T1及T2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时与T0时比较,HR明显加快、MA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或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会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

    目的 分析传统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7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2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LC,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LC治疗胆囊结石不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患者应激反应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郭金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01-2017-03间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CT及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和分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MRI对Ⅰ级、Ⅱ级病变及软组织肿胀、腰5骶1关节突病变、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及关节侵蚀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对0级、Ⅲ级及Ⅳ级病变及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面增生硬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比较,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效果较好,易于发现滑膜炎、骨髓水肿等急性炎性改变.

    作者:段惠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接受囊肿剥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随访期间对有妊娠要求的患者的妊娠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 a,观察组有妊娠要求患者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冯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